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价值观论析
发布时间:2015-07-03 11:23
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价值观;探微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一种信念和观点,是其专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同时从宏观上也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分析,文章分别从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意义等方面对教师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师职业价值观,从内部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进程。
一、引言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它是指引并推动个体进行决定或行动的逻辑的、经济的、艺术的、科学的、美学的、道德的、宗教的原则、标准和信念。”职业价值观,又称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领域,同时是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交叉领域。职业价值观属于个性的倾向范畴,它是个体跟据其自身的需要,对待工作需要和成果的比较稳定的并且具有激励功能的一套信念系统。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是其基本特征,因此,研究教师职业价值观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这一领域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由于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其自身的复杂性,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结构分类。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对有关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从国外情况看,1960年allport等人最先较为完备地对价值观进行了测量研究,将价值观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美国心理学家super以allport等人的研究为基础,于1962年明确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理论,其中共包括三种:内在价值、外在工作价值和外在报酬。内在价值是指与工作本身相关的一些因素,而外在工作价值则指与工作性质本身无关的一些因素。1971年,wollack、goodale等人编制了职业价值观的经典量表,此量表考察了五种职业价值观(对待收人的态度、行为上的偏好、对工作的投人程度、工作自豪感以及努力奋进精神),其中共包含了九个项目。1991年,elizur、borg、hunt和beck等人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层面理论和ssa为理论背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认识层面、感情层面和物质层面三个层面。1998年,dagenaisf则将教师职业价值观分为外在的工具价值观和内在的生命价值观两种。内在的生命价值可以使教师得到自我发展和内心充实,它为目标价值;外在的工具价值为教师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它为手段价值。2005年,furnham等人又对elizur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了补充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包含了四个维度。
国内的研究者也对价值观结构进行了分类。1991年,宁维卫以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基础,将职业价值观共分为积极进取心、经济价值、生活方式、名望和职业安全5个方面。1994年,杨中芳将价值观分为了3个层次,即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从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土化的特点,他更加重视社会与个体之间协作的关系。1995年,黄国光沿用了rokeach的分类理念将价值观结构分为了2个层次,即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2000年,阴国恩等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共归纳出了10类职业价值观,包括能力发挥程度、经济能力、创造性、名望、未来保障、自主、领导潜质、合作精神、冒险、助人为乐等。2005年,金盛华等人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个因素,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维度观念系统,不同的研究者因为角度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价值观结构,但是由于研究的深人及需要,研究者们也必将“开始时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出发,随后整合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累积性的知识领域”。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职业价值的认识,它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背景和实践活动等,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性别因素。教师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均受到性别因素的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其总体趋势是女教师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
二是职称。职称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具体来讲,教师职称等级升高,其对工资的关注程度也随之增加。
三是学历水平。教师的物质报酬取向受到学历水平的影响,本科生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对物质报酬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的教师。
四是教龄。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还受到其教龄的影响。
五是学校类型。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还受到学校类型的影响,重点学校的教师均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
六是学校所在地。农村教师在安全稳定、职业发展维度上的评价较低,城市教师对于自己专业发展、创造性发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农村教师。
由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复杂性,它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受到主体年龄、教学科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四、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作为人精神活动的中枢系统,价值观在人的精神文化系统中处于相对深层的起主导作用的地位,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活动。教师职业价值观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精神追求、精神寄托和精神动力。它不但决定了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教师选择职业的倾向,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职业价值观能提高工作绩效。职业价值观对教师工作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肯兴春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不同,其工作动机、工作投人及工作态度等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胡坚等人的研究证明,职业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因素,包括组织安全、经济取向与自我成长取向、总体职业价值观等,对教师任务绩效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三是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工作表现各有不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不同职业价值观教师之间工作积极性的差异,袁立新等人发现价值观对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黄建安的研究也发现国小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五、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对教师工作与学校管理的启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的物质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其精神、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要重视教师的精神发展,尤其是其职业价值观。
一是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他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学校一定要意识到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增强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构建合理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职业价值观为基础。职业发展观是方向,可以引导、推动、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就必先使其职业价值观专业化,然后再使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化水平。
三是教师价值观教育应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在当今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决定着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价值观也就是教师的职业理想,它引领着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在帮助教师树立合理的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职业理想与教育现实,有意识地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意识,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具有独立的人格,他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自我’来进行教学活动”,因此,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要重视其人格的发展,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五是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首先要培养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它具有重要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决定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心理素质作为教师整个心理结构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内在品质,它是判断个体是否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实践表明,教师要想成功地履行其教师职责,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心理素质。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对其所从事职业的一种信念和观点,是其专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同时从宏观上也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分析,文章分别从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意义等方面对教师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师职业价值观,从内部推动教师职业发展的进程。
