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及其背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3
论文关键词:转型期 青年 职业价值观 价值冲突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作为青年就业的内在观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表现出诸多矛盾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价值冲突作为转型期的社会观念主题,其与青年价值观现状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价值观冲突的背景来诠释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在职业选择中所依据的一种内在观念,直接影响和指导着青年个体的就业过程。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特点的表现和反映。价值冲突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而价值冲突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涌起、思想观念的碰撞,也对个体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了影响,使个体的价值观及其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职业价值观出现了矛盾性。因此,对于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应立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和思考。本文依据2007年3—4月在西安进行的青年职业价值观千人调查的结果,作以分析和阐述。
一、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呈现出阶段性变迁。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服从国家分配,到80年代中后期青年希望从事社会地位高和经济收人高的职业,若“双高”达不到则选“单高”,经济收人可以暂不考虑;90年代前期,“增加收人、改善生活”成为当时青年最迫切需要的第一选择;90年代中期以后,曾经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的模式中,“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青年人择业的首要标准。〕外在环境的变化,使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青年职业价值观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性。
1.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需要是职业价值观的基础,职业价值观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变化,主体需要的强度决定了此种职业价值观的强度。本次调查中,青年把“自我发展空间大、符合自己兴趣”列为职业需求的前位,达到32.85%,这与以往的调查相比较趋势是一致的。如华中师大调查显示“发挥个人才干”是选择职业的第一标准,占37.5%;南京师大的调查将“自我发展空间大”作为择业首要因素的达46.2%。这些调查表明,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青年职业选择的一个主导需要。
但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导价值取向,要求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是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社会需要,并且指导人们的生活导向。这使得青年在职业选择中,职业价值取向表现为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的冲突。社会整体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础行业,如农业、服务业、教育科技等,对这些行业青年在理念上表示认同。调查中认为最受尊敬的职业:教师占45.11%、科技工作者占45.67%、军人占31.38%,但在实际就业中只有24.97%的人愿意到教育科研机构,到国家急需行业的仅有13.39%,二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个体在职业选择中自我实现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在某种情况下使青年的就业陷人两难境地。
2.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物化的社会环境,欠完善的评价标准,加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善,使得人们生理安全需要这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稳定保障,而且又存在着获取更多物质利益之可能的情况,人们的行为就会向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方面回归,这样工资福利与工作环境就成为评价个体在职业上成功与否的一个被认可的标准,使得青年将物质性保健需要等同于社会尊重需要。在本次调查中青年将“福利待遇好”(占46.25%)和“工作稳定有保障”(占48.26%)作为选择职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华中师大的调查中将“经济收人”列为择业第一标准的也高达32.2%o
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皆可以成尧舜”,把实现人生目标作为每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这也使得青年渴求成功、独行于世以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成为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他们有较高的文化学识,使其对高级需要又非常强烈。因此,在调查个体就业目的时,有37.91%的青年选择的是“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还有27%的人选择“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远高于其他功利性因素选项。
另外,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宗旨作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导向和传统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经济人观念的不一致,也更突出了青年择业过程中的内在精神追求与外在功利取向的矛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青年职业的内外取向与追求的矛盾也异常明显,使得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两种追求的矛盾冲突中。
3.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
职业理想是指青年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目标所做出的想象和设计。职业理想是青年进行职业判断的内在标准。我们调查中发现青年对职业理想的描述较高。在确定职业目标中有33.97%的人选择“中高级管理人员”,有34.65%的人选择成为“本行业内专家”,还有12.82%的人选择“富豪”,而愿意作为“一般基层工作者”的人只有8.32%。华中师大的调查也类似,青年大学生选择最理想的职业是企业家、公务员的分别为32.3%,17%,而最需要人才的中小学教师及国防事业岗位都排在最后。在选择愿意去工作的区域时,有66.02%的青年选择东部和中部城市,而西部城市仅占28.34%,西部乡村更是为o
