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6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重视 传承 加强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应通过人文科学阵地,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珍惜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积淀下来的精神资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厚重与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这是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汉语言是汉民族的母语,是每位公民维系民族认同感,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她与我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我们只顾享受却浑然不觉,漠视它的存在。审视高职院校过去的语文教学,认真反思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从政府到学院领导要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似乎提高了,可文化水平却不见得有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更是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趋势。相反,中国人对英语的顶礼膜拜却水涨船高:评职称要考英语,多少大学生为了过英语四六级而狂背单词,两亿多中学生为了英语考试而日夜奋斗,甚至连3岁的幼儿都在幼儿园学英语,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家长都认为:“学了英语未必是优势,不学英语肯定是劣势。”80年代中后期降低了五六个分数段才被录取去读无人问津的英语专业的人,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不可否认,国人对英语的热情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是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渴望和外界交流的必然产物,这个产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强制性提倡下迅速发展,并逐渐演化为僵化的必考科目。
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英语强调到比本国母语还重要的程度。目前,全世界20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部分人在中国,欧洲国家可以讲两三种语言者大有人在,但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都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保护:在德语不断受到外来语冲击的情况下,德国政界和学界一再提出,制定一部法律来保护德国语言。德国语言学会也提出,德国文化部以及各州文化部应改善德语教学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法国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到法国旅游用英语问路,甚至会有人装作听不懂而不予理睬唯独在中国,走极端,一边倒,要么全部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要么全都卑躬屈膝,崇洋媚外,把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人文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放在一边,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母语汉语,这一点,连老外们也颇觉费解。
国人以为多学英语就是与全球接轨,就是达到了经济全球化,就提升了社会地位。殊不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实力综合,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是英美体系获胜的结果。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我们是自信心不足,外强中空,故而才对英语奉若神明,趋之若鹜,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是最圆的,其实质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所以,从政府到学院领导应该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2高职院校应多增加语文授课时间
现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每周才两小节课,总共才9o分钟,除去学生实习用去三周,遇上节假日或大型活动,还要耽误几节,一个学期才20来节语文课,总共不到30个小时,除专业课外,还比不上体育课和英语课。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一个星期至少4节,一般都是体育老师把学生集中一下,做两节广播体操就解散自由活动了。本来高职院校的学生既不像本科学生那样具有学术研讨精神,也不像高考学生那样有升学压力,不上晚自习,下午四点半以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很多,学生除了上网、逛街、打球、闲聊,不知该怎么打发时间。好多学生从上午l0:15这个学习的黄金时间就开始上体育课了,也有好多学生一个下午就上两节体育课,于是他们从中午12点就开始行动,而语文课却被压缩到不能再少的地步了。英语课不用说就更多了,改革开放之初对英语的重视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今的重视显然是有失偏颇,并且有点过度了。实际上,大多数人一辈子用不到几次英语,举国学英语投入太大,产出太少,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用的也就是大约l500个单词。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是大可不必。唐朝韩愈就说过“术业有专攻”,全民学英语只能制造全民疯狂,难怪有那么多英语考试枪手,难怪中国较正式的英语培训产业价值在l50亿以上,难怪上海高校将从20lo年全方位“试水”全英语教学。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德国语言学学会主席安格莉卡·雷德尔的话,2008年,德国高等院校计划用英语替代德语作为教学语言,但是雷德尔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她说:“如果英语成为官方语言,那各国的语言就成了方言,我们只能在自己家里讲母语了,这给人的感觉就像在过去的殖民地国家一样。”此话令人深思,国外的中医热和中文热,世界各地一千多所孔子学院的设立就很好地说明了全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敬仰,而我们捧着金饭碗低声下气地去找别人要饭。有这样一个真实实例: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的高材生好不容易争取到法国巴黎留学,接待他的法国资深教授很是吃惊地说:“你们中国的故宫、长城、四合院、吊脚楼、福建土楼等就是非常好的建筑标本,正是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我们正准备派人到你们那里学习呢!”
