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3 11:18

  摘要从多角度分析了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增产对策,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对策;河南荥阳
  
  玉米是重要的“粮、蔬、经、饲、能”兼用作物,且增产潜力巨大,是高产作物之王。如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广大科研和农技推广工作者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长期在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经验,就荥阳地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分析如下。
  1荥阳市概况
  荥阳市横跨黄淮两大流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30km,是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区域面积908km2,地处豫西黄土丘陵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区、丘陵、平原、黄河滩兼有。气候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在河南省玉米生态区划中属豫西丘陵半干旱区。玉米是荥阳市秋粮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其中旱涝保收田2.07万hm2,2007~2009年玉米单产平均水平分别为5 580、5 445、5 715kg/hm2,在郑州地区属于较高水平。
  2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从玉米品种利用角度分析
  品种布局狭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缺乏,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品种布局结构性风险增加;良种与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水平的最大化;品种单一化与多乱杂并存;不同品质品种混种混收,商品质量一致性差[1]。
  2.2从玉米生产技术层面分析
  2.2.1夏玉米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严重。机械麦收、玉米机播大面积应用后,玉米播种质量普遍下降,突出表现为:缺苗断垄,整齐度降低。据2009年调查,荥阳市平均缺苗18.7%,整齐度下降23%。主要原因有:机械性能较差,影响玉米机播质量;机械麦收留茬过高影响播种质量;免耕硬茬机播深浅不一;小麦畦宽与行间距和玉米种植方式不配套;玉米播种期间土壤墒情差或不匀影响玉米出苗整齐度。
  2.2.2水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及微肥施用少,施入养分不平衡;氮肥利用率低,容易引起环境污染;水分灌溉不及时,尤其是忽略后期灌水。
  2.2.3玉米收获偏早。一般比正常成熟提早收获7~10d,直接减产10%左右。
  2.3从耕作技术层面分析
  耕作技术落后,土壤理化性状差;土壤耕层浅,容重高。据2008年调查,荥阳市土壤耕层普遍为20cm左右,0~20cm土层容重1.43g/cm3,20~40cm土层容重1.57g/cm3,大大高于玉米生长适宜容重1.2~1.3g/cm3,造成玉米生长空间小,根系分布浅。
  2.4从管理质量层面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规模化扩张,农村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部分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认为“投工不如打工”,致使玉米生产传统的精耕细作管理逐渐丧失,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很不均衡,而新型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玉米管理日益粗放,主要表现为:技术到位率逐步降低;分次施肥被“一炮轰”所代替;化肥深施变成了表面撒施;丰产水变成了救命水,灌浆水不旱不浇;定苗晚甚至不定苗。
  2.5从技术推广层面分析
  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低,知识更新慢;待遇低,不安于现状;闲杂事务多,技术推广时间少;设备落后,推广形式单一,效果差。
  2.6从气候状况分析
  灾害发生频繁,玉米稳产性差。病虫害、旱涝、阴雨寡照、风雹等灾害时有发生。初夏旱、伏旱、花期阴雨是主要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从长期发展看,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3玉米增产对策
  3.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深耕,降低土壤容重,加深耕层。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是秸秆还田。小麦播前结合整地深耕30cm,较常规耕作20cm,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4.5%,而且可以使玉米增产10.2%~14.3%。
  3.2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因地制宜选择紧凑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淘汰松散型玉米品种,是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种植紧凑耐密型玉米良种,可以增加株数、穗数,有利于高产。目前,重点推广的紧凑耐密型品种有浚单20、郑单958、登海602、先玉335等。
  3.3提高播种质量
  小麦收割后所留的高麦茬及长麦秸缠绕播种机具,加上土壤表层坚硬,往往影响播种质量。因此,麦茬处理方式成为影响机播质量的重要因素。小麦收获后,对所留的高长(20cm左右)麦茬切碎至3~5cm,并均匀抛撒,不仅可以解决麦茬对播种机具的缠绕堵塞问题,同时还能更好地起到覆盖保墒的效果。
  小麦、玉米种植方式相配套,实现玉米种植规范化。小麦宽窄行为15cm∶25cm,玉米在宽行播种,形成80cm∶40cm的宽窄行,既有利于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又有利于两季增产。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蒙头水”,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洒农药杀灭小麦秸秆上残存虫卵及幼虫[2]。
  3.4科学水肥管理
  3.4.1科学施肥。玉米施肥掌握“前轻中重后补充”的原则,大力推广玉米分次施肥技术[3]。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玉米一生要追施4次肥,按照施肥总量的10%、20%、50%、20%,分别追施在播种、拔节(播后25d)、大喇叭口期(播后45d)、穗期(播后60d)4个时期,称之为种肥、苗肥、穗肥、粒肥。追肥重点要放在穗期,壮秆促穗、争取穗大粒多。注意追施粒肥,保持绿叶面积,防止脱肥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施肥的同时要注意土壤墒情及天气状况,必要时结合灌水,采用穴施或条施方法深施,不要表面撒施。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2~3次追肥:2次追肥可按施肥总量的30%、70%分别追施在拔节与大喇叭口期;3次追肥可按施肥总量的30%、50%、20%分别追施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穗期。全部磷肥、钾肥、有机肥和锌肥可在苗期一次性施入。磷肥一定要深施,施入深度15cm左右可起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3.4.2科学灌溉。玉米一生要浇好三水:“蒙头水”在播种后浇,要保证浇匀、浇足,以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和均匀度,而且对封闭型除草剂喷施效果好;“抽雄水”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浇,这是玉米一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干旱易造成“卡脖旱”;“灌浆水”在穗期浇,是玉米需水的第2个关键时期,此期干旱将导致严重减产[4]。
  3.5病虫草害防治
  ①苗期害虫。播后出苗前,防治杂草的同时可混合喷施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乳油,以杀死还田麦秸残留的棉铃虫、粘虫和蓟马等虫害;7d后,喷施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剂防治粘虫和棉铃虫等害虫;定苗后再喷一次上述药剂。试验表明,加强苗期虫害的防治,也是减轻玉米粗缩病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②穗期害虫。小喇叭口期(展开9~10叶),用辛硫磷颗粒剂掺细砂,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2.0g,或撒施杀螟丹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而且对玉米后期叶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③化学杂草。播种随即喷施乙阿合剂,或二甲戊乐灵乳油+都尔乳油对水750l/hm2进行封闭式喷雾。
  3.6玉米晚收
  一般在玉米苞叶发黄甚至发白时,就开始收获,此时玉米籽粒干重只达到最大干重的85%左右,收获过早,导致生育期不足,缩短了玉米灌浆的时间,粒重降低,造成减产,而且影响玉米品质。根据2007年对荥阳市10个品种的调查,以吐丝后40d,收获为对照生产上习惯收获期,45d、50d收获分别平均增产7.5%、16.0%。因此,玉米晚收7~10d可使玉米增产10%左右。此外,积极推广玉米晚收技术并不影响小麦播种,小麦适当晚播还可预防冻害,使小麦病虫害减轻,群体发育更易协调,不易旺长和倒伏。玉米适宜收获时期的确定应以果穗下部籽粒乳线消失、果穗苞叶黄而松散为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5]。
  4参考文献
  [1] 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9):53-56.
  [2] 白敏.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使用技巧[j].技术与市场,2004(11):29.
  [3] 刘丽艳.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27.
  [4] 杨楠,王慧茹,班亚伟,等.玉米高产开发田间管理技术[j].种业导刊,2009(8):21.
  [5] 陈永欣,翟广谦.甜糯玉米采收与保鲜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1,16(4):67-91.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南方丘陵区油菜平衡施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