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的教育及探讨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学习中的失败者,由于屡屡的失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信心,自卑感强。家长的错误认识,社会的偏见,使得他们的心态被扭曲,干什么事情都害怕失败,使得干什么都有一种怕的心理,干什么都失去了兴趣,干什么都觉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入门学习望而生畏,严重挫伤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新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1、思想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但对于学校的课程普遍不欢迎。在学校调查表明,除了像计算机、汽修、电子实验课程,焊接工艺实训课程等操作性、探索性强的课程比较受欢迎以外,其他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喜欢程度普遍呈下降趋势。在现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里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这就给教育提出了挑战: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他们积极的思维?
2、价值观念多元化,理想信念淡化。在新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学生政治价值呈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而又比较重视自我的发展趋势;部分中学生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有所下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价值观念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直接反映,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务实的。 但也反映出复杂性、多样性,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高度重视,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的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意识不仅包括自我利益的意识,也包括自我地位、能力、情感、形象、行为等的意识。当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具有鲜明的自我利益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个性表现欲望、有主见等。其优点是主体性增强,富于创造性,其不足之处就是容易导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正确的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原则方法更新势在必行
1、要坚持教育关系的互动性和民主性原则。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按照老师的意图思考和接受问题,这种状态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倦怠心理和逆反心理。信息化时代正在动摇成年人的知识权威地位,而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家长等成年人自以为是的东西太多了。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放下“为师”的架子,脱掉“传道者”的外衣,尽力使自己和学生处于平等、民主、和谐的状态,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着的心理距离与对立情绪,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有时,我们不妨多向学生们学习,因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习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2、要坚持教育手段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原则。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的父亲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大禹受命治水,用了和父亲绝然相反的方法—疏导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把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3、要坚持教育过程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原则。对不同思想观念的自主的、独立的分析和比较是决定接受正确观念过程的重要环节。个体总是在权衡价值的相对强度或正误的过程中,决定自己相应的价值取向的。在当今充满变革的时代,青年学生总是热衷于探索。我们可以适应他们要求独立自主地探索个人发展、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愿望,把现实生活中不同价值观的冲突、社会道德困惑中的问题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融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于社会调查与实践中,于不同思想体系的比较和讨论中。可组织学生自主参与解疑,让学生在分析和判断中受到启发。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的要求变成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获得的过程。
4、坚持惩戒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原则。 心理学著名的“破窗理论” 亦称“破窗效应”告诉我们, 一种心理暗示造成的某种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窗户玻璃,而又没有及时得到阻止或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似乎纵容人们可以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之,这些破碎的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违规甚至犯罪行为就会不断滋生和蔓延。当今,教育界充斥了一股口号式的声音,诸如“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等等,强调用肯定、鼓励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信,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这些说法,我无意否定,但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往往把这种观点推崇至极端,而忽略、 甚至排斥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这就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