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助产护士产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7

【摘要】 产科护理实训教学需围绕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定位和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助产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力度,完善产科护理实训教学的环节,强化产科护理实训教学管理措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产科护理人才。

【关键词】 助产护士;产科护理;实训教学

随着产科护理的发展与新理念、新技术、新器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产科学》作为助产护士的重要专科课程之一,其实训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不相衔接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就此对《产科学》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助产护士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教学状况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临床需求,教学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内容按照医疗专业掌握知识的要求讲授,整个教学过程重视理论教学内容,对实训教学忽视,实训教学处于从属位置,学生学习的重心放在掌握理论知识上。

  1.2 重规范,轻实用 传统的实训教学带教老师课前为学生设计好周密实训程序,以教师为主导的示教,以学生为辅的操作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流程训练,虽然规范,但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发现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临床就感到不知所措,不能学为所用。

  1.3 重教学,轻育人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老师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选择助产护理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在实训过程中仅是应付,使实训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4 重练习,轻评价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而目前的操作练习仅限于实训室,沿用于功能制护理的操作模式,强调操作练习的流程,而忽略患者。产科护理缺乏规范的操作标准和评价方法,难以衡量实训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2 实施实训教学改革模式的对策

  2.1 明确实训教学目标,遴选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助产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导向,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临床助产护理职业技能而制订,包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质养成两大方面。实训内容紧紧围绕临床需求,删除陈旧过时内容,及时增加新技术、新内容。如在原有的实训内容中增加陪伴分娩、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新生儿抚触、月嫂技能等内容。构建新的实训教学模式,确保实训教学内容和临床需求的零距离,保持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统一。

  2.2 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实效,打破陈旧的框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施装备,让教师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及学术动态,并及时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我示教你模仿”、“我讲你听”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采用模拟练习、仿真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如利用模拟待产室、模拟产房及母婴病房展示临床实境,为接触临床打下基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3 贯穿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助产护理实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不是把学生训练成“技法的仓库”,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能完成指定的工作项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目的性,运用所学操作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目标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具备职业竞争能力。

  2.4 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每项实训任务的完成都要加以评价,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是运用行动做事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操作的要规范,符合临床工作的要求,既要注重结果质量的评价,又要注重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按照职业教育的定位,从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评价以平时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平时评价以单项技能及实训的态度评价为主,如产前检查、分娩机制、新生儿抚触、外阴清洗等;期终评价以综合应用评价为主,如正常分娩接产,评价包括外科的洗手、穿手术衣;护理学基础的无菌技术操作技能以及产科的产程观察,外阴清洁消毒及接产过程的操作要领等。如病案分析设计情景,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单项技能全面练习,人人过关;综合技能以抽签定考核项目,从而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

  3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助产护理专业产科护理实训教学改革,实训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提高了助产护士从事产科护理工作的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基本发展能力。

上一篇: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下一篇:试析基于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