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近代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10-14 09:09

 摘 要: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主要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国家均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各国家正努力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政策,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 创业
  职业教育在国际上越来越得到重视,各主要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国家均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各国家正努力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政策,努力使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世界各国正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政策,要在政策上使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更灵活,逐步建立开放的、面向市场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一、改革职业教育,提高国家竞争力
  世界各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职业教育。2000年以来,美国技术性劳动者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其中70%的岗位员工都通过各种培训机构得到技术上的专业培训,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劳动者技术水平。该国政府通过两项法案加大对职业教育专项拨款的力度。欧洲工业强国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为重视,通过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制度,拓展培训领域,调动用工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较好效果。澳大利亚通过职教内容的调整,强调了对教学内容适应性的重视,使得该国的职业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相适应,建立起以终身学习为指导方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
  二、倡导终身教育思想,使中等职业教育与各级教育衔接
  世界各国正在倡导终身教育思想,使民众明白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调动青年人和劳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职业教育与各级教育衔接的方法,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使职业教育者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在韩国,中职教育学生约占适龄学生的40%。为了加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韩国对职业教育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投入上予以保障。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该国规定,高中毕业生也可通过考试进入到职业院校学习,毕业之后享受大学学历水平待遇,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选择渠道,也为职业院校的招生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同时,由于高中学生的进入,职业院校的整体学生水平和培训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促进了该国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学生在毕业之后,既有较高的基础文化水平又具有较好的职教操作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英国通过让职业教育享受普通教育资格同等地位的政策,为职高学生提供进一步到普通高校学习的机会,这样使得职业学校学生有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毕业选择,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积极性。
  法国和德国也通过类似的政策,让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有了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同时,对于一些社会上没有进入过专业职业学校学习过的劳动者,政策上也予以照顾,让其在达到规定水平考核的基础上具有进入到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机会,促进社会整体的技能培训,为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保持国家的竞争力。
  三、拓宽技能专业面,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欧洲,《就业指导纲要》强调了要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各项政策予以降低,免除一些创业的费用,为青年人自主创业提供宽松的环境。据统计,美国大量的职教毕业生在学业结束后进入到IT、餐饮、通讯等行业创业,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使得该国的经济因有了技能型青年人才的参与而更为活跃且具有多样性。
  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展现代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在世界上技能的发展和延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学习知识或技能,学徒通过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并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通过借鉴传统学徒制的优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积极创建了现代学徒制度。欧洲在欧盟范围内成立了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加大各国之间的联系。
  英国在现有学徒制的基础上,创设了“新学徒制”,学生在校时参与到学徒制培训体系中来。而对于企业,接受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政府资金上有补助,同时企业可参与学校对学徒制培训的内容、方法的规划,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这使得企业乐于接受这种体制。结业之后,国家承认学生获得的学徒资格。
  参考文献:
  [1]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1(1).
  [2]窦现金.欧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作者单位:邹城市技工学校);中旬》2014年第5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上一篇:教师抗拒课程改革的多维策略的指导分析

下一篇: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