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提供的职位类别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有从事基础工作的,如农、林、水利等第一线工作的,比较辛苦;也有从事服务的,如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社区服务等相对单调的工作;还有基层的职业,如中小学教师、工人等;特别是西部、边远落后地区的许多职业需要青年去从事。这些与青年的职业理想有很大差距,有时对其来说甚至是无法接受的。这样就产生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冲突,使一些青年不知所从,甚至于选择待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矛盾
青年由于其社会阅历的有限,对职业的了解更多来自于亲戚、朋友、同学、报纸或者网络等载体中,并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职业本身。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多重视职业表面现象:工作环境、收人等。在本次调查中,认为影响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价值”和“工作环境”的青年占35.99%,而认为是“个人事业成就”的人仅占14.51%;在职业价值观中最重视的选项中,青年选择“生活方式”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占33.64%,而选择“职业的变动性”的只占1.57%;另外,在选择具体就业部门时,将“经济收人”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达到37.12%,选“工作环境”的也有10.46%,而考虑“专业对口”的仅有13.61%。这与另一道题的调查结果相似,有54.78%的青年愿意放弃薪金一般、专业对口的职业,而选择专业不对口,但薪金高的职业。
事实上,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如政府事业单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但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即职业发展有其长远性,从冷门变为热门,社会地位会提升等。如教师职业,在几次调查中有不同的反映,这次调查中教师职业评价提高了。因此,在职业选择中,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冲突,使许多青年不能理性择业,按照所学所长择业就业,表现为一些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甚至浪费。
由于职业价值观中存在这些矛盾性,在目前社会就业环境的制约下,青年在就业选择中表现出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又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影响青年个体的发展,甚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盛行。表现为只重视职业的生存意义,而忽视了职业对于个体发展实现的终极目的意义,从而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活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二是个体至上性盲目。表现为青年在职业选择上更多追求个体利益,更多地从个人和家庭角度考虑职业,相应地其社会责任意识被淡化。三是地域和行业人才消费的不平衡。表现为工作条件好、地理条件好、福利待遇条件好的行业和地区,过量囤积人才,造成人才高消费甚至成为一种浪费。而落后地区和行业,却缺乏人才支持,地区发展受限。四是职业价值观缺失现象凸现。表现为青年缺乏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自我概念的认知,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不成熟和缺乏思考,产生羊群效应((herdeffect)(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的行为)。
造成青年职业价值观中的矛盾性,有政策因素如就业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有经济发展因素,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岗位相对增加的有限性等;也有人才市场因素,如就业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信息沟通不畅、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等;还有青年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化不足问题等等。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个体与社会事件交汇融合的产物。因此决定了职业价值观受社会价值影响的作用较大。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有关。社会转型期是新旧时代交替过渡的阶段,新旧时代的交融和激荡会使各种价值观发生碰撞,使这个时期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十分激烈,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职业价值观内在的矛盾性应是转型期价值冲突的一个表现。从价值冲突的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青年职业价值观矛盾的形成。
二、青年职业价值观矛盾性的价值冲突背景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x37社会转型引发价值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首先,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具有过渡性、两面性特征,政治体制处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更新时期。社会存在变化造成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在人的观念领域形成激烈的观念冲突。其次,社会存在变化又引起我国原有的利益主体单一(国家和集体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国家和集体利益是终极价值,其它价值都可归结为这一终极价值,且在这一价值制约下彼此化约)的结构被打破,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形成经济利益分化,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涌人形成新的价值参照条件,产生多元利益主体和主体的多重利益,必然使主体处于多元价值观念之中。最后,个体存在方式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附属于社会整体的状态,成为一个独立自由且平等的个体,也使其价值体系发生变化和调适。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产生于这些条件,又加剧了这种状态,并深刻反映出来。集中反映为五个方面:价值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功利性价值与非功利性价值的矛盾冲突、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矛盾冲突、社会主导性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的矛盾冲突、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的矛盾冲突[4]。而青年职业价值观作为社会观念的一种,其当前的矛盾性的背景就是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这五个方面。