故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不应该只逼着大家背英语单词,而应鼓励大家背古文,母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学英语其实很简单,倒是现在有很多学生连中文文章都写不通顺,写不出来,一篇800字的文章也读不顺畅,结结巴巴,有些句子读得支离破碎,这个现象才是令人警醒的。在举行建国6o周年庆祝晚会上,经过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从500多学生中脱颖而出的两个学生主持人把“游说(shui)”读成了“游说(shoo)”,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读成“风吹草低见(jian)牛羊”,不能不令人揪心。长此以往,中国还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的泱泱大国吗?
试想,在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除了专门从事与母语汉语相关工作的人外,还有几人在意那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中国文化底蕴,在电脑上夜以继日、纵横驰骋,还有几人动笔写字,就更不用说练毛笔书法了;还有几人在乎那标点符号是用逗号还是用句号,亦或是感叹号;还有谁在意用“以致”还是“以至”、“鼓动”还是“鼓励”,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谁会在乎“祈祷”是“衣”字旁还是“示”字旁,有谁能理解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之心;有谁能理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有谁能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又有谁能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飘逸;有谁能体会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寓意;又有谁在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t又有谁能理解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苦闷心绪……看似寻常,字字皆血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像百家讲坛的专家那样落笔如神、字字珠玑,但我们对中国文化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在全球化的文化和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一样爆发之际,进步和发展是必要的,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末倒置的错误行为必须纠正,“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能回头?”什么时候能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正本清源、舍我其谁、独占鳌头的地位呢?
令人担心的是,有几所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语文课,大谈特谈专业课和英语课设置的成功,以此作为先进经验推广,殊不知,等到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拿起笔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无从下手,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仿佛是上刀山、下火海。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有些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人认为大学语文是可上可不上的小儿科。可曾知道:平时的谈吐修养就把一个人的全貌暴露无遗。做事之前先做人,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所以应该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它是举足轻重的母语。
3教师授课应随时随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本质上,传统文化并非仅指隐性的文化,而是指所有突显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的精神文化的总和。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绵延了千万年,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她鼓舞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以卓越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命力一直走到今天。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应该让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己相随。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尽量多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大力推广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通俗易懂而富有人情味的讲解,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拓宽人文领域,尽最大力量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选的几篇经典文章,绝不仅仅只是干巴巴地告诉学生社会调查、合同广告、会议记录等几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故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然后通过人文科学阵地,使中国传统文化随时随地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当中。
4师生应多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活动
大学语文选编的课文内容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鳞半爪、沧海一粟,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徜徉,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经典作品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学、书画艺术、鉴宝追踪、大山名川、名胜古迹等层面进行多角度的构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可引领学生举行书法比赛、古诗词文朗诵比赛、练讲华夏五千年故事、书法艺术讲座、书画展览等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来龙去脉和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如20l0年的春节,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情人节,对应中国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到唐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再到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清明节来临时,可以发动学生搜寻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作,以此体会其中深刻的托物言志之法;由端午节联想到集浪漫与现实于一体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抱负和诗歌;由中秋佳节联想到古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吟诵,还可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舞龙灯;中秋节做月饼、打年糕、耍狮子等。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从而达到增强大学生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终极目标,大大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修养。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适应当代文化,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大学语文》在授课时,应依据这一精神,有效利用自身的人文特性,在古诗文的讲授中引入相关的内容,参加相关的传统节日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骨髓和血脉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化就是一种气质。
