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验式教学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
摘 要: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历经30年发展,从摸索到规范,进而积极创新,形成了诸多成功的教学创新方法。以体验式教学为研究视点,讨论教学创新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影响创新教学效果的原因,并以此对教学创新的发展进行积极有益的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旅游教学;创新;体验式
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师资水平、知识体系都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因此在较长时间,旅游教育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体现旅游专业的特点。近年来,受人才市场需求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旅游教育研究者大力开展教学创新,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及项目开发教学等教学创新方法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都是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变化,利用案例讨论、项目任务、情境分析、角色扮演等灵活互动的形式,以实现高效教学。本文仅从体验式教学着手,以探讨教学创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体验式教学最早运用于幼儿教育,针对幼儿对事物的表象缺乏基础心理储备的特点,旨在通过形象和丰富的表达手段,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新兴事物,其基础原理源自情知教学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1](89)。如今,体验思维不仅广泛运用于教育培训,还颠覆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回顾近年有关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策略的探讨;二是关于体验式教学在具体课程中运用。这些研究无论是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完善还是教学理论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教学思路得到认同
韩福文[2](75)通过分析旅游专业特点,得出“旅游教育是典型体验教育”的结论,继而指出:把体验性教学方法运用于旅游教学中,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亲历性;谢祥项等认为体验教学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3](112),其也符合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需要[4](99)。而汪清蓉更是总结出体验教学不只是教师教育模式的一个转变,还蕴含着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它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高效培养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5](92)。同时,这一教学思路被广泛运用于不同旅游课程的鲜活实例,更是一再证明了其不仅营造出更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甚至还达成师生情感的共鸣。这些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都一致肯定这一教学思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规律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具体操作尚不成熟
尽管我们可喜地看到不少教师积极致力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但总的来说:探讨的多,反思的少;尝试的多,总结的少——这种非持续的教学创新过多追求“创”和“新”的形式,对结果未能投入同等的精力进行对比和思考,对影响最终效果的因素也没有及时分析,使得这种创新教学效果无法稳定并成熟。为有效解决问题,我们控制试验环境进行探究,即假设学生都认真参与体验设计并积极思考,仅以教师作为变量,可观察到如下问题:
1.将教师的认知观强加于学生,没有为学生量身定做体验课程,体验设计起点过高;
2.对体验环境和时间的监控不够科学,如体验空间比较模糊、时间受标准教学安排限制等;
3.体验手段更新太慢,或者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准确的把握,设计的体验情境与要生成的意义无法或者很难产生传导,建构意向困难;
4.对体验效果期望不合理,未能对体验手段、时间和环境等影响因素作统筹分析。
二、影响体验式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体验式教学内涵理解错位
上述四个问题的产生,与旅游管理教育界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不无关系,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误解:
1.体验式教学属于实践教学。这种理解往往受体验形式和体验内容的误导。由于主题作业、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竞赛活动、项目作业和专业实践等教学形式多用于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而这种教学模式又多运用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导游实务》、《前厅与客房管理》及《旅游市场营销》等,成效也较为明显,而在管理和经济理论、语言学习及通识课程等宽基础理论型课程中运用较少,从而导致将体验式教学等同于实践教学的理解偏差。
2.体验式教学即纯感知教学。这种理解认为,体验式教学须重视受众的感知甚至感官反应,倾向于利用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和超丰富的资讯来冲击学生的感官神经,结果导致教学重形式轻内涵。例如,有的课件背景过于花俏,以致文字与背景冲突而无法传递知识信息。这种体验教学往往让承担体验准备的学生或老师身心疲倦。事实上,体验式教学要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参与,要求学习不只停留在知识的习得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上,而是要努力实现“感官—内部情感—思维”的体验最高境界。
3.体验式教学强调表演教学。这种理解重视参与的作用,认为亲历亲为的学习不仅能加深记忆表象,还能增加学习的成就感。这类教师认为课堂内外都是很好的舞台,任何内容都是极好的剧本,他们总是鼓励学生表演,如假设各种情境,要求学生自导自演。但这种体验命题太笼统,且多缺乏真实环境的支持,学生能从体验中得到的知识升华很少,最后停留在脑海的仍然是原有的理解深度。而学生也并非都热衷公众表演,这种非自愿甚至令其厌恶的学习历程不仅影响教学效率和课堂秩序,对学习者本身也只是情感折磨。
(二)体验式教学期望不当
根据激励理论,只有合理的期望才能实现满意的收效。而现实中,对创新教学的期望往往脱离实际,具体表现如下:
1.期望过高。这种情况主要指教师对体验教学预期较高,他们通常付出较多的努力,希望能实现最完美的教学效果,但实际上教学要求太高,如同样的课程以本科标准设计体验课程,但实施于高职学生,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安排过多的教学内容,结果学生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水平形成对等的信息链接,而无法达到教师的预期理想。这种为而不能的结果往往使双方都感觉委屈。还有一种情况即教师对体验过程中的突发因素(如天气、交通、时间和学生安全事故等)考虑不周或无法掌控,而影响预期结果。
2.期望过低。这种情况是指教师对体验情境与生成意义的关联性理解不准确,或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信心不足,或者教师本身对体验教学的经验和信心不足,以致设计了较简单的体验目的,结果只吸引了学生兴趣,却未达到原本应该更深远的目的,最终造成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甚至浪费。
