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对策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04:33

  

第1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   


      摘要: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中职学生正处于特别的境况,对他们开展德育教育十分重要,能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中职教师要始终用心教学,真正结合热点、结合生活、结合教材,真正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确保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作之首。由此可以看出,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将文化教育与德育结合,十分重要。

  一、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现状

  由于一些教师及学生主观层面的忽视,目前,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单一。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纯理论性的德育教育很难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校偶尔举行活动,多局限在演讲等活动层面,无法真正体现德育教育的本质。

  (二)德育工作教育内容单一。

  德育工作教育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爱国,如何爱家,如何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多侧重理论传授单一的德育工作教育内容已经难以紧扣时代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德育工作缺乏有效评估。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有效评估,或浮于形式,评估方式和内容都十分简单。

  二、学科渗透在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开展中的应用

  将教育与德育结合是中职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将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渗透在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中进行介绍。

  (一)开展时事政策教育,强化学生爱国之情。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不能缺少人民的凝聚力,爱国是对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爱国情感的培养。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国家发展等的知识。如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除了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外,还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点所在,感知国家政策的意义及作用。如基层民主制度的解释,“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教学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家长沟通,一起用事实说明人民享受到的优越的民主权利。同学们的探讨十分热烈,纷纷列举身边的事实。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拥有选举权;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爸爸拥有被选举权;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小区有噪音,将问题反映到相关部门,城管部门很快就解决了,真正为我们谋取了利益。有的同学对解决问题的事情进行探究,说这不属于基层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述职公开选举,如每年举行的公开述职大会,让大家监督是一种民主制度。在学生的探究与争论中,学生对民主制度有了深入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在对学生进行不同时代民主情况的介绍中,学生发自内心地感知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为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这样的探讨方式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感知制度的发展,感知国家的进步,于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开展国情热点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自我。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们每天接受大量信息,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让很多信息成为头条。新媒体及自媒体的发展,使教师可以结合热点开展德育教育,将教学与热点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很多学生都下载了与新闻相关的APP,如“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随时关注最新信息。但应引起重视的是,虽然学生对热点新闻十分关注,但是他们缺乏一个能够认真交流的平台。实际上,结合教材,选择适当的热点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真正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思想的平台,是新媒体时代必须做的工作,同时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必要的辅导工作。

  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素材是最近火爆的娱乐新闻——“张靓颖的母亲张桂英女士发布了一封致社会公众的公开信《我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表示自己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女儿结婚的消息。张靓颖母亲指出,冯轲不是一个值得女儿托付终身的男人,明确反对张靓颖与冯轲的婚事。她表示准女婿冯轲欺骗张靓颖当了‘小三’,甚至還侵吞张靓颖和她的公司股份。”

  针对这一新闻,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说:“作为一名女儿,要尊重妈妈,除了爸爸妈妈,没有谁待我们这般好,我认为张靓颖结婚都不告诉妈妈,还是不对的。如果爱情真的幸福,至少要与妈妈分享幸福。”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个母女沟通的问题,是张靓颖母女沟通不畅导致的负面新闻。妈妈也是无奈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保护女儿的权利。我认为无论是母女还是父子等,都是需要沟通的。通过这新闻,我反思到自己有很多话不爱和爸爸妈妈说,导致爸爸妈妈产生很多误解。”

  ……

  学生真正将社会热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并得出结论,要在生活中努力与父母做好沟通。如果我们有事情不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失去了知情权,就不能对我们的事情给予合理建议。相反,子女要时刻明白爸爸妈妈是为子女着想的。在探讨中,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三)开展专题主题教育,促使学生情感升华。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很多学生都有混日子的想法。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更应结合教材内容及中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定期开展专题主题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强化学生思想层面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在学习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时候,我以“就业创业品质”为主题进行德育教育,真正让中职学生看到品质在就业和创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让学生讨论就业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并根据自己的探讨归纳出要点:

  1.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礼貌、诚信、善良、传统美德的素质);

  2.做事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素质(专业、认真、刻苦、努力、细心);

  3.与他人协作的素质(包容、宽容、体谅、真诚)。

  具体到个人品质,如礼貌诚信等,有的学生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礼貌。有的学生用自己搜集的案例讲述了成功企业家的诚信。类似的专题德育教育,真正将自主权与学习权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寻找并选择素材,切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从而对“创新创业品质”有了系统深入的理解,对今后就业行为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专题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尽量避免和降低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侵害。

  (四)强化多元评估工作,观察学生动态变化。

  中职教师除了重视德育工作开展之外,还要重视德育评价工作。教师在不断评价和反思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和活力。

  由于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使我校学生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旷课、缺课情况越来越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学生听教,学校有序,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和谐局面。通过构建“三结合”德育网络,让中职德育教育者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三、总结

