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课改下机械钳工工艺的有效性教学的问题和策

发布时间:2015-11-12 09:22

 1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是影响到钳工工艺学课程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是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与个人素养,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外在因素,起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使学生感受到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自主地去探究钳工工艺学中的奥妙。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讲解、动作示范,学生才能获得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并逐渐掌握实践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技能。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学生会经常出现各种疑问和种种误解,教师必须及时予以纠正并解答,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规范。所以,在学生的反复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予以指导,使学生更加规范地掌握技术要领。
  2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要与实际紧密结合
  由于教学安排不尽合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不紧密,开设的课程内容与实习内容相脱节,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老师教老师的,学生练学生的”格局。学生因在课堂中缺乏实践机会,动手能力难以得到锻炼,感性认识难以加深,故经常会感到课堂学习缺乏生机与活力,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更有甚者,在课堂中随意睡觉,随便说话,扰乱课堂秩序。面对这种情况,课堂理论课应与实践课相结合,也即老师应具备“双型教学“的能力。技工院校的学生,应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既可以区别于其他院校的学生,也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钳工的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钳工实习的必要性。
  但因为目前学生中属于独生子女的占多数,他们吃不了苦,个性又强,身体素质也不高。可是,钳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相当不易。所以,多数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觉悟亟待提高。多数职业技校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且对老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倦怠心理。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比较敷衍,满足于取得“及格”成绩,对自己要求较低,甚至有些学生带有很强的厌学心理。
  (2)操作训练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是属于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养尊处优,身体素质不高,自律能力也较差,实践过程中害怕吃苦流汗,不认真练习老师的操作演示,在实践过程中不认真努力,也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工作。
  (3)动作不符合基本规范。钳工的技能水平只有在实践的反复练习中才能有所提高,实训过程对体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烦闷心理。如果学生缺乏坚定的意志力,那么将不易做到符合基本规范的职业动作,从而对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产生不利影响。
  (4)训练方法不尽合理。课程安排不尽恰当,缺乏合理性,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一些学生通过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想要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理解力较低,同时,老师在指导过程中缺乏耐性等原因,降低了这些学生的实习质量,没有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根据钳工教学的现状,若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利于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的营造。
  学校要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这就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个人素养提出了挑战。只有老师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师资力量建设,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场地,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才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新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实际工作中的敬业精神
  教师要常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深入学生进行实践的环境,具体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的各种问题,加强对课堂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不可或缺的德育教育。例如,实习过程中不能迟到和早退,要严格遵守工地的各种规章制度,实习过程中要注意实习安全,实习结束以后还要对实习现场进行清理和打扫。要做到使德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并且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相应的敬业精神。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严谨、认真的学科态度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实践环境。学生所学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想在实践中检测一下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帮学生联系合适的用人单位,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技能的方方面面。
  钳工教学比较灵活,没有既定模式,没有专门的方法、公式可以生搬硬套。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在进行课改,积极借鉴别的学校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师应该懂得,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4 在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解决工作问题的技术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在制作、装配、维修工程模具方面的训练,进而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装配远离,从实践中总结出技术经验。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产品带到课堂上,并自述自己在制作、维修模具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利于别的学生学习与借鉴。通过这种学习方法,理论与实践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提升了理论与实践技能。
  在教室中进行课程教学并不说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准确地操作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所需的要求。与此同时,学生还应时刻了解市场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通过对钳工工艺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旨在指出我们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只有通过优良的“工艺”,才能把质量差的“原材料”加工成优秀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送 得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玉红.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 张卫民.模具钳工技能训练(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猛,李添翼.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王兴民.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6.

上一篇: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

下一篇: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