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的产生和主体的多重利益的形成,使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之间在基本利益一致时,在具体层面上又不一致,并且相互制约。青年在就业过程中,按照自身的价值评价所作的价值追求与社会需求(社会主体的选择)的不一致就反映了价值主体之间冲突的现象。如西部地区落后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就是一种矛盾。青年在职业选择中若追求生活高水平和工作高质量,必然就不会选择去西部工作,而政府(社会主体)、西部的各行业(群体主体)则更期待人才引进打破人才瓶颈,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青年从自身的物质利益或其他需求去评判职业,进行职业选择,而政府和社会则从全局和长远的规划发展来引导就业。这样,青年和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就产生了价值取向上的不一致,导致了青年职业生活中的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2.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价值冲突造成了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功利性价值即人们讲求实惠,注重是否增进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非功利性价值一般表现为对功利性价值的超越,表现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马克思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s〕满足起码的基本生活需要、生存条件,追求功利是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得以发展的起点,也是个人积极性的动力之源。人们职业生活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保证个人生活的手段;二是个体和社会存在的方式;三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当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职业谋生意义还很明显,对功利的追求,也就成为职业选择的一个方面。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他不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总是力图超越之,在职业生活中还要追求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另外,由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以及行业不平等造成同工不同酬,功利性价值不平等、不一致,也使个体为了获取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或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不得不在选择中把功利性价值作为首要的追求,而非功利性价值就退而求其次,影响了个体的职业选择,也加深了个体职业生活中的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3.社会主导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的冲突造成了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矛盾
社会主导价值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其所依据所拥有的信息,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做价值判断,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并非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在社会生活中居核心位置,对人们的价值观起着整体的定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调整作用。基础性价值是社会中每个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变化的直接感受,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主动性、个体性和变动性特点。只要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基础性价值就立即发生了变化。在职业生活中就体现为人们对一类职业评价有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的差异。但对一个行业,政府往往从全局角度来认识,并且力图主导之,使其成为社会主导价值,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样,对同一个职业就可能会有两种观点。如政府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应重视,但在调查中没有人愿意将农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也就反映了个体在职业选择中对职业长远认知与当前该职业的现实条件和状况、流变的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所导致的对一些职业评价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短视性的矛盾。
社会主导价值与基础价值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是社会主体多元化、自主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发展的成本体现(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调整必然使部分主体的利益被影响,但社会整体利益却增大了),因此价值主体间价值取向的冲突就成为必然,特别是社会主体与个体之间,就需要去调适,使社会主导价值更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基础价值被引导与社会主导价值之间趋于一致,使个体的价值判断与社会主导价值统一。
4.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的冲突、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冲突共同造成了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
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是当前青年就业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多种冲突所造成的,从价值冲突角度看是由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两种冲突共同造成的。
