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康人生的理想策略建设

发布时间:2015-11-12 09:22

 语文教学在塑造人生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情与榜样相统一,使学生即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的人生理想呢?下面浅谈几点见解:
  1.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以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生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它们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而这主要来源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把个人与国家、集体融为一体的思想贯到学生的脑海里去,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像一鼎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怀;《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珍藏“七根火柴”,是因为红军的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和红军指战员更需要保护火种啊。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受到:在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和党的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渺小而微不足道。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无产阶级文学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角度去分析作品,而是要联系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树立其榜样。比如,讲吴晗的《谈骨气》,文中列举了三个事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名族气节溢彩流芳;齐国穷人不食“嗟来之食”和闻一多先生横眉怒对敌人的枪口也不屈服,都体现了坚贞的民主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生理想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他们生活中效仿的楷模。
  2. 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人生理想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中国美学历来强调美学在伦理道德上感染作用,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这就使得中国美学经常把审美同人的高尚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在今日的学校教育中,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人生理想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人生理想主要是“动之以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这些审美因子的存在,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一旦被发掘,便能使作品熠熠生辉,使读者赏心悦目。选择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材,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为我们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赏能力,以丰富的情感诱发学生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以净化,达到塑造学生人生理想的目的。
  而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感情。“披文入情”的教法已被更多的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我在上《背影》一课时,首先动情的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分别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养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当看到时机成熟,水到渠成时,边导入到课文教学之中。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课文,学生们的情绪受到冲撞,有的学生不禁黯然泪下。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渗透到每个人的心底。爱美乃人之天性,学生对美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美——人性美(即内在美)。从而汲取文中有益养料,净化自己的心灵。
  3. 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塑造人生理想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接受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从而汲取塑造人生理想的情感力量,把好的美的东西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为此,教师恰如其分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适当的课外活动是很重要的。
  (1)课外阅读对学生理想的熏陶。 美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神变得崇高,感情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深刻,人格变得健全,人生理想变得远大。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为何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太有才了。而他的“才”就是通过发奋、博学而得来的。学生学习他的《出师表》后,无不被他的才华和忠诚所感动。许许多多的人把他作为心中的偶像。
  (2)走出课堂,放飞理想的翅膀。 社会是个大课堂,生活本身就是最贴切的老师,它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知识。我们走出教师,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有趣的猎获知识,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课外活动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像每年带学生进行“春、秋”两季的游玩活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受到教育,学到知识,从而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塑造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总之,语文是知识的海洋,是蕴美的宫殿,是情感的体悟,是人生的浓缩。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康人生的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
  [2] 周忠敏 《文以载道——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2006年11月
  [3] 陈海燕 《文学世界里的审 美之路》
  [4] 胡秀敏 《浅谈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2011年第3期
  [5] 李道山 《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期刊论文】2005(14)
  [6]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01年第一至第六期

上一篇:滇西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中的问题和策

下一篇: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策略和借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