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效果的新措施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各高等院校财会专业都开设了会计信息化必修课。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其实验效果不理想。本文就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新措施,即将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与会计手工模拟账实验课程双轨并行,资源互补,以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 实验效果; 新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都开设了会计信息化必修课,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现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该课程的实验效果不理想。本文就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新措施。
1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我国的会计信息化事业,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会计信息化课程,以培养更多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作为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课程教学,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是重中之重。重视和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验效果,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目前,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中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1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界定不清,导致实验范围模糊
高等院校开设本课程,课程名称依然不尽相同。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用“会计电算化”一词,有的用“计算机会计”,有的则使用本文所提的“会计信息化”。尽管课程名称不容易引起误解,都明白所指之物,但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却不一样,实验内容亦不尽相同。要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践效果,就有必要统一认识、统一名称,界定清楚各概念,从而明确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范围。
1.2教学中诸多环节单一,影响实验效果
在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诸多方面显得很单一,从而影响了本课程的实验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 教学采用的商品化财务软件品种单一。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受财力或课时量限制,大多数教师只采用某一个品牌的商品化财务软件进行教学演示。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尽管理想状态是很熟练地掌握了该财务软件的操作,比如用友软件;但是操作其他品牌的财务软件如金蝶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达不到“举一反三”的实验效果。这也离我们“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目标相距甚远。
(2) 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介绍所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步骤。教师在此无疑成了一种活化了的“软件说明书”,根本体现不了高校教师应有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此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得不到提高,亦不具备很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教材课后练习单一。很多的会计信息化教材,其课后习题数量少而且习题类型单一:有的只有复习思考题;有的给出的章节后习题是对实验步骤数据的“翻版”,更换一下数据而已;有的甚至没有课后习题。学生在学习了相关实验内容后,巩固知识这一环节就显得薄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践性亦比较差。
1.3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当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比较落后,认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而忽视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知识,造成了“重操作、轻维护”的局面。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无论是系统问题,还是操作问题,都无从下手,实践能力大打折扣,实验效果不理想。
1.4会计信息化实验与手工账会计实验不能很好地融合
相当多的高校财会专业在上实验课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与手工账实验是分别进行的,包括笔者所在的学院亦是如此。学生在学完这两门课程后,不能将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无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处理会计业务,所以,会计业务与电子信息技术是紧密不可分的。
2影响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效果的原因分析
影响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的滞后性,使得会计信息化实验范围模糊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严格来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因为这是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各自所涵盖的范围亦有所不同。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我国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1]:第一,会计电算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后期)。该阶段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等。第二,会计信息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会计信息化”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9年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会计信息化涵盖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核算,还具有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的职能部门;所形成的信息不仅在企业内部传递,还与供应商和客户共享。
所以,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延伸和扩展,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也是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与之相适应,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在相当一部分院校对这一发展过程不甚了解。我们有必要界定清楚各概念的界限,统一认识。课程名称统一的实质,是对该课程的本质深刻、到位的认识和理解。
2.2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影响着本课程的实验效果
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一些薄弱的教学环节直接影响了本课程的实验效果。
(1) 受财力、课时量等限制,只采用某一种财务软件进行实验。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有的是由学校支持购买的正版商品化财务软件,相当一部分院校由于财力所限,则采用的是由软件公司免费提供的教学演示版财务软件。教师一般是就某一种财务软件进行演示教学;与之相对应,学生学习实验的也只能是某一种财务软件。若学生没有很好的触类旁通的能力,那最后的学习效果就是名副其实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使用其他没学过的财务软件时,就茫然不知所措。所开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达不到预定的实验效果。
