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研究
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加大沟通力度,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更好地衔接才能使得职教生的选择更加多样,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普通教育是指由普通教育学校承担,实行全日制教学,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它包括普通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在职业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的,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技术的掌握和职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
在对学生进行普通教育的时候,渗透一些职业教育的思想,让他们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有一些了解,为将来早做规划。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也需要巩固普通教育时期所学的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职业评估和定位。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互相渗透、补充的,学生可以从普通教育中转向高等的职业教育,也可以从职业教育中转向高等的普通教育,这种互相转化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衔接。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沟通现状
目前,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仍然是普通教育的附庸。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并不满足仅接受职业教育,他们十分希望有机会能接受更高层次或类型的教育,开拓高职以上的教育,将是他们选择的主要途径。同时,现在又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
从我国目前教育体系的状况看,从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渠道是通畅的,甚至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可通过考证获取职业教育资格。但是反过来,由中等职业教育到高一级的普通教育的渠道则还沟通、衔接不够。初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几乎不能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迈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专升本;高自考;获得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奖项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免试就读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2]我国高等教育双轨的发展路径也还不成熟或不畅通,交叉的发展路径也受一些因素的限制,需要在实践中逐步调整理顺。
归纳起来,现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数量较少,比例很低;第二,大部分对口升学专业在课程上还未能有效地上下衔接与贯通,课程重复设置和后续课程无前期基础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还没有真正的沟通,不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学习,还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普通大学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障碍。[3]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衔接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沟通衔接
教学的内容如何沟通衔接,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些从普通教育转入到职业教育的学生,其道路是通畅的,还有一些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也可以顺利拿到一些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而一些职业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转入到高一级的普通教育,就会有不小的困难。所以,在办学的同时,要注意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效沟通衔接,特别是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课程不能使两种教育脱节,形成断裂,且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与新课程的开发,需要紧密结合。普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遵循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上的有效沟通衔接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能够并驾齐驱,共同健康发展。
(二)专业课程设置淡化
专业课程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教育上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普通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太过理论化,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又太过专业化,让两类教育模式之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学生想从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很难迅速适应这一转变。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但是它们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科设置就成了关键,为了满足“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趋势,职业院校需要增加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强化基础知识,而普通教育学校也应该增加一些职业性的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业课的设置来将两种教育类型的区别淡化掉。
(三)跨校选修,互认学分
我们应为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搭建一座桥梁,使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顺利沟通和学分互认,让他们可以扩大选课范围,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到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进修,在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而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巩固加深自己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做到对高职学生升本科的比例进行有计划地上调,并在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提高升学考试中对技术和技能操作内容考核的比例并互认学分。同一地区离得近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高校还可以建立伙伴关系,进一步地联合起来,在保持原来的学校管理体系的情况下,互相合作,办出有特色的普职联合教育,这样既能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又能弥补学生之间的一些差距。
(四)师资队伍的专兼双师结构
普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上学科型师资队伍比较完善,兼职教师较少,教师大多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功底, 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职业教育的师资与普通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结构上,强调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兼职教师必须占有相当一定比例,要引进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来担任技能训练的教师,并形成制度。在业务上,职业教育教师比普通教育教师更具实践性,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技能。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是该专业的有效实践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指导学生动手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还要求教师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或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执教水平之外,还可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制定完善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措施。
(五)资源重组,实施一校两制
学校之间的资源重组,是一种很好的办学思路。我们可以把教学条件和质量比较差的普通高校归入到职业高校中去,教学和管理相对独立,共享教学资源。实施一校两制之后,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将优秀的学习风气带入职业高校中,也可以获得普通学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而职业高校的学生可以把一些专业知识更好地反馈给普通学校的学生,使得普通学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反馈于理论学习,加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资源重组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弥补其文化底蕴过浅的问题,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还实现了教育资源合理充分利用,对于两类学校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两者是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谁优谁劣、互不相容的关系。只有共同发展并使两者合理、有效沟通,才能使受教育者有更多机会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幸存.浅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J].新课程(下),2014(4).
[2]邵慧娟,卢勤.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立交橋”[J].实践与探索,2012(11).
[3]陈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衔接研究[J].科技广场,2011(8).
作者简介:
王晓雨(1993.4—),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人,黑龙江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研究生
上一篇:汽车新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
下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