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创设实际合理的教学情境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3
摘要:教学情境是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是职业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必须。文章在立足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创设与教学相适应的、合理的、实际的教学情境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情境;教学质量
由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我们可知,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优化的教学过程,而优化的教学过程取决于科学的教学资源输入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显而易见,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主要取决于教学资源输入。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二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二者的关系是教师利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行为而完成教学过程。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学情境的物理与心理范畴
所谓教学情境,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在心理学中,情境被定义为能够引起反应的一组刺激。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两个组成部分。
物理情境是指人们能够通过感官感知的情境。就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言,它包括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及其与职业活动(即生产实践)关系体现的有关环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更包括学生在学习技能进程中,技能的内容,掌握技能的条件,技能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及与生产实际的相互作用的真实环境等。wWw.lw881.com当然,实验、实训的设施及其运用过程情境均属此范畴。
心理情境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所形成的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氛围,教师授课的方法手段等都属此范畴。
不难看出,教学资源输入的教学情境优劣可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也对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随着对情境认识的研究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复兴,情境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就连以计算机隐喻人脑的信息加工学派的认识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并开始关注环境对认知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皮亚杰关于“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由主体建构起来”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于是,教学过程的情境因素也自然上升成为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强调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情境在教学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他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学生知识向实际职业岗位的迁移。
遗憾的是,中国的职业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不能走出普教模式设定的应试教育的怪圈。许多职业院校“穿新鞋走老路”,“顶着职业院校的帽子”,做着普教的工作,办学思路和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等)投入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情境创设的需要。就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也由于近几年规模急剧膨胀,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滞后,出现了看似设施先进、条件优越、实力雄厚、气势恢宏,实则实习条件空泛的现象,有些专业甚至连最起码的学生实训工位也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学校职业特色不明显,教学情境单调、刻板,距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太远,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更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迁移到实际工作之中。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事实上就职业对教学情境要求而言,一个学校也根本不可能营造真正满足职业要求的教学情境。能做到的只能是协调相关企业创设尽可能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
校企结合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对教学质量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一)物理情境的创设
如前所述,物理情境是刺激人们感官的环境。就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言,物理情境可通过下列途径创设:
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即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实际场所。如企业的生产车间,建筑、宾馆、商店的工作现场等。这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须环境。
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不承担生产角色,只做旁观者参观、感知。这种方法是产生感性认识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先有感知,带着兴趣学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学生承担生产过程的真实角色和生产任务,即顶岗工作。这种方式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熟练知识技能,提升技能水平,积累工作经验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可随时遇到各类实际问题,这时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问题意识和成就感刺激,促成向更高目标趋近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培养既具有较高技能,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
仿真情境仿真情境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的模拟职业环境,如模拟实验室,模拟驾驶室,模拟焊接,模拟编程等。仿真情境亦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场所工作方式模拟,即将实际的工作场所和实际工作过程,通过一定途径再现到教学现场,供学生感知学习;二是角色扮演模拟,即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设工作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虚拟环境中学习。仿真环境与真实情境一样,能使学生了解甚至“置身于实际生产过程”,从而学习、掌握、运用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是仿真情境对感官的刺激较浅,效果弱化于实际情境;二是仿真情境只能依据预先设定的内容和模式展现,不可能让学生遇到生产过程中的不可预测问题。这样的学习,一定是程式化的、刻板的、无创造性的,因而对人才的培养是有效的、但是低层次的。然而,仿真情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将大量的生产实际情况集中再现于教学现场,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综上所述,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仿真情境和教室情境。而无论是真实情境中的实际工作现场,还是仿真情境中的虚拟生产环境,或者是教室情境中的大量生产实际案例,单在学校闭门造车都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这一点最佳的途径就是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情境的营造
根据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方式和效果不同,心理情境可从下列方面有选择地营造。
积极期待情境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结果的预测及期待,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学生,并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既定,教师就应以人才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以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奋发精神,达到使学生自觉形成职业能力的高质量和快速度。尽力避免形成消极等待的心理情境。
宽松民主情境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心理氛围,也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创新能力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宽松民主的氛围、愉悦轻松的互动,有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也是对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的基本要求,教师授课应力戒形成严厉专制的心理情境。
竞争与合作情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更需要员工在同一目标下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既有竞争,又团结合作的学习气氛,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也将有助于学生能力和人生品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也有弊,更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一味追求真实,将造成资源浪费;盲目求新求异,也将使教学进入误区。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首先要求职业院校要密切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创造教学情境必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要求和质量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必须的教学情境,尽量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业情境保持一致,实现理论、技能与生产实际的有机交融。其次要着力培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及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有效地利用科学合理的物理情境,营造恰当的心理情境,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协调,教学心理情境和物理情境的协调,理论知识学习的高效率和技能培训高质量的协调。
参考文献:
[1]吴晓义.目标与情境: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变量[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31).
