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改革途径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12:01

 

 第1篇: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1会计专业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1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熟练的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有敬业精神,而且要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做到廉洁、正直、客观、公正、真实,才能够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会计专业学生是未来会计事业的建设者,是会计法规未来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作为学校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1.2强化学生会计职业理念


  朱镕基同志2001年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中职学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通过在学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舞弊的关键,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的源头。


  1.3提高会计学生毕业后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是我国会计人员主要的来源,如果从学生时期就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抵制物质利益引诱,使学生在工作中面临职业道德挑战时,能摆到适当的位置,实现自我保护,避免走上犯罪道路。


  2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在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一般只强调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几乎没有学校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只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学习,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列入重点学科,或有的学校只将法制教育课程视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教育部中职示范性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方案启动后,各学校按照教育部对中职教育改革的一些指导性文件精神的要求,参照示范性专业建设的标准,重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为了按照教育部对中职学校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双证书”的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考内容,出于评估过关和学生考证的需求,一些学校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纳入教学体系,目的是满足学生考证的要求,没有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与会计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缺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绝大部分课时是用于基本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而涉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较少,主要有思想品德或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每周2-4个学时,是由非会计专业教师讲授,学生感觉空洞、乏味,不够深入、细致,与专业课衔接不上,而会计法、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学科有的学校不开设,即使开设也是为了应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且占用的课时极少,每周仅占1-2个学时,授课教师以考证来衡量学生掌握的程度。由于专业核心课程中,以介绍会计实务操作以及相关的知识处理为重点,课程中没有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寓于各门课程之中,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起到内化作用。


  2.3教学内容、方法陈旧


  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看,会计专业教材很少涉及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如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法律条文多,理论性强。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基本上按传统教学计划安排,以理论教育为主,没有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教学,既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职业活动联系起来,也没有采取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校是为了应付从业资格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没有进入深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案例教学较少,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收器,参与程度不高,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现行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系统、深入,学生难以获得应对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道德困境的指引。


  2.4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中


  长期以来,许多中职学校将专业教学工作的任务界定给专业教研室,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任务界定给承担基础课的部门,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主要界定给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学校除教学工作之外强调比较多的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而对于专业文化建设很少提及。学校的基本运作模式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教学工作围绕考试考证,二是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校纪校规,三是校园文化围绕文娱体育活动。由于学校缺乏专业文化氛围,没有将教育教学及学生活动与专业职业道德有机结合,达不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改进的有效途径


  3.1深刻认识到会计专业学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准确的思想基础,是履行会计监督的有效保证。环顾国内,银广厦、蓝田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诚信”屡遭社会各界质疑,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问题难辞其咎。反观会计学历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重视技能教育,轻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从业者,在教育育才与育德应紧密地结合起来,渗透到会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能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在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高尚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提高学生自身就业能力。


  3.2构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中职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更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在校学生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切实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会计行为规范和责任,识别判断虚假会计信息。


  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应构建分阶段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第一阶段是认识阶段,增强对未来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可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第二阶段是实践阶段,让学生在虚拟的会计工作中实践,认识道德问题,作出职业道德判断,分析判断结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由于《基础会计》课程中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较少,《财务会计》课程只强调会计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方面不够系统、深入,学生难以获得应对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道德困境的指引,在第二阶段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模拟实验》课程,尽可能塑造真实的环境,以便让学生产生各种真实的体会与感受,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诺实践,在实训中深刻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否下作出职业判断,分析判断的结果,以及产生的后果,树立正确的职业责任;第三阶段是强化阶段,通过第一、二阶段的学习,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基础,第三阶段的学习就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价值观,更大程度上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会计人员只有具备顽强的意志,才能抵制各种诱惑和外界压力,不丧失原则,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舞弊事件发生,在本阶段可开设《会计舞弊道德剖析》课程,从反面教育学生,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作会计法规的法律后果形成深刻的会计认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敲起警钟,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3.3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区别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或活动和情感体验来将外在接受的道德信息转化为内在的品质。而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职业道德教育更加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现有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局限于书本知识,不利于学生加深职业道德的理解,更加需要教师及时地将杂志、报纸、网站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不足,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引起共鸣。


  在教学方法上应有所创新,将教学方法丰富化,强调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专题讲座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并非单一运用,例如:案例教学法,可以以讨论课为主,师生共同参与讨论,采用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行动找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体验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职业道德案件的审判或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让学生聆听各种各样的实例,感受道德决策的历程;专题讲座教学法可以增长教师和学生的见识,专业教师长期以来从事理论教育,对实务中存在一些问题往往知之甚少,在教学中显得说服力不够。基于这种不足,可聘请法律界、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学识丰富的人员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典型经济案例进行剖析,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达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作用。


