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弹性学习制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12-11 01:01

  [摘要]从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出发,探讨弹性学习制度的特征,并对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弹性学制的可行性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一些粗略的构想与建议,希望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弹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4-0222-02


  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技术人才,传承职业技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职业教育时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这一论述深刻地阐明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回答了职业教育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使用学年制度,尽管学年制对考核学生学业成绩十分合理便捷,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年制度没有充分顾及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学习程度的不同,导致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难以紧密联系起来。弹性学制机动性、灵活性较强,更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综合、持续性发展。所以,中职教育要加快步伐,尝试将弹性教育引入教育教学改革前沿。


  一、中职教育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合理性


  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本上沿用的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年制教学体制。这种教学体制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的背景下有一定优势:培养人才效率高,管理统一、规范、便捷。而现今学年制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现出了一些弊端和不足。


  (一)学生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入学门槛约等于零,其文化成绩、学习能力包括综合素养相差甚远。这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接受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完全一致的考核手段,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条件,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我们曾经就此进行了调研,对刚刚入学的学生成绩以及入学后一段时间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结论是学生的文化程度差距巨大,入学成绩总分最高分是最低分的近5倍,数学这门学科差距更明显,最高分是最低分的10余倍。这样的差距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难题,教学难度、教学进度不能够保持一致,因而教师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到。


  (二)学年制教学体制限制了职业教育中应有的活力


  学年制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内因不足。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多元需求。教育体制应更多地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考虑,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因此,弹性学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唤醒学生的自我成长发展意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因需施教,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前途树立信心,并从自己的特长、兴趣出发,在各方面取到较好的发展。笔者曾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及结果如下。


  1.你希望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中实现什么样的目标?23%的学生希望可以将所学的基础知识打得更加牢固,然后前往更高级别的学校求学深造;44%的学生希望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有其他方面的手艺;33%的学生表明希望可以依靠自己在中职学校学习的专业去找一份对口的工作过生活。


  2.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你下一步的打算?21%的学生表示一毕业就去找工作;22%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要去更高的学府求学深造;57%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能够一边工作养活自己一边继续学习。


  3.你认为现(中职)阶段的学习能不能满足你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98%以上的学生表明仅依靠中职学校学到知识不能够满足未来甚至当下社会的需求;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基本可以满足。


  学生已认识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也趋于市场化,一旦不能适应新的技术岗位要求,又缺乏綜合学习能力及时适应变革,只能等待淘汰。因而相对固定的学年制教育体制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只有可选择学习内容、可机动学习年限的弹性学制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多样化选择。


  二、中职教育弹性学习制度的基本特点


  弹性学习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将教师当作课堂的主体,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弹性学习制度是为了能够满足学生自主、活泼的发展,让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符合当今社会的需求,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弹性学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内容的弹性化


  弹性授课体现教学的灵活性,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弹性作业,体现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关注。弹性学制改变以往的学年制教学体制,让改变后的教学计划能够符合弹性学制的开展条件,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学习时间去进行调整,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勾画出美好蓝图。多元化的学习目标不但满足目前的学习需求,而且还能够满足今后社会的需求。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弹性


  评价应该根据这个基础去进行:当学生参加任何活动之后,就一定会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就要得到客观上的认可。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以及学业上的成就感与获得感。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应该进行分层次教学,并且分级评价。评价是从客观的角度去认可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将学分制当成基础,把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平时表现这两方面作为评价的基础;可以建立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多个维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学校教学部门还可以设置学分奖励等措施,让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


  (三)修业年限的可伸缩性


  在弹性学习的背景下,学生能够选择提前毕业或暂缓毕业。允许学生可以先休学就业、创业,分阶段地将学业完成;或是让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根据自身的想法去选择以后的就业方向;提倡让学生学习第二专业,或者是少学课程,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


  (四)“双证”间的可沟通性


  在弹性学习背景下,学生的毕业证书以及其他的证书之间要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弹性学习制度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所有的学生都打散,组成一个新的班集体。与此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白天上课,晚上自习,双休日休息的模式,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开设课程,以前开设过的课程还可以接着再开设。


  三、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实施弹性学习制度


  弹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动态的,但其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劳动者。中职教育为了满足当今的教育需求,应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弹性学习的体制是在学年制的基础之上加以发展创新的,以满足现今社会需求而建立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学习的开展并不是简单地将课程的学时或者成绩转换成学分,开展弹性学习制度要求重新构建教育理念、改培养计划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要素,所以,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改变对中职学生的看法,不唯成绩、唯分数是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其次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最后才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


  (二)解决教学资源不足与相对过剩的矛盾


  弹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不同的。首先,教学科目不同。弹性学习是提供大量的科目去让学生进行选择,而且各个科目之间还有互通性,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其次,师资的要求不同。弹性教学必须要有选修课,这就需要增加教师的数量以及提升教师的素质。最后是教材资料以及仪器设施要求不同。弹性教学所需要的教材资料以及仪器设施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开展弹性教学的时候,现有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够浪费,如何去使用这部分教学资源也是目前一個重要的问题。


  (三)建立有利于弹性学习的管理机制


  弹性学制的过程管理比传统学年制难度大很多,所需要的管理机制与传统管理机制也大不相同。因此,必须抓好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如课程体系、教学与考核、学生学籍、就业实习等,尤其是做好各环节管理之间的衔接工作。


  (四)营造有利于弹性学习的外部环境


  在开展弹性学习的时候,许多方面要据此进行调整。比如,部分学生如果选择提前就业或者是暂缓毕业会导致学生与企业岗位招聘的时间冲突,学校是否做好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否从课程开出的频率上体现弹性?学校可以改变以往学年制以学年为单位开设一个课程周期的做法。在师资数量充足的条件下,高频率开设课程,甚至“全天候”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进度,或提前修完或延后修完。


  (五)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涉及诸多环节要素,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只有集思广益,各方面协调推进,才能有所成效。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职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课题已经摆在每一个职教人的眼前。弹性教学制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积极尝试弹性教学制度,促进学生各方面良好发展,同时也增强学校自身办学的灵活性与多元性。

上一篇: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的基本特征及当代价值

下一篇:德国职业教育应对工业4.0的改革举措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