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教育理论在高职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实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3
摘要:探讨了高职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大型软件项目的实施、部署、集成和测试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软件系统集成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论;高职;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综合实训课程
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与软件开发方向不同,着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部署、测试、实施和集成的能力。高职院校信息服务专业方向教学,必须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合目前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训课程集中于若干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完成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并在“行”的过程中深化对“知”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实训课程,通常是针对单一学科进行的相应技能的集中训练,限定于该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的实际应用。对软件专业人才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有软件相关课程内容都能达到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化知识为能力,缩小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我校为信息服务专业方向设置了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进行探讨。
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信息服务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下文简称“综合实训”)是信息服务专业方向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三周的软件项目实战演习。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模拟软件公司技术支持部门,对一个j2ee项目进行环境安装、参数配置、项目部署、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压力测试的工作操作流程。综合实训的任务取材于软件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适当的剪裁和调整,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又有助于学生全面回顾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点,完整提升系统集成实践能力,充分积累团队协作项目实战经验。为了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训的目标,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该实训课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一)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和素质目标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认知方法以及创造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我校把课程目标定位成三个层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知识目标是最直接的目标,即课程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对学生在校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综合运用,要求达到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技能;素质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直面职业竞争、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让综合实训课程达到上述目标,我校对课程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课程直接取材自真实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实际项目,并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以尽可能在课程中贯穿专业课程知识。实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演练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在素质培养方面,我校以团队划分的方式,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形成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模块,教师都不直接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学能力、发扬探索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职能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从教材的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训模块工作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咨询师、辅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每个实训模块开始时,教师仅给出模块的任务目标以及关键步骤提示,而不做任何操作演示和集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在模块进行中,教师根据团队反映的各种问题不断提炼共性问题,及时对团队实训进行方向性纠正,帮助团队不断接近以致最终实现模块的任务目标。在实训中,很多模块的任务目标又细分为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两个层次,对于进度较快的团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可以继续探索高级目标,教师不对高级目标作统一指示,而是让团队在保证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同时,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对于团队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是给予提示性说明,而不直接告诉解决方法,促使团队成员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行攻克难题,加深印象。
传统的系统化学科体系,是从对应的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合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简化,学习内容和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由于强化了劳动分工原则而忽视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从而缺乏将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序列化的标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劳动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亲身经历,我校将综合实训所要完成的j2ee应用部署和测试的目标划分为4个模块共10个典型的工作过程,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以“jboss安装与配置”这一典型的工作过程为例,课堂微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jboss安装与配置”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以咨询师的身份,介绍jboss应用服务器的基本知识,这些常规性的介绍和该工作过程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关系,而需要学生团队自行去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实践。在“决策”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安装配置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作有限的提示,并强调如果出现相同的问题将不在辅导过程中重复回答。工作过程由各团队自行进行计划和实施,教师巡回辅导。在检查阶段,由团队组长自行考核团队成员对该工作过程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对各团队完成当前工作过程情况做出整体评价,集中分析和总结团队的主要问题,并辅以必要说明。
可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的每个模块不再是教师凭空拼凑出来的一组纯粹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的操作集合,而是仿真的职业活动。各团队在职业活动中也不能立即得到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靠团队成员的探索和交流。
(四)以开放式工学结合为平台,实现从知识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操作和抽象理论彼此交融,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掌握而在以前的课程中又没有出现过的基础理论部分,我校尝试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无缝衔接,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消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获得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效果和总结
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融入综合实训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2007级信息服务班学生的反映看,虽然在实践课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将其合理分散在了各个工作过程中,学生掌握和消化较快,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甚至超过了理论课。另外,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习兴趣、热情和潜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自主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分组竞争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考核方式以系统搭建速度、系统功能完善程度和系统优化性能表现等综合指标衡量,并参考组内成员互评分数,形成了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良好激励氛围,调动了大多数组员的积极性。
当然,尝试过程中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对教师而言,更好地转变角色,从原有的知识传播者的身份解脱出来,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而工作过程的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也是今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需要重点探索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邬建平.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对未来的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2001,(6).
[2]段红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现代育人模式[j].安徽教育科研,2002,(2).