  3.4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于会计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形式,专业文化建设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受的课堂教育,也包括间接接受到学校的专业文化熏陶,学校应当营造会计专业文化建设氛围,充分调动校内外一切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文体活动各个方面,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要明确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团委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界定各自承担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职责。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促进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校园文化艺术节目中,应多安排与会计知识相关的小品,定期组织学生举行各种形式的会计技能比赛,典型案例的辩论比赛,定期召开各种的专题讲座以及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使学生在会计文化氛围中学习,激发其会计职业道德感。


  可以说,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会计职业道德是推动和支撑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支柱。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初、中级财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乃至会计事业发展的大事,每名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的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前君刘凯

  第2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长效性,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一、国内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1.在实务方面,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制定,主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来完成。我国政府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财政部在1996年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指明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1999年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会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突出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了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会计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2.在教育方面,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结合行业、会计岗位需要的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重视。《论语》作为我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提出“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其中关于诚信、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值得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借鉴;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提出“爱国爱民”的职教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的内涵包括职业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两方面,缺一不可,离开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也就失去方向;我国会计学奠基人潘序伦先生1937年创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时,以“立信”作为校名,认为是基于“信是立身之本”,办学中注重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建设与求实精神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很多中职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特色、有成效的实践,例如,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三品”(道德品质、个人品质、职业品质)德育工作模式;唐山工业技术学院的“三线三点两融合”德育管理模式;海盐县中等职业学校“三守一扬”(守时、守规、守信、扬长)德育模式;嘉定区中等职业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德育模式。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是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其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西方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在西方國家,一般将职业道德理解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任何时间,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力、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和解决他们自身内在的、与他人之间的、与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的框架,用这种方式提升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促使个人持续而有效的就业;另一方面则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养成自觉遵守工作道德品质的机会。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就比较注重基础课程和专门课程对学生的塑造功能。美国拉尔森教授在其第十二版《会计学原理》中特意以“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为开场白,专门讨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其学校教育中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德育往往渗透在其他各科教学当中,还比较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国外一些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重实践、重创新、重职业道德、重可持续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值得我们借鉴。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必要性分析


  (一)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理念落后


  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岗前教育形式,教育目标是在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与实施后实现。其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重点课程,且占用绝大部分课时,而涉及培养学生职业德育方面的课程,多以政治思想、法制教育为主,与会计专业职业德育相关课程如会计法、税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学科有的学校没有开设,即使开设了也是为了应付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课时比例低,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却缺乏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忽视专业特征


  目前很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过于概念理论化、陈旧过时,缺少鲜活的案例;二是教材体系结构死板、陈式化,缺乏创新;三是教材更新周期太长,既不能及时反映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也不能及时反映和体现行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与评价,更缺少世界各国职业道德教育的优秀成果及经验。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还仅停留在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层次上,造成学生片面追求实用和自我专业价值,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使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失去了先天基础。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与会计专业也缺乏紧密联系,除了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涉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外,其他专业课程基本没有涉及,职业道德教育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单一


  职业道德教学很多学校仍然采取的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直接灌输的方法,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有的学校专业文化建设重形式、轻实质,日常教学工作围绕考试考证转,学生管理工作围绕校纪校规转,课外活动围绕文娱体育转,专业课程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没有将教育教学及学生活动培养有机结合,达不到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对专业所要求职业道德的认识。


  (四)职业道德教育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中职对学生的评价目前主要采用试卷考试形式,重点在于考核其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多以日常操行简单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具有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和命题陈旧等弊端,严重地阻碍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一些中职学校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全部内容,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后不再学习,缺少长久教育机制。


  (五)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建设乏力


  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即职业道德教育多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讲授教师多为德育课教师,专职从事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和研究的教师、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紧缺,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专职从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很多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老师,与普通德育课教师一样缺乏参加企业实践的机会,对行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缺乏了解,照本宣科,导致职业道德教育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弱化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没能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自觉外化为职业道德行为。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内容与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是以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为方向,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其核心是如何与行业、岗位、企业要求密切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探索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及评价机制。