解释性价值是指理论家、政治家依据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对一些社会观念作以阐释与发挥,通过主流传媒和社会思想引导加以宣传与推广,潜移默化地被人们所认知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导价值阶段化的表现,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操作性价值是社会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所奉行、所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这是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的最先依据,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职业生活中,前者表现为在当前社会状态下所倡导的甘于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奉献思想,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不同的职业评价思想等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职业价值观念。后者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个体由于考虑对求职成本的负担(接受高等教育、技术培训的家庭和个人支出)和持有面对现存的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差距、职业差别的认识将限制个体的物质、精神追求的观点,在职业选择中产生带有功利性的职业意识。由于没有达到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一致,就会造成个体职业选择的矛盾。
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划分是针对价值未来性特点的。目的性价值是一种个体直接希望或要求的目标(价值物)的实现为目的性价值,是推动个体追求的基础和导向。手段性价值是为实现目的性价值的基础和准备以及中介和过渡。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的区分是基于个体在价值认知层次上。个体具有未来性,目的性价值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追求,手段性价值是基于实现未来价值的当前条件的具备与否所作的判断。二者的时空点不同,手段性价值是当前的基础,是现实的判断。个体在认知过程往往会高估目的性价值、忽略手段性价值,必然会造成冲突。在职业生活中,前者表现为个体的职业目标及职业理想,就是个体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所作的判断,如企业家、政府官员、教师、科学家等具体的职业目标。后者表现为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工作经验的积累等,如从基层做起、不断接受培训等。由于对后者的忽视和不正确的认识,导致青年的职业目标不切实际,忘记了职业成功是从平凡的基层岗位做起。
这两种冲突在职业生活中,又表现为社会主导职业价值观与个体职业价值观的不一致性或者是脱节,导致在职业选择中社会所倡导的职业观的滞后以及忽视职业在当前对青年的三重意义俱在(社会生存、个体社会发展、自我实现),即一种混合性,就造成了个体在社会舆论大环境(关于职业的地位、声望)和个体在现实的职业需要中所形成的职业理想与客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如地位、行业的差别、发展不平衡性所造就的职业现实状况产生较大的差距。
价值冲突是造成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的一个背景因素。价值冲突能使各种思想碰撞,各种力量较量,对于社会摆脱束缚、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使个体在矛盾交锋中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价值认同,促进个体发展。价值冲突能导致新的进步的价值观产生,也必然对青年职业价值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价值冲突背景从大环境上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青年在就业过程中的矛盾性是职业价值观变迁的阵痛和必然过渡,通过正视差异和对立,伴随社会转型的深人和完成,在冲突中寻求个人职业价值实现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良好的就业环境,倡导正确合理的社会职业价值导向;进行良好的职业培训;实施个性化职业规划;创造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结合的教育环境,从而缓解价值冲突所造成的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各种矛盾,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来破解这一难题。
论文摘要:职业价值观作为青年就业的内在观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表现出诸多矛盾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个体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价值冲突作为转型期的社会观念主题,其与青年价值观现状有着必然联系。本文从价值观冲突的背景来诠释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在职业选择中所依据的一种内在观念,直接影响和指导着青年个体的就业过程。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应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变化特点的表现和反映。价值冲突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而价值冲突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涌起、思想观念的碰撞,也对个体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了影响,使个体的价值观及其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职业价值观出现了矛盾性。因此,对于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应立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和思考。本文依据2007年3—4月在西安进行的青年职业价值观千人调查的结果,作以分析和阐述。
一、转型期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矛盾性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呈现出阶段性变迁。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重视职业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服从国家分配,到80年代中后期青年希望从事社会地位高和经济收人高的职业,若“双高”达不到则选“单高”,经济收人可以暂不考虑;90年代前期,“增加收人、改善生活”成为当时青年最迫切需要的第一选择;90年代中期以后,曾经流行的“待遇决定职业选择”的模式中,“能否发挥专长”又成为青年人择业的首要标准。〕外在环境的变化,使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青年职业价值观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性。
1.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需要是职业价值观的基础,职业价值观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变化,主体需要的强度决定了此种职业价值观的强度。本次调查中,青年把“自我发展空间大、符合自己兴趣”列为职业需求的前位,达到32.85%,这与以往的调查相比较趋势是一致的。如华中师大调查显示“发挥个人才干”是选择职业的第一标准,占37.5%;南京师大的调查将“自我发展空间大”作为择业首要因素的达46.2%。这些调查表明,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青年职业选择的一个主导需要。
