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是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作为基础。本文试图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一些论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发现问题体现了创新意识的积极特征,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仅仅是把一些呈现型问题诸如判别性问题(是不是,对不对)和叙述性问题(是什么)提供给学生,那么学生只需略做回忆或翻开课本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所以,应进一步设计一些述理性问题(为什么)、扩散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又什么)等发现型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由于这些问题所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产生多种新颖的想法,对问题逐渐敏感,自觉和想象愈加丰富,从而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源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捕捉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创新能力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新。现代教育理论已将培育新一代的创造性品格列为最重要的课题。数学教学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该课题内容之一;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表现。教师应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创新点”,进行加工处理,及时“放大”,鼓励学生敢疑、好问、多想、善猜、常比、深究、互辩,让他们逐步能创造出教材上已有的知识和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创见。我认为,教学中的“创新点”一般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知识的揭示处捕捉“创新点”。 数学知识的概念名称如同一个人的名字,是“信息编码”的简化。学生学习后看到概念名称,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联想自己在学习时的情形,联想概念这个特定的名称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如果使概念揭示得有意义、有艺术,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揭示有些概念名词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给所学概念知识起个名字,这种“起名”活动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忆在除法中学过一个什么性质、在分数中学过一个什么性质,然后让学生猜想在比中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个性质。如果存在的话,该怎样叙述?可以怎样命名?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举例验证,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现和创造出“比的基本性质”。
2、在教材的探讨处捕捉“创新点”。 数学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根本,也是学生学的依据和范本。教师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钻”进教材,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引导学生“钻”出教材,不受教材的约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和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敢于向权威挑战。
例如:如教学采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又有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需求出其中一个数同另一个数的最后商数的乘积,这一 创新做法简化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最后求积的计算。
3、在问题的开放处捕捉“创新点”。 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能让学生在思维发散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学生在探究开放性问题过程中,会自觉沟连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共同“作战”,设法在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还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地把想法、形象和见解组合并用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从而有可能提出自己的创见。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当梯形的上底长度不变,上底等于下底长度等于0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提出“只需记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以一带三”的创见。再如“一题多果”等开放性问题,多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鼓励探索创新
求异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没有“求异”就无谓“创新”。 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学习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思维不能分散,严重妨碍了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应用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求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一题多解。如: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甲车开出一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解法一:75×2+69×2+75
解法二:(75+69)×2+75
解法三:75×(1+2)+69×2
2、一题多问。如: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上午7时,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北京、沈阳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提出不同的问题后,再列式解答)。
⑴、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⑵、两车相遇时是什么时间?
⑶、两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⑷、两车相遇时距离北京多远?
⑸、两车相遇时距离沈阳多远?
⑹、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行多少千米到达沈阳?
⑺、两车相遇后,乙车再行多少千米到达北京?
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学习步步深入,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论高中化学与情感教育
下一篇:机械基础课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