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全面提高对口生植物病理学专业水平的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0
摘要针对对口生在植物病理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对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够全面的现象,进行思考和原因分析,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全面提高植物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对口生;植物病理学;专业水平;原因;教学措施
  
  对口招生是指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的应历届毕业生。河南科技学院植保专业对口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职业高中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接触过植保专业知识,但基础不稳,知识连贯性不强。植保专业植物病理学教学体系是一个前后连贯的整体,《普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普病》)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为植保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课程。《农业植物病理学》(以下简称《农病》)是研究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植物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普病》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植物免疫学》着重讲授植物抗病性的机制和植物抗病育种。《植物检疫学》则侧重于讲授植物检疫工作中备受关注的植物病害及其检验检疫程序和方法。这4门课程作为植物病理学科的主干课程,分别在不同的学期进行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同一门课程的前后知识以及不同课程之间往往不能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而在学习中出现基本知识点的理论偏差,对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够全面。该文针对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和分析,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全面提高植物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问题出现的原因
  1.1部分同学专业思想不稳固
  动力不足是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的内部因素。由于历史原因及长期以来社会的偏见,农科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凸现,部分学生并非志愿而学,不安心学习或学习兴趣不高。
  1.2课程自身的特点
  《普病》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系统、全面,病原微小抽象,较难理解,且病害因病原种类及环境因素的变化,症状表现复杂,学习起来难度大,不易掌握。尽管该课上2个学期,讲授时间长,但涉及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类病原,容易混淆,导致在后来《农病》、《植物免疫学》、《植物检疫学》的学习中对某些病原物的某些特点理解不深;这些课程中重复的知识点很多,但是对已讲过的知识,学生的反映并不太准确。
  1.3比较式教学、贯穿式教学的缺乏
  比较式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贯穿式教学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但这2种教学方式都需要教师对所有课程均熟悉,花大量时间备课,但这往往是老师所缺乏的。
  1.4田间试验稍显薄弱
  实验课大部分是室内实验,因此,教学实习成为学生接触田间实际最多的机会,而一年之中短短2周这样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这2周的实习能否充分利用起来也值得思考。

  2解决问题的教学措施
  2.1以事实说教,牢固树立专业思想
  能否树立专业思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在课堂上用大道理说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甚至反感[1]。但适当地选择一些病例,既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学好本专业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番茄叶霉病时,以郊区某农户种植0.13 hm2大棚番茄为例,由于注重技术咨询,加强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及时控制病害,获得大面积丰产,比其他不注重防病治病的农户多赚几万元。从而鼓励学生,运用知识经济特点,勇敢开展规模生产,提高学生学农的自信心、积极性和求知欲,树立学农也能有大作为的专业思想。
  2.2抓好《普病》教学,全面提升其他主干课程教学效果
  《普病》是主干课程中的基础课,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教学课件,创造条件开设实验,保证田间教学实习,打好专业基础,《农病》要侧重于讲授农业病害的田间诊断与防治,并时刻与《普病》中的相关知识联系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植物免疫学》中“病原物的致病性、植物的抗病反应”与《普病》和《农病》中病害的症状及其发病特点联系紧密,可以进行联系比较;《植物检疫学》是一门紧跟时代发展的学科,要在紧密联系《普病》、《农病》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讲授最新的知识。
  2.3田间实践要融会贯通
  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学科专业,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校教学农场、郊区病害发生情况,必要时把课堂搬到田边,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实习中,将学生带到农民中间,带到田间地头,从而了解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增强自身的使命感,鼓励其自行规划、设计病害诊断、防治方案,并给予正确引导和指正[2]。引导学生从《普病》的病原学知识出发,联系到《农病》中具体病害的发病特点、病害循环与防治办法,再贯穿至《植物免疫学》中的品种抗病性知识点,再联想到《植物检疫学》中的检疫对象,使学生清楚课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的侧重点。与以往相比,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主动性及责任感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促进课程间的联系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课程间的比较式、贯穿式教学提供了方便。几年来,学校老师自制各种标本数百盒(片),病原形态投影胶片100余张,还购置了教学光碟、教学录象带、电视投影显微镜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日臻完美,授课教师之间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教学信息量,变“微观”为“宏观”,化“动态”为“静态”,把瞬间现象延滞为放慢过程,把固定状况演化为可动状态,辅助教学过程,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些学生还自发的将自己的“贯通成果”变成文字与教师交流,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理论,实现教学中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及互动性的统一。
  2.5注重课堂的情感教学,以师生情感的融会带动教学的贯通
  情感教育理论是世界教育改革近40年来崛起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师生之间真诚的和积极的情感交流而产生的一种合作式教学情景,让学生始终能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当教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时,就是和学生共同的情感交流的开始,教师的情绪、情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情感和情绪,因此,教学过程是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有精深广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娴熟的板书与精炼的语言外,还应具备乐教爱生的崇高情感,用激励的语言鼓舞学生,用艺术的方法引导学生,这样,可把看似枯燥乏味的病理学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跃起来,成为带有情感的教学过程,营造一个师生共同拥有和参与的“情感场”。在这种“情感场”中,教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认真研读教科书与参考书,细心观察病原形态与症状标本,自己寻找学习中的不足与漏洞,并及时取长补短,在理论知识上和实践技能上更上一层楼。
  3参考文献
  [1] 赵亮.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0(4):56-63.
  [2] 高必达,余映波,李红玫.植保专业动态应变教学体系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1(2):65.
  [3] 王金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研究,1986(3):40-41.
  [4] 李春兰,侯书果,李永慈.加强数学课堂的情感教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4):27-28.

上一篇:关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