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9

摘要:结合现行课程设置模式的缺点,设计了新型课程模式,并阐述了一体化模块式新型课程模式的具体设置及其特点。
  关键词: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典型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点主要是:普通教育是“以知识为导向”,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并无实质区别,均按学科体系设置,讲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这与当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即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相差甚远。
  当代机械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必须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采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8门课程,均是理论课。一般第一学期开设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第二学期开设机械零件、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三学期开设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分学科设置课程还是沿用传统的单一的学科课程的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重知识传授。课程体系陈旧,三个学期才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节奏缓慢,教学效率低。同时,分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割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在学完了一门课后,不知道学习这门课有何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会起到什么作用。
  重理论、轻实践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效果好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以及主动探索、反思的学习习惯。如果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那么,理论课程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重应试教育、轻实用性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仍偏重于应试教育,未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实用性。应试教育具有选拔性和淘汰性,而职业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因此,机械专业现行基础课程设置模式必须改革。
  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课程设置模式
  在技术与工作高度融合的时代,人们的认识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机械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机器设备。新型课程模型就以减速器为载体,按照由简至难的顺序让学生学习减速器的拆装、绘制、测量、材料选择、校核等一系列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与技能集成的教学过程。具体课程模式如图1所示。
  新型机械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模式的特点
  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人的职业成长不是简单的“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以减速器为载体,通过完成减速器中各种零部件的绘制、分析、检测等任务,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到更高一级的发展阶段。同时,轴、轴承、键、螺栓、齿轮、箱体等相应工作情境构成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工作和学习过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行的机械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上,特别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公差与测量、机械制造工艺等理论性强的课堂上,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比比皆是。问学生原因,回答大致为:听不懂;不想听;不感兴趣;不知学这些有什么用……在现实中,对实践活动感兴趣的人,比对纯粹理论感兴趣的人多得多。再加上多数职校学生是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对理论学习形成了恐惧和厌恶心理,如果再让他们整天在教室里学习理论,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展开课程,让他们尽快进入职业角色,通过减速器的拆装、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测量、检测、校核等工作过程的学习,边练边学、边学边练,则能激发他们潜藏已久的学习兴趣,从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出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激发其理论学习的动机。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学科体系是由一门一门的基础课程组合而成的,为并行体系;而行动体系一体化课程是由一个一个的项目组合而成,为串行体系。《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这门课,就是按照典型工作过程展开的课程,其学习分别通过若干个学习任务来完成,每个任务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或个人动手实践直接掌握实践知识。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使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变成内在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之时,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加,同时又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学习的效率将提高很多,理解也更深。以减速器为工作载体的《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程由学科体系的三个学期、8门课改革为现在的7个学习情境、在一个学期完成,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课中的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工作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过程,如图2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传统课程主要呈现显性知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程度十分有限;而这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零件机械性能分析与测绘》是根据学习情境设计的,学生在工作中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小组的讨论与合作,使学生学会与人的沟通与协作。项目教学也使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静.高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课程组织模式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07,(52).
  [2]李秋娟,吴岱.论机电类专业开设机械制图的差异[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陈宇,陈李翔,赵志群,等.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6]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政府主导的发展职业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