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教育下的公共英语教材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08 11:50

  一、引言

  在教育部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发、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由公共英语向行业英语、职业英语转变及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前紧密结合高职学生专业、行业、职业的高职教材有特色的较少,有些已经出版的高职教材对行业、专业的划分过于宽泛,如主要以经贸类为主或者高职特色不能凸显,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起来被动。因此,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行业、职业背景来精细化地开发高职英语特色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职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选用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形形色色,既有适用于本科英语教育的《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又有适用于高职高专的大学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纪英语》、《新世纪实用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高职高专版)和《新编实用英语》(非英语专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新开传奇纪高职高专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学林出版社的《走出牛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实用英语》等。虽然很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教材的内容比较丰富,有一定的时代感。但是,由于很多教材的编写者大多没有行业、专业背景,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教材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高职特色不明显。目前的高职高专类专用教材,由于编写出版的时间不是很长,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广大高职院校的教师深入了解,也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从而导致一些高职院校仍在使用大学本科英语教材,而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一系列的高职高专教材面前难以做出抉择,甚至频繁更换教材。无疑,对高职类的学生而言,本科英语教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且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而频繁地更换教材更使学生和教师都难以适应。

  (二)教学内容缺乏相关性和整体性,教材的体系结构有所欠缺。从已出版的一些高职高专类专用教材来看,各单元内容的联系性不是很强,单元的排序也没有规律可循,随意性较大。部分教材涉及专业种类过多,内容偏难,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用能力的目的。同时,部分教材也很难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终生学习。

  (三)忽视了对东西方文化的关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语言学习好比缘木求鱼,是不能学好也不会学好的。部分高职教材侧重于语言点、语法点的介绍,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作为语言依托之本的历史文化。这里说的历史和文化,包括东西方的历史和文化。

  (四)教材中涉及的实践活动比较少,不利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反复的应用和操练,在使用中才能将其学会、学好。尤其是对高职学生而言,本来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如果教材中的实践内容较少,就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这既和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背离,又不利于增强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开发

  要想编写出一套真正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就要打破学科体系,强调以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原则,重构教材内容体系和编写体例,编撰项目式、模块化、任务型主导的教材。同时,大力倡导院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优质教材。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要体现高职理念、高职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有较强实际技能的职业性人才,而就读高职的学生大多高考的分数较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个特点,高职公共英语教材要突出高职教育特点,要紧密结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职业迁移能力。编写者应明确教材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要突出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高职教材要摆脱重语法、语言知识点的模式,增加并充实应用实例的内容。要结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恰当的设计安排。在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上多下工夫,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与实训,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要改变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完整的做法,精选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学生身心发展及掌握知识的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需求的内容,教材体现社会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三者有机的统一。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开发要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紧密相连,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在校生问卷调查全面了解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专业、行业、职业发展状况,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结合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编写教材要强调知识新颖的原则,教材编写应跟随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编入教材,突出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态势,及时补充最新专业知识,介绍专业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教育手段不断涌现,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不但要注重知识、内容的更新,而且要注重实践实训;不仅要注重传统的教材建设,更需要着力加强各

  种多媒体有机组合的电子教材建设。

  (三)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的背景——历史和文化。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会听、说、读、写、译,会交流,会应用,同时应当让学习者尽可能地了解和知晓与语言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要想学会一门语言,学会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办不到的。文化知识多是本族语者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的,是因民族、社会、国家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英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高职英语教材应当包含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介绍。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系统、潜移默化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更高层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吸收、交流外来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但我国各类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不能不说是教材编写方面的一大失误。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在各类英语教材中,加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以弥补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的缺失。

  (四)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开发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体现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开放性。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大部分都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缺乏,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对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实际动手能力和行业、企业的专家有一定的距离。为打破这一“瓶颈”,高职院校要逐渐抱团,同时也要与来自企业、行业实践一线的企业家、管理人员、一线操作人员相联系,合力编写一本教材,整合优质资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努力打造一套高质量、有创新的应用型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同时,各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教材开发目标一致,院校多,使用量大,利于后期教材的推广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与出版社的互利共赢。同时,要增加高职英语的实训、实践、案例教学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做到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掌握英语。

  三、结语

  21世纪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是最终目的。作为知识载体工具的教材应契合这一背景,更好地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编写、开发体现高职教育理念、职业特色、行业特点的和学生的考证考级、职业发展密切联系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既是我国高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希望我国有远见的出版社、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强强联手,共同探索出符合我国高职发展的、更有针对性的、特色鲜明的高职教材开发之路。

  作者:张成伟

 

上一篇:对于高职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构建职业教育标准与提升质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