总之,高职院校师生应把理论结合活色生香的生活实际,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多举办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既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品德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为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珍惜这经过5000年绵延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吸取精华,融入社会,并自觉地守护、爱护、保护,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世世相袭,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应通过人文科学阵地,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增强学生人文素养,珍惜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积淀下来的精神资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厚重与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这是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汉语言是汉民族的母语,是每位公民维系民族认同感,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有效工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体、学以致用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的民族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等。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人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她与我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我们只顾享受却浑然不觉,漠视它的存在。审视高职院校过去的语文教学,认真反思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从政府到学院领导要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似乎提高了,可文化水平却不见得有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更是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趋势。相反,中国人对英语的顶礼膜拜却水涨船高:评职称要考英语,多少大学生为了过英语四六级而狂背单词,两亿多中学生为了英语考试而日夜奋斗,甚至连3岁的幼儿都在幼儿园学英语,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家长都认为:“学了英语未必是优势,不学英语肯定是劣势。”80年代中后期降低了五六个分数段才被录取去读无人问津的英语专业的人,摇身一变成为香饽饽。不可否认,国人对英语的热情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开始的,是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人渴望和外界交流的必然产物,这个产物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强制性提倡下迅速发展,并逐渐演化为僵化的必考科目。
除了中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英语强调到比本国母语还重要的程度。目前,全世界20亿人在学英语,其中大部分人在中国,欧洲国家可以讲两三种语言者大有人在,但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都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保护:在德语不断受到外来语冲击的情况下,德国政界和学界一再提出,制定一部法律来保护德国语言。德国语言学会也提出,德国文化部以及各州文化部应改善德语教学和提高德语教学质量。法国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到法国旅游用英语问路,甚至会有人装作听不懂而不予理睬唯独在中国,走极端,一边倒,要么全部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要么全都卑躬屈膝,崇洋媚外,把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人文差异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放在一边,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母语汉语,这一点,连老外们也颇觉费解。
国人以为多学英语就是与全球接轨,就是达到了经济全球化,就提升了社会地位。殊不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而文化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实力综合,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是英美体系获胜的结果。中国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软实力不够,语言文化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我们是自信心不足,外强中空,故而才对英语奉若神明,趋之若鹜,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是最圆的,其实质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体现。
所以,从政府到学院领导应该真正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2高职院校应多增加语文授课时间
现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每周才两小节课,总共才9o分钟,除去学生实习用去三周,遇上节假日或大型活动,还要耽误几节,一个学期才20来节语文课,总共不到30个小时,除专业课外,还比不上体育课和英语课。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一个星期至少4节,一般都是体育老师把学生集中一下,做两节广播体操就解散自由活动了。本来高职院校的学生既不像本科学生那样具有学术研讨精神,也不像高考学生那样有升学压力,不上晚自习,下午四点半以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很多,学生除了上网、逛街、打球、闲聊,不知该怎么打发时间。好多学生从上午l0:15这个学习的黄金时间就开始上体育课了,也有好多学生一个下午就上两节体育课,于是他们从中午12点就开始行动,而语文课却被压缩到不能再少的地步了。英语课不用说就更多了,改革开放之初对英语的重视是大有裨益的,但如今的重视显然是有失偏颇,并且有点过度了。实际上,大多数人一辈子用不到几次英语,举国学英语投入太大,产出太少,一个英国农民一辈子用的也就是大约l500个单词。对将来从事涉外事务的人才强化英语实用能力实属必要,但全国性的强制学习完全是大可不必。唐朝韩愈就说过“术业有专攻”,全民学英语只能制造全民疯狂,难怪有那么多英语考试枪手,难怪中国较正式的英语培训产业价值在l50亿以上,难怪上海高校将从20lo年全方位“试水”全英语教学。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德国语言学学会主席安格莉卡·雷德尔的话,2008年,德国高等院校计划用英语替代德语作为教学语言,但是雷德尔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她说:“如果英语成为官方语言,那各国的语言就成了方言,我们只能在自己家里讲母语了,这给人的感觉就像在过去的殖民地国家一样。”此话令人深思,国外的中医热和中文热,世界各地一千多所孔子学院的设立就很好地说明了全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敬仰,而我们捧着金饭碗低声下气地去找别人要饭。有这样一个真实实例: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专业的高材生好不容易争取到法国巴黎留学,接待他的法国资深教授很是吃惊地说:“你们中国的故宫、长城、四合院、吊脚楼、福建土楼等就是非常好的建筑标本,正是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我们正准备派人到你们那里学习呢!”
故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不应该只逼着大家背英语单词,而应鼓励大家背古文,母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学英语其实很简单,倒是现在有很多学生连中文文章都写不通顺,写不出来,一篇800字的文章也读不顺畅,结结巴巴,有些句子读得支离破碎,这个现象才是令人警醒的。在举行建国6o周年庆祝晚会上,经过层层选拔、过五关斩六将、从500多学生中脱颖而出的两个学生主持人把“游说(shui)”读成了“游说(shoo)”,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an)牛羊”读成“风吹草低见(jian)牛羊”,不能不令人揪心。长此以往,中国还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的泱泱大国吗?