[3]任锁全,龚利森.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论;高职;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综合实训课程
软件专业信息服务方向与软件开发方向不同,着重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部署、测试、实施和集成的能力。高职院校信息服务专业方向教学,必须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合目前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训课程集中于若干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门课程的综合实验,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完成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并在“行”的过程中深化对“知”的认识和理解,以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传统的实训课程,通常是针对单一学科进行的相应技能的集中训练,限定于该学科范围内的知识和理论的实际应用。对软件专业人才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所有软件相关课程内容都能达到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地化知识为能力,缩小与实际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我校为信息服务专业方向设置了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进行探讨。
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信息服务软件项目实施与测试综合实训(下文简称“综合实训”)是信息服务专业方向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三周的软件项目实战演习。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模拟软件公司技术支持部门,对一个j2ee项目进行环境安装、参数配置、项目部署、系统调整优化以及压力测试的工作操作流程。综合实训的任务取材于软件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适当的剪裁和调整,使之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层次,又有助于学生全面回顾软件技术相关知识点,完整提升系统集成实践能力,充分积累团队协作项目实战经验。为了更好地达到综合实训的目标,我校尝试将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该实训课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论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尝试
(一)以项目为载体,突出能力和素质目标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素质教育就是要强调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认知方法以及创造精神等多方面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在综合实训课程中突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我校把课程目标定位成三个层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知识目标是最直接的目标,即课程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对学生在校所学专业课程的全面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对知识目标的综合运用,要求达到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相关技能;素质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直面职业竞争、提升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让综合实训课程达到上述目标,我校对课程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课程直接取材自真实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实际项目,并在原项目的基础上补充了必要的内容,以尽可能在课程中贯穿专业课程知识。实训的每一个模块都是企业技术支持部门的真实需求,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演练中强化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在素质培养方面,我校以团队划分的方式,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形成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实训过程中的每一个模块,教师都不直接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启发学生运用自学能力、发扬探索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职能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综合实训的课程设计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从教材的设计到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训模块工作过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咨询师、辅导者和合作伙伴的角色。每个实训模块开始时,教师仅给出模块的任务目标以及关键步骤提示,而不做任何操作演示和集中的理论知识讲解。在模块进行中,教师根据团队反映的各种问题不断提炼共性问题,及时对团队实训进行方向性纠正,帮助团队不断接近以致最终实现模块的任务目标。在实训中,很多模块的任务目标又细分为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两个层次,对于进度较快的团队,在完成基本目标后可以继续探索高级目标,教师不对高级目标作统一指示,而是让团队在保证竞争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探索。同时,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对于团队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是给予提示性说明,而不直接告诉解决方法,促使团队成员根据教师的提示自行攻克难题,加深印象。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职业活动
传统的系统化学科体系,是从对应的学科知识中选择适合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简化,学习内容和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由于强化了劳动分工原则而忽视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从而缺乏将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序列化的标准。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劳动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亲身经历,我校将综合实训所要完成的j2ee应用部署和测试的目标划分为4个模块共10个典型的工作过程,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如表2所示:
以“jboss安装与配置”这一典型的工作过程为例,课堂微观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jboss安装与配置”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以咨询师的身份,介绍jboss应用服务器的基本知识,这些常规性的介绍和该工作过程并没有建立直接的关系,而需要学生团队自行去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实践。在“决策”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在安装配置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作有限的提示,并强调如果出现相同的问题将不在辅导过程中重复回答。工作过程由各团队自行进行计划和实施,教师巡回辅导。在检查阶段,由团队组长自行考核团队成员对该工作过程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对各团队完成当前工作过程情况做出整体评价,集中分析和总结团队的主要问题,并辅以必要说明。
可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实训的每个模块不再是教师凭空拼凑出来的一组纯粹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的操作集合,而是仿真的职业活动。各团队在职业活动中也不能立即得到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靠团队成员的探索和交流。
(四)以开放式工学结合为平台,实现从知识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打破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操作和抽象理论彼此交融,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能够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对于一些必须掌握而在以前的课程中又没有出现过的基础理论部分,我校尝试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实现教、学、做无缝衔接,以实践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消化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获得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效果和总结
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融入综合实训教学,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2007级信息服务班学生的反映看,虽然在实践课程中引入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将其合理分散在了各个工作过程中,学生掌握和消化较快,有些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甚至超过了理论课。另外,由于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习兴趣、热情和潜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自主学习的优势得到了发挥。分组竞争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训考核方式以系统搭建速度、系统功能完善程度和系统优化性能表现等综合指标衡量,并参考组内成员互评分数,形成了小组之间互相竞争的良好激励氛围,调动了大多数组员的积极性。
当然,尝试过程中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对教师而言,更好地转变角色,从原有的知识传播者的身份解脱出来,保证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升。而工作过程的进一步精细化和规范化,也是今后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改革需要重点探索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邬建平.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对未来的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2001,(6).
[2]段红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现代育人模式[j].安徽教育科研,2002,(2).
[3]任锁全,龚利森.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高职乒乓球基本功教学及其方法探讨
下一篇: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就业形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