但是,集体主义的社会主导价值取向,要求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是个体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社会需要,并且指导人们的生活导向。这使得青年在职业选择中,职业价值取向表现为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的冲突。社会整体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础行业,如农业、服务业、教育科技等,对这些行业青年在理念上表示认同。调查中认为最受尊敬的职业:教师占45.11%、科技工作者占45.67%、军人占31.38%,但在实际就业中只有24.97%的人愿意到教育科研机构,到国家急需行业的仅有13.39%,二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个体在职业选择中自我实现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非常突出,在某种情况下使青年的就业陷人两难境地。
2.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物化的社会环境,欠完善的评价标准,加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完善,使得人们生理安全需要这一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稳定保障,而且又存在着获取更多物质利益之可能的情况,人们的行为就会向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方面回归,这样工资福利与工作环境就成为评价个体在职业上成功与否的一个被认可的标准,使得青年将物质性保健需要等同于社会尊重需要。在本次调查中青年将“福利待遇好”(占46.25%)和“工作稳定有保障”(占48.26%)作为选择职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华中师大的调查中将“经济收人”列为择业第一标准的也高达32.2%o
但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皆可以成尧舜”,把实现人生目标作为每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这也使得青年渴求成功、独行于世以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成为其内在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他们有较高的文化学识,使其对高级需要又非常强烈。因此,在调查个体就业目的时,有37.91%的青年选择的是“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还有27%的人选择“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远高于其他功利性因素选项。
另外,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宗旨作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导向和传统文化的重义轻利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经济人观念的不一致,也更突出了青年择业过程中的内在精神追求与外在功利取向的矛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青年职业的内外取向与追求的矛盾也异常明显,使得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两种追求的矛盾冲突中。
3.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
职业理想是指青年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目标所做出的想象和设计。职业理想是青年进行职业判断的内在标准。我们调查中发现青年对职业理想的描述较高。在确定职业目标中有33.97%的人选择“中高级管理人员”,有34.65%的人选择成为“本行业内专家”,还有12.82%的人选择“富豪”,而愿意作为“一般基层工作者”的人只有8.32%。华中师大的调查也类似,青年大学生选择最理想的职业是企业家、公务员的分别为32.3%,17%,而最需要人才的中小学教师及国防事业岗位都排在最后。在选择愿意去工作的区域时,有66.02%的青年选择东部和中部城市,而西部城市仅占28.34%,西部乡村更是为o
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提供的职位类别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有从事基础工作的,如农、林、水利等第一线工作的,比较辛苦;也有从事服务的,如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社区服务等相对单调的工作;还有基层的职业,如中小学教师、工人等;特别是西部、边远落后地区的许多职业需要青年去从事。这些与青年的职业理想有很大差距,有时对其来说甚至是无法接受的。这样就产生了职业理想与现实状况的冲突,使一些青年不知所从,甚至于选择待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4.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矛盾
青年由于其社会阅历的有限,对职业的了解更多来自于亲戚、朋友、同学、报纸或者网络等载体中,并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职业本身。青年在职业选择中,多重视职业表面现象:工作环境、收人等。在本次调查中,认为影响职业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经济价值”和“工作环境”的青年占35.99%,而认为是“个人事业成就”的人仅占14.51%;在职业价值观中最重视的选项中,青年选择“生活方式”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占33.64%,而选择“职业的变动性”的只占1.57%;另外,在选择具体就业部门时,将“经济收人”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达到37.12%,选“工作环境”的也有10.46%,而考虑“专业对口”的仅有13.61%。这与另一道题的调查结果相似,有54.78%的青年愿意放弃薪金一般、专业对口的职业,而选择专业不对口,但薪金高的职业。
事实上,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如政府事业单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但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即职业发展有其长远性,从冷门变为热门,社会地位会提升等。如教师职业,在几次调查中有不同的反映,这次调查中教师职业评价提高了。因此,在职业选择中,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冲突,使许多青年不能理性择业,按照所学所长择业就业,表现为一些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甚至浪费。
由于职业价值观中存在这些矛盾性,在目前社会就业环境的制约下,青年在就业选择中表现出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又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影响青年个体的发展,甚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稳定。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盛行。表现为只重视职业的生存意义,而忽视了职业对于个体发展实现的终极目的意义,从而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活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二是个体至上性盲目。表现为青年在职业选择上更多追求个体利益,更多地从个人和家庭角度考虑职业,相应地其社会责任意识被淡化。三是地域和行业人才消费的不平衡。表现为工作条件好、地理条件好、福利待遇条件好的行业和地区,过量囤积人才,造成人才高消费甚至成为一种浪费。而落后地区和行业,却缺乏人才支持,地区发展受限。四是职业价值观缺失现象凸现。表现为青年缺乏应有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自我概念的认知,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盲目性、不成熟和缺乏思考,产生羊群效应((herdeffect)(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信息的行为)。