  (一)科学设置适合中职学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与会计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符合时代特征。课程体系包括政治思想课程、法制教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技能教育等课程,包括显性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隐性课程的活动方案,模块化组合的教学案例资料,多媒体教学的相关应用课件等,符合新形势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拓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将社会需要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乃至于人格的内在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和规范主要内容,上岗前就树立起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1.课程教学。学生通过课程体系学习,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与要求,提高会计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性统一,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2.实训实习。实训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学校要结合会计实训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以及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和企业要共同组织开展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实训实习可以锻炼学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检验学校教育状况,发现教学不足,要及时调整更新,实现从“学校—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无缝对接。


  3.学校管理。做好学校、家长、学生“横向管理”和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纵向管理”,充分利用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及社区等资源,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组织、职业指导、沟通协调工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


  4.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要凝练具有职教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创意创效竞赛、“文明风采”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通过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等,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增强就业创业信心,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5.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从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进行,学校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職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就业角度,强调会计岗位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降低职业风险;在创业角度,强调企业负责人对单位会计职业道德工作负主要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一个宽松的职业环境。


  (三)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创新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由学校工作评价和学生品德评定两方面组成。学校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队伍建设情况、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职业道德课程开设情况及课程教学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情况等;对学生品德评定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行为表现,做到客观公正。学校要把学生品德的评定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就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发挥品德评定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引导作用。


  (四)加强职业道德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有效途径,提高师德师风水平,积极探索与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效性。


  作者:劳春兰韦彬

  第3篇:关于中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研究


  中职院校主要为社会输送多功能工作者为基础,当学生结束学习生涯时,进入社会从事各项工作,均有职业道德素养的参与,尤其是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各项会计行为的开展,应以会计行业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为前提,否则因自身工作的失误或工作态度问题,而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不可否认,经过专业技能学习的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方面显著优于非科班出身人员,基于此,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者而言,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会计专业道德教育工作。


  一、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现状


  首先,教材内容匮乏。在当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只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即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导致理论教学知识点的匮乏,尤其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育,更是少之甚少,促使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在面临社会诱惑时无法抵制,频繁出现非规范性的会计行为。另外,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多的将教学重点集中在会计证书考取环节中,而教师在教学中,也以此为教学目标,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职业道德素养的匮乏。


  其次,教学方式滞后。针对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滞后问题,主要原因与会计专业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度不足,仅将其归类于理论教学知识点的范畴;教学目标与内容以会计证考取为主,忽略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自身理论知识点的匮乏,对会计行业重点内容认识不清;以考试大纲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仅从理论知识点分析的角度入手,使学生关于职业道德的解读只停留在表层。


  最后,学生实践模式缺乏。现阶段,中职院校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开展与理论知识的衔接出现偏差,加之生动性、形象化特点的缺少,使学生难以从直观化以及深刻化理解,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全面解读。与此同时,对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而言,可知其不是在点滴间完成,而是属于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即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不具备“一蹴而就”的特点。


  二、优化中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应采取的途径


  (一)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宗旨进行全新认知


  在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职院校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因从社会、群众以及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技能以及创业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以此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可见,中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中,不应将教学重点放于学生技能水平方面,还用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有效地培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养,需从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化阐述。首先,基础教育。从本质上来讲,会计职业道德与其它专业职业道德有着共同点,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化控制,遵循职业道德规范,维持行业市场秩序。依据法制基础,做好自身工作,是公民应尽的责任,更是会计人员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还是各个学校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前提。其次,专业教育。会计专业教育包含:信念教育、义务教育与荣誉教育。若要做好学生会计专业教育,可以从会计法规课程讲解为主,使学生认识到依法办事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对自身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建立完善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制


  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制构建的方式,可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使其能够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环节中,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第一,重新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认识。教师可通过设立“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方式,加快学生对职业道德含义和特征、价值、理念与规范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上形成会计职业道德思维模式。第二,还原真实会计职业道德情境,其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知,还可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职业道德问题,并通过优化与改善的方式,巩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意义。第三,强化训练环节,可通过反面教学案例剖析的方法,促使学生认识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所承担的责任或后果,从而强化学生的意志力,抵制社会诱惑与压力,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做好会计人员自身具备的职业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的匮乏,不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更会对国家资金流向问题造成影响。但是目前关于会计人员徇私舞弊、违规违纪的问题频繁出现,严重触犯会计行业法律法规,致使人们愈发关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对此,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管理者,应认识到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采用会计职业道德的宗旨全新认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体制的方式,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其能够在行业发展中长久立足。


  作者:石魏

上一篇:对拓展训练在警察心理训练中应用的思考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设计与控制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