一、引言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它是指引并推动个体进行决定或行动的逻辑的、经济的、艺术的、科学的、美学的、道德的、宗教的原则、标准和信念。”职业价值观,又称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研究的一个领域,同时是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交叉领域。职业价值观属于个性的倾向范畴,它是个体跟据其自身的需要,对待工作需要和成果的比较稳定的并且具有激励功能的一套信念系统。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规定性、规范性和示范性是其基本特征,因此,研究教师职业价值观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这一领域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二、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由于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其自身的复杂性,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结构分类。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对有关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从国外情况看,1960年allport等人最先较为完备地对价值观进行了测量研究,将价值观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美国心理学家super以allport等人的研究为基础,于1962年明确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理论,其中共包括三种:内在价值、外在工作价值和外在报酬。内在价值是指与工作本身相关的一些因素,而外在工作价值则指与工作性质本身无关的一些因素。1971年,wollack、goodale等人编制了职业价值观的经典量表,此量表考察了五种职业价值观(对待收人的态度、行为上的偏好、对工作的投人程度、工作自豪感以及努力奋进精神),其中共包含了九个项目。1991年,elizur、borg、hunt和beck等人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层面理论和ssa为理论背景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认识层面、感情层面和物质层面三个层面。1998年,dagenaisf则将教师职业价值观分为外在的工具价值观和内在的生命价值观两种。内在的生命价值可以使教师得到自我发展和内心充实,它为目标价值;外在的工具价值为教师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它为手段价值。2005年,furnham等人又对elizur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进行了补充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包含了四个维度。
国内的研究者也对价值观结构进行了分类。1991年,宁维卫以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基础,将职业价值观共分为积极进取心、经济价值、生活方式、名望和职业安全5个方面。1994年,杨中芳将价值观分为了3个层次,即世界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从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土化的特点,他更加重视社会与个体之间协作的关系。1995年,黄国光沿用了rokeach的分类理念将价值观结构分为了2个层次,即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2000年,阴国恩等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共归纳出了10类职业价值观,包括能力发挥程度、经济能力、创造性、名望、未来保障、自主、领导潜质、合作精神、冒险、助人为乐等。2005年,金盛华等人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个因素,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维度观念系统,不同的研究者因为角度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价值观结构,但是由于研究的深人及需要,研究者们也必将“开始时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出发,随后整合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累积性的知识领域”。
三、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职业价值的认识,它反映着个体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背景和实践活动等,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性别因素。教师职业价值观各维度均受到性别因素的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其总体趋势是女教师对职业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男教师。
二是职称。职称影响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具体来讲,教师职称等级升高,其对工资的关注程度也随之增加。
三是学历水平。教师的物质报酬取向受到学历水平的影响,本科生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对物质报酬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的教师。
四是教龄。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还受到其教龄的影响。
五是学校类型。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还受到学校类型的影响,重点学校的教师均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
六是学校所在地。农村教师在安全稳定、职业发展维度上的评价较低,城市教师对于自己专业发展、创造性发挥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农村教师。
由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复杂性,它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受到主体年龄、教学科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四、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作为人精神活动的中枢系统,价值观在人的精神文化系统中处于相对深层的起主导作用的地位,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从而影响人的认知和活动。教师职业价值观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精神追求、精神寄托和精神动力。它不但决定了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决定了教师选择职业的倾向,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价值观能增强工作满意度。职业价值观可以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相关研究表明,除物质报酬外,教师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满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工作满意度反映了个体职业价值观的是否实现,而职业价值取向是决定教师工作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职业价值观能提高工作绩效。职业价值观对教师工作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肯兴春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不同,其工作动机、工作投人及工作态度等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胡坚等人的研究证明,职业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因素,包括组织安全、经济取向与自我成长取向、总体职业价值观等,对教师任务绩效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三是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工作表现各有不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比较不同职业价值观教师之间工作积极性的差异,袁立新等人发现价值观对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黄建安的研究也发现国小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职业价值观会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五、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对教师工作与学校管理的启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的物质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其精神、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要重视教师的精神发展,尤其是其职业价值观。
一是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他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学校一定要意识到教师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增强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构建合理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职业价值观为基础。职业发展观是方向,可以引导、推动、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就必先使其职业价值观专业化,然后再使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化水平。
三是教师价值观教育应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情况。在当今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决定着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价值观也就是教师的职业理想,它引领着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在帮助教师树立合理的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职业理想与教育现实,有意识地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四是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意识,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他具有独立的人格,他知道如何有效地运用‘自我’来进行教学活动”,因此,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要重视其人格的发展,不断加强其自身修养,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五是树立教师职业价值观首先要培养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它具有重要的动力和调节作用,决定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方向。教师心理素质作为教师整个心理结构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内在品质,它是判断个体是否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实践表明,教师要想成功地履行其教师职责,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心理素质。
上一篇:浅谈当代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初探
下一篇:护理职业价值观的文献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