造成青年职业价值观中的矛盾性,有政策因素如就业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有经济发展因素,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就业岗位相对增加的有限性等;也有人才市场因素,如就业市场机制的不成熟、信息沟通不畅、市场发展的不均衡等;还有青年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化不足问题等等。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一般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体现,是个体与社会事件交汇融合的产物。因此决定了职业价值观受社会价值影响的作用较大。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的现状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有关。社会转型期是新旧时代交替过渡的阶段,新旧时代的交融和激荡会使各种价值观发生碰撞,使这个时期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十分激烈,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职业价值观内在的矛盾性应是转型期价值冲突的一个表现。从价值冲突的背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青年职业价值观矛盾的形成。
二、青年职业价值观矛盾性的价值冲突背景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x37社会转型引发价值冲突是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首先,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经济体制具有过渡性、两面性特征,政治体制处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更新时期。社会存在变化造成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在人的观念领域形成激烈的观念冲突。其次,社会存在变化又引起我国原有的利益主体单一(国家和集体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国家和集体利益是终极价值,其它价值都可归结为这一终极价值,且在这一价值制约下彼此化约)的结构被打破,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形成经济利益分化,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涌人形成新的价值参照条件,产生多元利益主体和主体的多重利益,必然使主体处于多元价值观念之中。最后,个体存在方式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附属于社会整体的状态,成为一个独立自由且平等的个体,也使其价值体系发生变化和调适。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产生于这些条件,又加剧了这种状态,并深刻反映出来。集中反映为五个方面:价值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功利性价值与非功利性价值的矛盾冲突、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矛盾冲突、社会主导性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的矛盾冲突、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的矛盾冲突[4]。而青年职业价值观作为社会观念的一种,其当前的矛盾性的背景就是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的这五个方面。
1.价值主体的冲突引发了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的产生和主体的多重利益的形成,使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之间在基本利益一致时,在具体层面上又不一致,并且相互制约。青年在就业过程中,按照自身的价值评价所作的价值追求与社会需求(社会主体的选择)的不一致就反映了价值主体之间冲突的现象。如西部地区落后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就是一种矛盾。青年在职业选择中若追求生活高水平和工作高质量,必然就不会选择去西部工作,而政府(社会主体)、西部的各行业(群体主体)则更期待人才引进打破人才瓶颈,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青年从自身的物质利益或其他需求去评判职业,进行职业选择,而政府和社会则从全局和长远的规划发展来引导就业。这样,青年和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就产生了价值取向上的不一致,导致了青年职业生活中的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2.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价值冲突造成了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功利性价值即人们讲求实惠,注重是否增进行为主体的物质利益;非功利性价值一般表现为对功利性价值的超越,表现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马克思说“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s〕满足起码的基本生活需要、生存条件,追求功利是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得以发展的起点,也是个人积极性的动力之源。人们职业生活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保证个人生活的手段;二是个体和社会存在的方式;三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当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职业谋生意义还很明显,对功利的追求,也就成为职业选择的一个方面。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他不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总是力图超越之,在职业生活中还要追求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和价值的实现。
另外,由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以及行业不平等造成同工不同酬,功利性价值不平等、不一致,也使个体为了获取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或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水平,不得不在选择中把功利性价值作为首要的追求,而非功利性价值就退而求其次,影响了个体的职业选择,也加深了个体职业生活中的外在功利取向与内在精神追求的矛盾。
3.社会主导价值与基础性价值的冲突造成了职业发展的长远性与职业评价的短视性矛盾
