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鼓励质疑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每节课都运用“问答策略”和“对话策略”,即想方设法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刺激并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但最初我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学生不会问也不善问,导致课堂中的对话和交流难以深入。
关键词:化学教学 质疑 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包含了极为深广的内涵,特别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表达,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何培养?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的“思维三元论”原理,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教学”中的“问答策略”和“对话策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
为了解学生对“质疑”的态度以及妨碍他们发问的因素,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所设问题:你认为学会质疑有好处吗,为什么?你认为哪些因素会阻碍你发问?请给老师提几条能促使你大胆提问的好建议等。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思考,也对学生提出的善意批评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回顾自己以往面对学生提问时的反应,确实有过以下两种态度:一是当学生的问题过于简单而不屑回答或问题过于偏冷而难以回答时,往往会采取“回避问题”的方法:“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上课怎么听的”“这个问题现在问太早了,以后你会知道的”。实际上,这种回答最大的危害是扼杀了学生质疑的欲望。另一种是当发觉学生的问题自己一时无法回答或自己根本不知道时,也会采用“重复问题”的态度来应付,即以空洞的回答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这种态度的危害在于它不仅不能解答学生的问题,还会给学生带来不懂装懂的不良示范。那么,究竟该以怎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呢?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复分解反应复习课
师:多媒体动态画面:两支分别装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相互倾倒后,出现了大量的气泡。(这道开放性习题的设计原意是让学生复习巩固有二氧化碳以及氨气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根据画面,你能写出符合以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纷纷动笔,并将各自所写投影至屏幕,但写出的都是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原因:因为生成氨气的反应只在检验铵盐进有所接触,所以学生不太熟悉。)
师:(启发)回忆一下所学本章内容,还有无其他反应?
生1:有,生成氨气的反应,它也符合要求。(此时大家都有些“我怎么没想到”的遗憾)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全面,我们在寻找某一问题的答案时要从多角度来考虑。(此时又有学生举手要发言。)此时我以为已经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生2:我有不同意见,据我观察,生成氨气时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大气泡,而画面中的气泡是很大的,所以我认为生成氨气的反应不符合画面要求。(我在进行动画设计时只考虑了直观效果而没有考虑到氨气的溶解性。)
师:我很自豪地看到,同学2又在公开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大家认为他的观点有无依据?(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少同学回忆氨气生成的现象,纷纷表示赞同。)
点评: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发挥其良好的示范效应。
师:我们在欣赏同学2大胆质疑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细致的观察力。包括老师在内,我们大家都能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精神里得到收获。(同学们纷纷议论:对这道题我们究竟写几种反应呢?)
点评: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不要用绝对的观点看事物,这一点也要在教学中渗透。
师: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我们把这幅动画看成是一种有大量气泡生成的复分解反应,那我们就只写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如果我们把这幅动画看成是生成气体的复分解反应的一种模拟,那我们还可以写有氨气生成的反应。你们是否同意?(学生表示接受我的观点。)
生3:我还想问个问题:为什么都是生成气体,一个有气泡而一个几乎没有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家看,是老师现在给你们答案,还是给大家时间回去思考或进行资料查寻,等明天我们上课时让某些同学给我们解答呢?(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先查资料。)
点评: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能启发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
在我任教的化学课堂内外,学生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对教材指出不同观点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在公开课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怀疑和批判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我的教学日记中留下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得有价值、批判得有道理的生动记录。
“我不是您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这是大师萧伯纳的诗句,我总喜欢将这种感觉让我的学生去体会,以鼓励他们不迷信权威,勇敢超越。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虽让我困惑,但我从来没有迷失化学教育的方向。对于自己的教学成果评价,我始终支持进行三个追问:一是分数如何?这关系学生的现实利益问题。二是分数如何取得?这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三是分数之外有什么?这是我们化学教育价值追求的核心。所以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多的应该是分数之外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