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素养关系的实证探讨

发布时间:2015-11-12 09:19

本文选自《职业时空》2014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杂志所有。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思维与行为。当前,校园文化、教师职业素养等问题逐渐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在以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园文化的推动力促进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校领导、教职工、学生,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职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高职院校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高职院校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办学理念、
  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通过职业环境影响与职业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对于从业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提高。[2]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职业素养不仅仅局限在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应该有更广泛的含义。诸如爱岗敬业精神、师德师风水平、高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是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他们和管理者相比,其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个性风格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学生群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主导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如教师的教学组织行为、课程建设行为、师生关系行为、教学团队行为,以及为人师表的示范行为、不倦探索的创新行为等。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在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作为高职院校,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同样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中的办学指导思想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具有导向作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具有规范作用;校园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设施为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激励和熏陶作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以及教风、学风、校风等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具有极其强烈的聚合和辐射作用。构建具有高职教育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其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职业准则,能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增强全体教师的凝聚力,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由此产生工作激情和动力。教师的职业素养需要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做支撑,通过带有职业性校园文化的熏陶,能使专业教师更快地成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是较为复杂的,但是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于教师职业素养的影响中是显著的。
  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职业素养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在这个基础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创造者,更是校园文化的践行者。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师德师风水平、高职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等,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程度。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升不仅影响着学校发展的竞争力,而且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教师的职业对象是学生,它与一般的职业不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其专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伦理意识和道德态度。现实生活中,我们强调把如何促进学生发展视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却往往忽视了“促进教师快乐成长”。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职业规范、周期及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已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校园文化的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丢失校园文化重建的契机。[3]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知识水平、熟练的职业技能,更利于高层次、高格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基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必须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把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在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
  1.培育协调合作的精神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人际关系的集合体。从根本上说,这个集合体首先来自于教师个人的劳动和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如楼名征集活动、场馆文化布置,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所取的楼名既反映学 校特色、办学理念以及学校面向未来的精神风貌和远大追求,又兼顾建筑物本身特点与功能。诸如校训集全校智慧,以道德传承和追求知识为出发点,紧扣培养目标,意蕴深远,无疑是师生学习、工作的一个规范和准则,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基础是尊重教师个人的需求和成就。然而,学校作为一个团队组织,仅凭教师自以为是的单打独斗,这个组织的“松散”也将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并鼓励全校教师“协同合作”,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合力推动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目标来凝聚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目标追求,引导教师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主动规划个人的发展,以宽容的心态善待他人,形成师生之间、教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2.建设公正合理的制度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对规范校园内的各项活动、规范师生的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成为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进而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学校制度文化应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体现“育人为本”的理念,要充分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群策群力,构建广大教师认同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教学评奖、教育科研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教师各项教育教学、学习交流等活动的落实。在学校管理上,坚持以人本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等现代管理观念作指导,重新审视学校已制定、实施的规章制度,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以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信息激励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为原则,以有据、有效为前提,逐步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体系。要建立面向教师的整套业务制度,并长期坚持下去。建设公正合理的制度文化,在整个制度体系中既要包含专门的文化建设模块,同时在其它模块中也要渗透文化建设的思想。制度建设的效果如何,不在于“制度的完美”,关键在于切合实际和提高执行力。从整体上建构一个与时俱进的制度文化体系,重在服务人、激励人、发展人,而不是限制人。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学校管理、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围绕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学生培养需要,不断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制度改革。
  3.打造富有底蕴的物质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意识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学校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校园内大到整个教学设施、运动场馆、生活设施、实训基地、办公场所等规划与设计,校园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和净化;小到校牌、信封函件、校徽图案制作等,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4]物质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有效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它折射出校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由此,校园规划与建设,要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的文化特色,反映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打造人文、独特的物质文化,满足教师职业发展和追求文化品质的需要。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智慧,确立“人人都是规划主体”的认识,既注重规划制定者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注重规划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的人的发展过程,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硬件的功能开发,做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校园的物质环境要与学校的精神风貌、办学个性相吻合,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吻合。绿化布局、环境布置,总体构思都要体现办学思想和学校精神,在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做到功能化、艺术化、教育化。置身于这种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中,教师的职业素养无形中便得到了提升。
  4.构建文明善学的行为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是学校创新精神、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动态表征。它包括在校风、学风和教风影响下的师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建设文明、善学的行为文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崇高而美好的师德,是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学校可通过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让教师自觉做到认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刻苦钻研。通过在学生中开展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师德模范等活动,发掘、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通过制订教师职业素养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制订个人职业素养提升计划,组织教师学习高职教育理论、学术著作、人物传记等方面的文章与书籍,积极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创新等活动,不断更新与夯实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全力支持教师的继续教育,让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从多方面为教师发展提供方便,从师德、师风、师能等方面入手,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不断创造条件。

上一篇:中职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下一篇: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个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