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弊端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中职学校语文创新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学校语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首先,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教法上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2.精心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快乐创新舞台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即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其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3.强化训练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创新能力
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其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4.善于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二、中职学校语文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师生互动氛围的营造
1.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感性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2.引导学生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处,如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3.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
创新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规矩太多必然束缚学生思维,窒息其创新精神。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二)教学主体地位的凸现
1.把发挥学生主体性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核心
敢于打破“理性的奴性”(莱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2.注重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
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3.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做出不同的决定
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
一次上《药》一课讲到写作目的时,一学生突然问:“鲁迅明知道国民愚昧不可救药,还写这篇小说做什么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难得的“创新意识”,教师抱以极大的热情,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了答案,又保护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怪”问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学生心里,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腐烂在泥土之中。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
张扬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5.从错误中取得真经
允许和接纳学生的学习错误,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坦然面对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接纳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法学法的灵活创新
例如,教法要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多变,反对“满堂灌”“传送带”式的教法,尽量多给学生自由的时间空间去激发与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课堂提问形式要多样化,内容呈开放性;构建探索性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允许和鼓励学生利用绘画、音乐、手工、肢体运动等多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或闻所未闻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改进作业设计、评价方法,反对单一、机械的抄写式、推演式作业等等。
【参考文献】
[1]冯辉梅.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及对策.语文教学通讯,2003(15).
[2]张巧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及对策.广西教育,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