[2]吴晓义.课程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情境;教学质量
由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我们可知,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优化的教学过程,而优化的教学过程取决于科学的教学资源输入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显而易见,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良好的教学效果将主要取决于教学资源输入。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二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二者的关系是教师利用教学情境实施教学行为而完成教学过程。因此,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学情境的物理与心理范畴
所谓教学情境,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氛围。在心理学中,情境被定义为能够引起反应的一组刺激。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两个组成部分。
物理情境是指人们能够通过感官感知的情境。就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言,它包括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及其与职业活动(即生产实践)关系体现的有关环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更包括学生在学习技能进程中,技能的内容,掌握技能的条件,技能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及与生产实际的相互作用的真实环境等。wWw.lw881.com当然,实验、实训的设施及其运用过程情境均属此范畴。
心理情境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互动所形成的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氛围,教师授课的方法手段等都属此范畴。
不难看出,教学资源输入的教学情境优劣可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也对学生的学习、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情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随着对情境认识的研究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复兴,情境因素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就连以计算机隐喻人脑的信息加工学派的认识科学家们,也开始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并开始关注环境对认知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皮亚杰关于“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由主体建构起来”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于是,教学过程的情境因素也自然上升成为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值得强调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情境在教学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他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学生知识向实际职业岗位的迁移。
遗憾的是,中国的职业教育由于教育理念的滞后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不能走出普教模式设定的应试教育的怪圈。许多职业院校“穿新鞋走老路”,“顶着职业院校的帽子”,做着普教的工作,办学思路和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配备和教学设施等)投入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情境创设的需要。就是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也由于近几年规模急剧膨胀,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滞后,出现了看似设施先进、条件优越、实力雄厚、气势恢宏,实则实习条件空泛的现象,有些专业甚至连最起码的学生实训工位也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学校职业特色不明显,教学情境单调、刻板,距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太远,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更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顺利迁移到实际工作之中。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事实上就职业对教学情境要求而言,一个学校也根本不可能营造真正满足职业要求的教学情境。能做到的只能是协调相关企业创设尽可能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
校企结合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综上所述,教学情境对教学质量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因此,学校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下大力气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一)物理情境的创设
如前所述,物理情境是刺激人们感官的环境。就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言,物理情境可通过下列途径创设:
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即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实际场所。如企业的生产车间,建筑、宾馆、商店的工作现场等。这是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须环境。
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不承担生产角色,只做旁观者参观、感知。这种方法是产生感性认识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先有感知,带着兴趣学习,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学生承担生产过程的真实角色和生产任务,即顶岗工作。这种方式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熟练知识技能,提升技能水平,积累工作经验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可随时遇到各类实际问题,这时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问题意识和成就感刺激,促成向更高目标趋近的良性循环。因此,要培养既具有较高技能,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
仿真情境仿真情境即通过各种方式创设的模拟职业环境,如模拟实验室,模拟驾驶室,模拟焊接,模拟编程等。仿真情境亦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场所工作方式模拟,即将实际的工作场所和实际工作过程,通过一定途径再现到教学现场,供学生感知学习;二是角色扮演模拟,即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设工作环境和条件,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虚拟环境中学习。仿真环境与真实情境一样,能使学生了解甚至“置身于实际生产过程”,从而学习、掌握、运用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是仿真情境对感官的刺激较浅,效果弱化于实际情境;二是仿真情境只能依据预先设定的内容和模式展现,不可能让学生遇到生产过程中的不可预测问题。这样的学习,一定是程式化的、刻板的、无创造性的,因而对人才的培养是有效的、但是低层次的。然而,仿真情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将大量的生产实际情况集中再现于教学现场,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教室情境教室情境即与真实职业活动相分离的授课环境。教室可依据教学内容、方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排列方式。也可根据教学设施的不同情况,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由于教室与职业活动相分离,最容易成为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场所。这种情况,教学内容对学生形成的刺激最为弱化,学习效果也较差,但教室与职业活动相分离,授课过程受外界因素干扰也最少,因此最适宜集中精力,可高效率地学习知识。要扬其长,避其短,达到既高效,又有趣味的,这就要求教师将生产实际中的知识运用情况,作为典型案例尽可能恰当地融入所授内容之中,并将其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展现于教室的教学过程。此外,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产、生活实际,以形成知识存在于实际而又指导实际的深刻印象,从而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真实情境、仿真情境和教室情境。而无论是真实情境中的实际工作现场,还是仿真情境中的虚拟生产环境,或者是教室情境中的大量生产实际案例,单在学校闭门造车都是难以实现的。要实现这一点最佳的途径就是建立密切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
(二)心理情境的营造
根据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方式和效果不同,心理情境可从下列方面有选择地营造。
积极期待情境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结果的预测及期待,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学生,并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既定,教师就应以人才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和地位,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以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奋发精神,达到使学生自觉形成职业能力的高质量和快速度。尽力避免形成消极等待的心理情境。
宽松民主情境校园文化、师生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心理氛围,也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创新能力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宽松民主的氛围、愉悦轻松的互动,有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也是对教师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的基本要求,教师授课应力戒形成严厉专制的心理情境。
竞争与合作情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企业更需要员工在同一目标下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既有竞争,又团结合作的学习气氛,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也将有助于学生能力和人生品质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各种教学情境有利也有弊,更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一味追求真实,将造成资源浪费;盲目求新求异,也将使教学进入误区。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首先要求职业院校要密切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创造教学情境必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要求和质量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必须的教学情境,尽量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职业情境保持一致,实现理论、技能与生产实际的有机交融。其次要着力培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及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有效地利用科学合理的物理情境,营造恰当的心理情境,较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协调,教学心理情境和物理情境的协调,理论知识学习的高效率和技能培训高质量的协调。
参考文献:
[1]吴晓义.目标与情境:影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变量[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31).
[2]吴晓义.课程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姜大源.职业教育:情景与情境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下一篇:互动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