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意
发布时间:2015-10-04 15:10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在于 德育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用人最看重的列第一位的指标是“德行”,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中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与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形成鲜明反差。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表现为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企业招工难的尖锐矛盾。作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理应而且必须但当起这一历史重任。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今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其中用人单位选人标准可以概括为“有德有才优先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用人最看重的列第一位的指标是“德行”是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精神核心的——职业道德,个人职业操守。可是,当社会生活中各个层面都渗透着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时,于是在毕业生群体中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意识淡薄、个人利益至上、追逐功利等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与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形成鲜明反差。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表现为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企业招工难的尖锐矛盾。
“职业教育是以传授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术、态度为主要内容的,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的教育”。它强调了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因此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作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理应而且必须但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基础内容的构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德育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使得我们对这一点有了更加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做好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积极引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社会需求所决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以职业道德为内核;而职业道德模块教学应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严格的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为主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成效评判的标准
要保证整个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构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素质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证。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重要是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工,二是学会做工更要学会做人。而职业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工的根本。有德之人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无德之人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则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社会安全的“智能强盗”。因而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客观上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实际求职和工作中许多学生对工作环境、待遇过分苛求,而本人缺乏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力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乃至整个实行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特别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因为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是长期自然形成的,且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所以职业道德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做到并不等于能做好,做好并不等于养成习惯。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在专业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热爱本职,立足本职的高尚情操。提升他们的职业执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进行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职责的基本手段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消除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给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对本职工作热爱和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应把毕业生是否适应企业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需求,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评判依据。
加强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将会大大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职业道德作为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凝聚力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同时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信誉,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通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来衡量,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责任心就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有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团队,这个行业、企业就会具有生命力,会迅速发展,各个行业、企业发展了,社会经济也就发展了,社会也就进步了。同时职业道德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极为迫切。职业院校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从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教育者,要肩负历史重任,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规划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出大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合格毕业生,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运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用人最看重的列第一位的指标是“德行”,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中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与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形成鲜明反差。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表现为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企业招工难的尖锐矛盾。作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理应而且必须但当起这一历史重任。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当今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先进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数量足够、结构合理、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其中用人单位选人标准可以概括为“有德有才优先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用人最看重的列第一位的指标是“德行”是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精神核心的——职业道德,个人职业操守。可是,当社会生活中各个层面都渗透着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时,于是在毕业生群体中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意识淡薄、个人利益至上、追逐功利等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与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形成鲜明反差。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表现为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企业招工难的尖锐矛盾。
“职业教育是以传授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术、态度为主要内容的,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的教育”。它强调了职业教育为就业服务,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的教育。因此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作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理应而且必须但当起这一历史重任。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基础内容的构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德育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使得我们对这一点有了更加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做好人的思想转化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积极引导人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社会需求所决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以职业道德为内核;而职业道德模块教学应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严格的纪律观念、敬业精神为主是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成效评判的标准
要保证整个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构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人的精神文化和思想素质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证。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最重要是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工,二是学会做工更要学会做人。而职业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工的根本。有德之人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无德之人掌握科学文化技术则可能成为危害人类社会安全的“智能强盗”。因而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客观上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增加,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实际求职和工作中许多学生对工作环境、待遇过分苛求,而本人缺乏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破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力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乃至整个实行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特别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因为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是长期自然形成的,且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所以职业道德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做到并不等于能做好,做好并不等于养成习惯。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并在专业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热爱本职,立足本职的高尚情操。提升他们的职业执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进行职业活动、履行职业职责的基本手段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实干精神。消除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给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对本职工作热爱和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应把毕业生是否适应企业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需求,作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的评判依据。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社会功能的体现
加强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将会大大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职业道德作为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凝聚力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同时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规范。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信誉,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通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来衡量,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责任心就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有一个责任心极强的团队,这个行业、企业就会具有生命力,会迅速发展,各个行业、企业发展了,社会经济也就发展了,社会也就进步了。同时职业道德也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极为迫切。职业院校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从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教育者,要肩负历史重任,从自身做起,做好表率,不断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规划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出大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合格毕业生,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运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