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与分层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机制创新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校之后学习的第一门计算机课,是和传统的数学、外语并列的基础学科,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要途径。尽管从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始,各个大学经历了几次这门课程学习内容的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校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整合了几门计算机专业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听课加实验练习的方式。
随着信息化的程度在不断推进,城市中各中小学已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些甚至已经进行了基本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培训。可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因为教学条件落后,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甚至对鼠标的使用都无法灵活掌握。采用相同教材的传统教学法,采用统一的教学进程,很容易让有相当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而基础差的学生则会无法跟上进度,产生畏难、紧张的情绪,严重时会让他们对计算机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如今高校通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停留在枯燥生涩的理论和一些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创新性、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理论和实验课的知识设置基本没有。多届学生采用统一的学习模式,只在细节方面做简单的微调。既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自主学习能力。采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最终培养的学生只是用应付考试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好像“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会。”专业教育的意义流于表面,与真正的计算机应用市场的需要完全脱节。这样经过几轮学习,学生越发对这门课程应付、厌烦,没有达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
一、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1]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任务驱动法的全过程有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
依照高等教育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教学型任务:教师讲课时带出引例,这些例子一般属于入门型知识、操作。可以把这类任务作为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驱动源。
模仿型任务:模仿教学型任务,制定一个与之前引例类似的任务,学生主要的目的是按照任务的驱动,回顾曾经学习过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真正掌握已学过的技能。
扩展型任务:教师提出要求并给出题目,此阶段任务的完成涉及的知识点应该涵盖之前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任务的侧重点落在学生自主学习知识部分。给出的题目不宜太过具体,给予学生一定自主选择题目的权利,这样除了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深入思考、完善思维,逐步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
创新型任务:此类任务,教师仅需提出大方向的原则要求,限制最低完成标准,其他皆由学生自主设计。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其中最关键的是“任务”的设置。“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真正决定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最重要的部分。
设计“任务”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任务”要具备一定的综合性
尤其是设计创新型任务,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完成对既有知识的掌握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任务”要具备实践性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要尽可能地设计一些通过上机操作来完成的任务,尽量避免抽象理论化的任务出现。
在与学生多年的交流中,相对于枯燥的计算机理论学习,上机实践对学生们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现在改革后,很多学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成了完全脱节的两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先教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真正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很少。这样下来,学生只是被动重复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如此就更谈不上自我学习和提高能力了。
利用任务驱动法,合理设置“任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要做的,就是先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
3.“任务”要具备吸引力
进入高校的学生,很多已经卸下了升学的压力,多年紧张的神经一朝松懈,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得过且过”、“六十分万岁”,是很多学生挂在嘴边的口头语。
除了正确的思想引导外,真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有真正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得知识。
计算机知识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乐趣的。然而,我们对东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08、2009两届学生的基本问卷调查反馈结果表示,大部分学生对大一学习过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兴趣程度不大。因为这门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主要态度就是:通过就好。真正通过学习对计算机产生兴趣、提高自身计算机水平的学生,少之又少。
我校2008、2009届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感兴趣人数的百分比图如图2。
这种情况的产生,和这种固定的教学形式和相同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和形势极其必要。
二、分层教学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学习,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在进行任务设置时,因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设置的任务相对会有一定的难度。基础差的学生想跟上学习进度十分困难,想要他们对学习计算机产生兴趣就更困难了。
“大学计算机基础”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既包括工科、理科,也包括文科专业。文
科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应用的角度和理工科的学生完全不同。要想让他们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并从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则任务的设置就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分层教学[2],就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水平层次的受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体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法中,可以按照两个原则分层。
1.按照学生基础分层教学
设置入学考试,根据全面的计算机水平普查,分清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采用教师教授的方法让他们入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设置符合他们水平的任务,一方面让他们对计算机逐步熟悉起来,另外一方面引导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2.按照专业特点分层教学
文科的学生和理工科的学生,本身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未来工作中相应的要求也不同。应该根据这些不同需要,针对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大纲,设计相应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计算机能力。
三、任务驱动法与分层教学法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确定学什么、怎么学之前,首先,根据不同基础、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分层。确定好分层后,根据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教学大纲,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针对已经分好层级的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制定不同的任务。确定好不同层次的相应的任务类型,这是真正决定“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否真的吸引学生,是否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最重要的部分。
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解决计算机能力好的学生重复学习、浪费时间、没有兴趣学习,计算机能力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进度以致厌学的问题;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不同需求;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可以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付以后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其他计算机问题。
四、评测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要配合评测手段的改革。要想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评测手段分成三部分:在学习不同阶段的各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中期测试成绩;最终考试成绩。
其中最重要的是看每个学生在各个阶段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也就是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以平衡学生入学的差异。采用中期测试的形式,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目的。而最终期末考试也是必需的,除了完成任务外,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就是通过最终的测试来实现的。
五、结论
在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法之下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
分层教学法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前期基础,只有正确区分好学生的不同层次,才能在后期的教学中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任务驱动法是核心,任务设置成功与否,是这种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正确的评测手段,是深入教学模式修改的最重要保障。
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相结合,可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生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未来适应复杂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不同层次“任务”的设置,真正解决学生学无所用的问题,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这种基础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让“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邸英.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6,(7).
[2]向伟.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