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院职业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9:41


第1篇:基于教育公平视域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农村职业教育比较落后,城市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为发达。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城乡的统筹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对和谐社会建设存在严重的影响。对此将城乡作为统一整体实现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乡镇,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工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不但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同时还对人们树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十分有利,可以提高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一体化
  (一)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
  通常教育资源的组成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软性教育资源,其中包含了师资力量、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等;另外一个是硬性物質资源,其中主要有图书、教学设备和校舍等。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一体化,要软硬兼施。
  对于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软性资源共享,主要措施是积极建立城乡职业院校师生的交流互动制度,开展城乡职业教育教师的流动化教育。城乡职业教师在城乡不同教育岗位上流动,不但可以提高农村的职业教育质量,还能实现职业教师快速全面成长。实现职教信息技术资源共享,重点建设城乡职业信息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城乡职校招生、就业、技能培养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实现城乡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并且城乡教师还要共享硬性资源,城市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远胜于农村,针对硬件条件分布不均衡的状况,要切实开展城市扶持农村的职业教育硬件资源互动,共享教学实践基地、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城市职校的硬件资源。
  (二)优化和调整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增加对农村及地区的职业教育基础设置投入
  职业教育人才通常会被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吸引。建议政府将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要侧重性地给予农村职业院校一定的优惠,增加对农村职教资金的投入,建设全域性的城乡职教一体化。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重视城乡平衡的维持。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并非是同质化和等化城乡职业教育,其重点强调的是城乡职业院校在自身的基础上和特点上实现同等水平的发展,因此,要密切结合各地经济文化背景及学生差异,对不同的职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职业教育
  (一)构建一体化城乡职教管理制度
  城乡职教的一体化要从管理制度入手,建设城乡职教一体化管理制度。现在我国职教管理制度核心为县,具有范围小和无法实行高层次统筹等不足,此外和城乡职教目标差距较大。众所周知,县级政府财政和资源有限,管理权限及能力也是有限的。城乡差距较大不能获得根本上的缓解,教育更是如此。为此要从政府管理体制内找出突破点,将统筹主体管理级别进行提升,实现对城乡职教一体化统筹范围的扩大,提升教育城乡统筹主体至市级管理,城市范围的市政府统一管理职教范围内的人、财、物,并且直接担负城乡职教投入和师资建设的责任等,这样将会增加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内涵的契合度,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二)城乡职教投入一体化
  教育投入及发展存在直接联系,城乡职教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偏向城市,城市职业教育的资源占有量较大。对此要重点落实对农村职教的补偿政策。(1)建立城乡职业教育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教的弱势局面,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拨款额度,实现城乡教育经费的一致统一,并且加大对农村贫困职教学生的财政补助,扶持贫困学生学业、建立贫困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2)建立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基金的分摊制度。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稳定投入,扩展教育经费来源,建立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教育财政制度。(3)健全政府转移支付的职教财政制度,确保该制度的充分透明和规范。实现对职业院校财务公开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保证对教育财政经费的充分利用。
  总之,本文针对教育公平视阈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改革意见,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特别是湖南省这一情况更为明显,为建设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必须要实施城乡职业教育改革,统一城乡职业教育的管理制度,重点扶持、设立专项资金,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管理机制等,希望可以为城乡职业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第2篇: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探究

  本文将职业教育理念、完善制度标准以及转变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职业教育如何深化教学改革这一个问题,以便于能够使得职业教育改革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前言

  “十二五”以来,高职院校陆续的为各个行业输送了近5000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民生改善的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国务院和教育部已经全面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案,由此职业教育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2015年高职院校面临的是“十三五”规划开局这一个问题,将职业教育放置在了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之上。与此同时,国家也是在大力的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各个相关的行业致力于在新一轮的发展当中抢占先机。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理念

  “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的背景之下,和市场、用户以及产品甚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有机的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重组和创新的过程。

  “互联网+”的精髓其实就是将用户体验当做导向的,用户思维是整个互联网思维当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思维。由用户来引起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并辅一速度较快的更新换代,逐步的实现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这两个目标,提倡个性化,将用户的需求作为导向。职业教育是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这一个核心理念的,将用户的价值作为中心思想,将用户的体验作为核心内容,用产品来塑造品牌,这个理念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使得学校能够认真的发挥高职院校培养多层次多样化人才。职业院校应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打破传统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

  三、人才培养系统化,逐步完善制度标准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内涵建设的核心其实就是在于人才培养,准确的定位出来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教学等内涵层面上的要素进行建设和提升,从而能够使得学校规模和质量实现协调发展这一个目标。高职院校使用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定要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从而就能够使得高职院校中的毕业生和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之间的适应性比较强。

  “互联网+”重视的是跨界融合,国家是将互联网和各个行业深度融合当做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与新功能的过程中的重要策略的,关键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够使得每一个行业和互联网进行相互融合的切实可行的点。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之下是需要为社会提供互联网思维型人才的,所以就需要对各个行业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模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并需要对各个行业在创新、变革以及融合的过程中的实际发展状况形成明确的了解。

  第一,将行业现状和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岗位职责等为依据,及时且系统的编制出来和“互联网+”思维提出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规格、培养标准,将使得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应用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作为目标的基础上,对以往施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综合性的改革。

  第二,在对自身优势以及定位有着明确且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在和市场、产业以及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来设置专业,着重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进行建设,在上文中所提到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服务产业是需要向着高端化、低碳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

  四、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所处的时期是工业社会向着信息化社会过渡的时期,我们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见证者。这个时期中涌现出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成为了这次教育革命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重要推动性力量。微课是花费时间较少的在线教学视频,能够使得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得到满足的,在对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来将知识内容展现出来,演变为了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慕课就是大规模的在线开放式课程的简称,其本身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以及交互性就决定了它的教学价值取向是将学生学习作为根本的,对传统职业教育经常使用到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的背景环境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完成对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作业、测试题或者实验,这样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五、结语

  职业教育是需要主动的适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诸多的挑战,才能够将教育价值展现出来;高职院校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进程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教学改革来推动内涵建设,以便于能够取得竞争优势,才能够更好的在地方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促进性作用。希望职业教育能够妥善的使用互联网思维,善于把握互联网时代中涌现出来的展现机会,以期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大学语文教育和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共2篇)

下一篇:职业体育教学现状与职业教育发展(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