试想,在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除了专门从事与母语汉语相关工作的人外,还有几人在意那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中国文化底蕴,在电脑上夜以继日、纵横驰骋,还有几人动笔写字,就更不用说练毛笔书法了;还有几人在乎那标点符号是用逗号还是用句号,亦或是感叹号;还有谁在意用“以致”还是“以至”、“鼓动”还是“鼓励”,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谁会在乎“祈祷”是“衣”字旁还是“示”字旁,有谁能理解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之心;有谁能理解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有谁能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又有谁能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飘逸;有谁能体会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寓意;又有谁在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t又有谁能理解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苦闷心绪……看似寻常,字字皆血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像百家讲坛的专家那样落笔如神、字字珠玑,但我们对中国文化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在全球化的文化和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一样爆发之际,进步和发展是必要的,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末倒置的错误行为必须纠正,“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能回头?”什么时候能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正本清源、舍我其谁、独占鳌头的地位呢?
令人担心的是,有几所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语文课,大谈特谈专业课和英语课设置的成功,以此作为先进经验推广,殊不知,等到学生写毕业论文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拿起笔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无从下手,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仿佛是上刀山、下火海。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有些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人认为大学语文是可上可不上的小儿科。可曾知道:平时的谈吐修养就把一个人的全貌暴露无遗。做事之前先做人,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所以应该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它是举足轻重的母语。
3教师授课应随时随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本质上,传统文化并非仅指隐性的文化,而是指所有突显的我们祖先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的精神文化的总和。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绵延了千万年,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她鼓舞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以卓越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生命力一直走到今天。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应该让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与己相随。语文教师更应如此,尽量多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大力推广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大学语文》的授课中,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用通俗易懂而富有人情味的讲解,使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拓宽人文领域,尽最大力量突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所选的几篇经典文章,绝不仅仅只是干巴巴地告诉学生社会调查、合同广告、会议记录等几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温儒敏说:“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式,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是不合适的,应该调整和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变化中的鲜活的文化现象和语文现象,培养开放创新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当代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渗透的力量,学会不断修炼和调整自己获取新的语文信息的能力,通过广泛接触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并强调: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对母语和民族文化增加一份感情与觉悟。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文学经典和应用文写作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把学生引向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是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更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使命。
故此,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然后通过人文科学阵地,使中国传统文化随时随地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当中。
4师生应多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活动
大学语文选编的课文内容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鳞半爪、沧海一粟,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徜徉,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经典作品的文化资源、人文资源,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学、书画艺术、鉴宝追踪、大山名川、名胜古迹等层面进行多角度的构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可引领学生举行书法比赛、古诗词文朗诵比赛、练讲华夏五千年故事、书法艺术讲座、书画展览等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来龙去脉和中国独有的文化内涵。如20l0年的春节,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情人节,对应中国的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到唐朝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再到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清明节来临时,可以发动学生搜寻古代文人墨客的诗作,以此体会其中深刻的托物言志之法;由端午节联想到集浪漫与现实于一体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生平抱负和诗歌;由中秋佳节联想到古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吟诵,还可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舞龙灯;中秋节做月饼、打年糕、耍狮子等。给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从而达到增强大学生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内蕴的终极目标,大大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修养。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九条规定:“适应当代文化,体现时代特点,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并不断地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大学语文》在授课时,应依据这一精神,有效利用自身的人文特性,在古诗文的讲授中引入相关的内容,参加相关的传统节日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骨髓和血脉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化就是一种气质。
总之,高职院校师生应把理论结合活色生香的生活实际,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多举办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既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品德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迅猛发展,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为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珍惜这经过5000年绵延积淀下来的丰厚的精神资源,吸取精华,融入社会,并自觉地守护、爱护、保护,并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世世相袭,这是高职院校教育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
上一篇:关于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