  当前,中职教师普遍将工作重心落在教学层面,但是中职学生的德育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在结合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入手,并结合案例就学科教育如何渗透德育进行阐述,将德育工作开展落到实处。

 

第2篇: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对策


  摘要:通过面谈和调查问卷得到第一手数据资料: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样的挑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有借鉴意义。

  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学校是网络使用密度最大的地方。在网络时代,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给中职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呢?怎样利用网络来帮助中职学生端正思想呢?这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有如下对策:

  一、更新观念,创新思路

  一是角色定位。调查得知,自己是谁?他们不知道。当他们面对不同的角色时,不知道要做什么。因此老师首先要学生恰当角色定位。二是明确人生目标。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一技之长可以找个好工作,可以挣到钱,有钱了就可以过好日子,就可以要自己想要的东西等等,所以等面对各种诱惑时,学生就会抵制不了。三是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堂上的单纯说教,同时,面对大量的混杂信息,学生眼花缭乱,无法辨别,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从教师为主体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四是建立终身教育机制。知识更新周期的加快,学校德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建立终身教育的机制。

  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要求出发,把德育渗透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渗透性的德育载体;要抓好思想政治素质专题教学和活动的开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方案,做到情理交融,化虚为实,使这种专题性的德育载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学校各部门的齐抓共管,通力协作。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学校德育领导体制。二是制定和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条例。

  2.要把德育教育寓于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地方,而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各科教学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三、知行合一

  (一)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具体措施:

  1.书香班级建设。各班级在班主任的参与全体学生亲力亲为组织感恩教育、技能比赛、为同学过生日、感恩老师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合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懂得了“小我”服从“大我”。

  2.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打造网络德育平台。通过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本着“育人先育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变化的动向,利用日常的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内容和基本基调,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给老人洗脚,陪老人聊天等;到孤儿院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做手工等;站岗维持秩序,清扫大街等等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一系列富有情趣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形成“活动育人”的德育常规。

  (二)网络环境德育老师素质提升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决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升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第一,师魂——培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有令不从”。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对学生心灵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力量”。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就是教师的魂。教师的价值在于奉献。

  第二,师德——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师德最集中的表现在“仁爱”。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为人师表。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几个方面狠抓师德修养的。

  第三,德才——练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

  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之人,其理想、信念、道德、责任才能得以升华。

  第四,标杆——强化精神文明的示范作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养成教育,就是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进行的。作为教师,要做到言教身教并用,持之以恒。

  慎独。时刻要注重“示范”意识和“示范”作用的强化,时时处处都感到自己的身后几十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学生在效仿自己。

  一丝不苟。要学生养成认真、仔细、不马虎、写字工整不潦草等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做到备课认真、批改规范、板书工整。

  诚实守信。要学生养成诚实、不说谎的好品德,教师首先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实事求是、知错就改,不弄虚作假。

  合规。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不准戴耳环、戒指,不涂指甲,教师首先不穿不戴,做到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要求学生不说粗话、脏话、不得体的话,老师在各个场合先做到语言文明、行为规范、交往得当。

  自律。教师要做到不向学生家长索取、不接受家长的钱物等。教师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爱心。有爱才有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办事公正、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挥个人潜能,对每个学生负责。让学生在教师博大的爱的胸怀中,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协作,学会学习。

  (三)班主任配合

  1.力行《弟子规》

  《弟子规》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做人的根本!全校范围创建书香班级,力行《弟子规》,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五个方面恪守守则规范。专精结合,一门深入,把《弟子规》学深、学透。

  2.培养学生的恭敬心

  每节课,学生起立念感恩词,培养学生的爱心恭敬心;

  学生人手一个垃圾袋自觉捡拾垃圾,克服乱扔垃圾的习惯;

  组织学生每天反思已过,找别人的优点等。

  (四)学生会团委参与

  1.背诵《弟子规》

  每天利用第一节课前10分钟时间背诵《弟子规》。团委同学每天检查督促大家背诵。

  2.检查学生仪容仪表

  学生会团委每天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学生不得穿奇装异服,不能佩戴饰品等。

  3.利用广播板报大力宣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每个班级定期办板报宣传英雄事迹,先进人物的事迹等,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正能量的氛围。

  (五)开展网络心理辅导

  互联网的优势为心理辅导营造出一个相对个性化的辅导环境,并可避免羞怯心理。在网络环境下的对话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可以向老师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以坦率地对老师的教学提建议;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网络,指出他的缺点,对其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节假日,师生之间可以群发邮件、电子贺卡,互送祝福,同学们会感到班主任、班集体是情感的避风港和加油站,另外可以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变化。

上一篇:中职学校生物学科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下一篇:现代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