(2) 教师在授课环节上有待改进。若教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及授课目标认识不深刻,认为会计信息化就是介绍某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步骤,则其充其量是在扮演一个活的“使用说明书”的角色,按照财务软件的使用说明来讲授操作步骤。其结果就是学生只会这一种财务软件的操作,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操作其他商品化财务软件时,就不知所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扮演启发者、激励者的角色,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外,还要从总体上要求学生掌握各子系统间的关系、数据信息的传递程序及控制程序。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片碎的,根本达不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遇到纯属操作上的问题时,也不能圆满地解决。
(3) 学生巩固知识环节上有待加强。目前相当一部分教材的课后习题部分质量不高,数量少而且类型单一,数据资料太过简单,模拟实验的仿真度不高。根据韦沛文、覃杰宏(2003)的研究[2]:中国2000-2002年间有代表性的5本会计信息化教材中,章节后习题占教材总体内容的比例平均值为10.24个标准页,而美国1995-2001年间有代表性的5本会计信息化教材中,章节后习题占教材总体内容的比例平均值为217.4个标准页。可见,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教材中,章节后习题部分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学生在巩固知识时,没有合适的资料数据可利用,实验效果不理想。不仅如此,韦沛文、覃杰宏还研究了章节后习题类型的结构:在上述提到的5本有代表性的教材中,2001年出版的教材没有章节后习题;其他4本教材均有章节后习题,但其中的3本只有问答与思考题一种习题类型;只有1本教材的章节后习题类型有选择题、问答与思考题两种,题目数分别是41题和146题。这5本教材的章节后习题数总量为472题。而上述提到的5本美国会计信息化教材中,章节后习题类型涵盖了资料题、案例题、选择题、问答与思考题等多种类型,习题总数量为4 804题。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教材章节后习题不但数量上明显不足,在习题类型上也显得太过单一。学生在巩固知识时,由于章节后习题资料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其实验效果。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教材建设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各种新编的优秀教材陆续出版。采用优秀的附带有足够数量、类型多样练习题的会计信息化教材,对于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效果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结构整体认识不清,导致解决问题能力差
笔者所带的财务、会计班的学生就是如此:当填制完一张付款凭证点击“保存”时,系统提示“凭证类型错!”,学生不知所措,没有思考是否要检查一下所填制凭证的贷方科目是否有“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一般都是请教师解决问题。诸如此类操作失误而引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自己解决,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就是他在进行计算机操作,而没有意识到是在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工作;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就是后者将会计核算规则融入到了财务软件中,操作者要按会计核算规则来进行操作。会计信息化的知识结构中不仅包括基本技能部分,同时也包括对系统的简单开发和维护,以及对应用问题的解决。一味地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实验效果的关键一环。
3提高会计信息化实验效果的新措施
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整体结构认识不足,对数据传递关系掌握不够,对控制关系也不甚了解,本质上是对it环境下的会计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本课程的实验效果。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个提高会计信息化实验效果的新措施,即将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与手工模拟账实验课程双轨并行,数据资料互补。具体办法如下:
3.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改进
教师首先转换角色,不再是单纯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而要成为“宏观调控者”:调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进的手段包括:
(1) 讲解系统各功能模块时,采用“教师讲授重点、学生自学一般”的思维模式。即对于总账系统、报表系统等重点功能模块,教师要精细讲解;而对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具有类似性质的功能模块,教师则扮演“宏观调控者”的角色,设定教学目标、布置实验内容,甚至是布置思考题,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或自行思考解决,或由实验小组成员来解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 考评学生时,注重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控制,以避免偷懒学生几秒钟之内对其他学生作业的复制。这就要求改变以往只看结果打分的形式。比如:利用一次课的时间要完成总账系统初始化工作,在设置会计科目体系、录入期初余额、设置凭证类别、设置结算方式每项工作完成时,都要做记录并且打分评价,而不是全部做完一次性打分。再者,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评分体系里也要考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把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记录下来,作为加分的依据。
3.2手工模拟账完成后,学生加工整理手工账资料,实施数据转换,准备实施会计信息化
如前所述,会计信息化的实验资料数据太过简单,章节后习题数量少且类型单一,在学生巩固知识这一环节上比较薄弱。学生完成手工模拟账操作后,对模拟企业的概况、数据的传递关系、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利用这些资料进行会计信息化实验,不但资料齐全,仿真度高,学生对这些资料的熟悉度也很高,对模块间的关系、数据间的传递关系及控制过程也会有一个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3.3会计信息化、手工模拟账两门实验课程双轨并行,资源互补
这一阶段的实验,相当于是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综合模拟实验,即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时,采用的数据资料是手工模拟账的数据资料。这种方式,不但弥补了章节后习题单一的不足,且仿真度极高,能够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验效果。在此,学生的学习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广泛地参与到实验中。整个学习过程是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3.4撰写会计信息化课程实验报告
会计信息系化课程实验报告,是对综合模拟实验的归纳和总结,是学习成果的体现。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系统地梳理实验过程,也是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而教师通过阅读实验报告,掌握学生个体的实验水平及学生总体的实验效果,并作为评分的重要参考。
以上提高实验效果的新措施如图1所示。
总之,采用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与手工模拟账实验课程双轨并行的措施,提高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验效果,培养一批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辉煌历程——中国会计信息化30年[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246-247.
[2] 韦沛文,覃杰宏. 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内容比较分析与改革建议[j]. 会计研究,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