3.没有期望。这种情况多数是带有体验性质的游学活动,这类教师或者心血来潮想尝试一些新鲜的形式,以吸引学生学习热情;或者只是为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口号;甚至只是想投机减少教学付出,美其名曰“创新”。但他们既不做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不花功夫研究如何形成建构,更无谓教学反馈,是绝对的唯体验活动。
(三)体验式教学执行水平不高
教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师在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教学水平、知识底蕴以及掌控能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不足,加之辅助手段的缺失,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学创新是建立在掌握基本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而才可能实现的教学突破,但有的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不彻悟、对教学方法不熟练、对真实情境不清楚的情况下,冒险开辟创新课程,最后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不好。
(四)体验式教学环境氛围缺失
旅游专业学生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即企业实习的学习效果远超过在校的课堂学习,学生身份的见习收获也无法比及员工身份的企业接触。由此可见环境氛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之大。体验式教学要实现预期的建构意向,就必须要尽可能地营造出高度仿真的环境,但是由于受总体环境无可替代性以及高模仿成本(包括财力、物力、支持政策等)限制,很多教师往往知难而退,草草营造虚拟环境,甚至仅以文字表述要求学生进行情境想像。这无疑会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五)体验式教学过程过于急进
交响乐的前奏可以引人入胜,尾曲则让入回味无穷,可见音乐的精彩不仅仅是正曲部分,体验式教学亦然。但是,很多体验式教学只重视课堂中的体验互动,对体验前的准备和体验后的总结不够重视,结果造成影响体验效果的不可预料因素过多,而这些问题又在新的体验中重复发生,以致教学创新效能过低。如旅游营销策划活动,很少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充分的调研和文献准备,也很少有类似体验设计(如上届学生的比赛资料、比赛过程及比赛作品等)参照,而比赛结束后又草草小结,而教师在组织体验教学时,未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全局考虑,以致产生很多突发状况,活动结束后又难以冷静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的建构意义未作跟进和矫正,学生上交的书面小结也多半只作档案保管。这显然无法体现创新模式的价值,更会滞缓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努力方向
根据上述对体验式教学的分析,要消除这种教学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高教学质量及创新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很多努力,以下几方面为前提基础工作:
(一)重新界定教学创新意义
首先,教学创新不能作为行政任务或是形象工程,也非教学成功法宝,而是教学探索行为,我们不仅要重视“创”的时间过程和“新”的表面形式,更要重视创新的深层意义和效果,真正从教学提高的角度,做好教学创新研究。
其次,教学创新不是教师尝鲜或是冒险的冲动行为。我们要鼓励教师做好创新受挫和辛苦的准备,即便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要实现成功且稳定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为教学创新投入持续连贯的努力。
再次,对教学创新的价值要有合理的评估。教学创新必须先“教”后“新”,即在认真领悟传统教学方法的理念及利弊后,以此为基础,适度赋予理性的创新能量。频繁而盲目的创新对师生而言,都将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重负,同时也会过度增加教学成本。
最后,教学创新的目的不只是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教师与学生超脱知识之外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融合相关知识,发展开拓性思维,同时也是倡导科学教学的观念。
(二)正确定位教学创新主体
教育一直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中只有双方协助才能达到目的,而成功的教学创新则更依赖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师职责,了解授课对象的特征(心理特点、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等),分析自己的创新优势和教学能力,同时要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作为学生,应强化学习意识和心态,课堂上最大程度积累知识,吸收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习成就感和幸福感;在教师创新教学中,尽可能地给予教师鼓励并积极配合,大胆参与教学创新,公平公正地评价创新效果和教师努力。
(三)重视教学环境配套建设
教学环境包含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无可替代但缺乏弹性,而软环境的贡献指数则是可大可小,两者相辅相成。
首先,要尽力完善硬环境的建设。要加快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要为创新教学提供宽阔的空间,还要丰富空间功能,甚至对环境建设也力求创新,如erp实验室[6](91)、模拟沙盘、可任意拼装的讨论课桌、立体多媒体教室及无线话筒等;
其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如学校要对创新教学给予适度的激励和监督,并为教学过程所需条件(如教学资源配制、教学时间协调等)开辟绿色通道,重视对优秀教学创新成果进行宣传和传播,营造浓郁且健康的创新教学氛围,开创和谐开放的教学行政管理模式。
(四)完善教学创新评估模式
首先,教学创新是在常规教学上融入生动元素,其过程与结果都和常规教学模式有所差异,所以也只有全面的创新才可能产生全新的改革效果。因此,创新教学体系不仅应包括日常教学过程,还应有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体系和教学管理政策与之对应。
其次,具体的创新教学模式不能永远置于摸索阶段,我们应适时开展教学大讨论,对某些效果显著的创新教学形式进行全面总结,从中提炼出完整的教学模式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肯定教学创新的发展和教师的努力,对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帮助,对创新教学模式的完善及创新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综上研究,教学创新实践在推动教学发展的同时,也渐露非理性势态,致使出现教学概念交叉、教学功能不清及教学效果夸张等状况。要进一步促进旅游教学创新的健康、稳步发展,我们必须要善于总结,归纳体系;要及时反思,发现问题,以扎实严谨的治学从教态度,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5][6]汪清蓉.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6(s1):89-92.
[2]韩福文,刘菊芬.简论旅游课中的体验性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75-76.
[3]谢祥项,吴珏.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5(s1):111-113.
[4]贾衍菊.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3):99-102.
上一篇: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 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