社会主导价值是社会主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其所依据所拥有的信息,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做价值判断,具有前瞻性、宏观性,并非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在社会生活中居核心位置,对人们的价值观起着整体的定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调整作用。基础性价值是社会中每个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变化的直接感受,与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具有主动性、个体性和变动性特点。只要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基础性价值就立即发生了变化。在职业生活中就体现为人们对一类职业评价有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的差异。但对一个行业,政府往往从全局角度来认识,并且力图主导之,使其成为社会主导价值,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样,对同一个职业就可能会有两种观点。如政府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应重视,但在调查中没有人愿意将农业作为自己的首选行业。也就反映了个体在职业选择中对职业长远认知与当前该职业的现实条件和状况、流变的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所导致的对一些职业评价的局限性所造成的短视性的矛盾。
社会主导价值与基础价值冲突是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是社会主体多元化、自主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发展的成本体现(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调整必然使部分主体的利益被影响,但社会整体利益却增大了),因此价值主体间价值取向的冲突就成为必然,特别是社会主体与个体之间,就需要去调适,使社会主导价值更有利于个体价值的实现,基础价值被引导与社会主导价值之间趋于一致,使个体的价值判断与社会主导价值统一。
4.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的冲突、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的冲突共同造成了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
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矛盾是当前青年就业中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多种冲突所造成的,从价值冲突角度看是由解释性价值与操作性价值、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两种冲突共同造成的。
解释性价值是指理论家、政治家依据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对一些社会观念作以阐释与发挥,通过主流传媒和社会思想引导加以宣传与推广,潜移默化地被人们所认知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导价值阶段化的表现,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操作性价值是社会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所奉行、所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这是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个体社会生活中做出各种选择的最先依据,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在职业生活中,前者表现为在当前社会状态下所倡导的甘于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职业奉献思想,干一行爱一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不同的职业评价思想等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职业价值观念。后者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影响,个体由于考虑对求职成本的负担(接受高等教育、技术培训的家庭和个人支出)和持有面对现存的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差距、职业差别的认识将限制个体的物质、精神追求的观点,在职业选择中产生带有功利性的职业意识。由于没有达到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一致,就会造成个体职业选择的矛盾。
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划分是针对价值未来性特点的。目的性价值是一种个体直接希望或要求的目标(价值物)的实现为目的性价值,是推动个体追求的基础和导向。手段性价值是为实现目的性价值的基础和准备以及中介和过渡。目的性价值和手段性价值的区分是基于个体在价值认知层次上。个体具有未来性,目的性价值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追求,手段性价值是基于实现未来价值的当前条件的具备与否所作的判断。二者的时空点不同,手段性价值是当前的基础,是现实的判断。个体在认知过程往往会高估目的性价值、忽略手段性价值,必然会造成冲突。在职业生活中,前者表现为个体的职业目标及职业理想,就是个体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所作的判断,如企业家、政府官员、教师、科学家等具体的职业目标。后者表现为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工作经验的积累等,如从基层做起、不断接受培训等。由于对后者的忽视和不正确的认识,导致青年的职业目标不切实际,忘记了职业成功是从平凡的基层岗位做起。
这两种冲突在职业生活中,又表现为社会主导职业价值观与个体职业价值观的不一致性或者是脱节,导致在职业选择中社会所倡导的职业观的滞后以及忽视职业在当前对青年的三重意义俱在(社会生存、个体社会发展、自我实现),即一种混合性,就造成了个体在社会舆论大环境(关于职业的地位、声望)和个体在现实的职业需要中所形成的职业理想与客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如地位、行业的差别、发展不平衡性所造就的职业现实状况产生较大的差距。
价值冲突是造成当前青年职业价值观现状的一个背景因素。价值冲突能使各种思想碰撞,各种力量较量,对于社会摆脱束缚、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使个体在矛盾交锋中不断调整个人与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价值认同,促进个体发展。价值冲突能导致新的进步的价值观产生,也必然对青年职业价值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因此,价值冲突背景从大环境上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青年在就业过程中的矛盾性是职业价值观变迁的阵痛和必然过渡,通过正视差异和对立,伴随社会转型的深人和完成,在冲突中寻求个人职业价值实现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良好的就业环境,倡导正确合理的社会职业价值导向;进行良好的职业培训;实施个性化职业规划;创造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结合的教育环境,从而缓解价值冲突所造成的个体价值观之间的各种矛盾,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来破解这一难题。
上一篇:如何实现考试“无人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