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十大能力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7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学生 社会需求 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阐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针对面向社会需求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外资企业为我国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工业也大批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生产线。工业生产的设备和装置日益复杂化和信息化,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必须面向这些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技术人才来讲。其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社交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复杂的机器,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一线人才,各国政府都大力提倡和重视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变的过程。今后在一个很长的阶段都将需要大量懂技术的应用型和复合性人才。
1高职特点和存在问题
1.1高职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高职教育被划人大学行列,和本科教育同属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足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偏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目的性和专业性较强,高职教育主要以教授和应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着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面向基层或车间,直接面向机器和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起到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线的桥梁作用,区别于本科教育和中专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和师资问题,高职教育有时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境,毕业生在岗位上难以发挥高职教育应有的作用,理论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行,企业往往必须加大二次培训的力度,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
1.2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三年时间,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阶段,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了解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处于非常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于尚未真正成熟的辨证逻辑思维阶段,学习动机单纯草率,学习方法简单死板,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和本科学生相比,在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要逊色一些,但在感性方面并不比本科学生差。这类学生在面对繁忙的考试和枯燥的理论往往感到头痛,但如果让他们观察并动手做一些事情却能够做得很好。这也正好吻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繁琐的理论公式和内容。如果说本科教育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话,那高职教育应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方式。作为20岁左右的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当老师把一个实实在在的生产或生活实物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一定能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讲出一些道理;然后老师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再进一步进行实践加深理解,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对即将面对的生产设备不会感到陌生。
1.3社会需求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一开始高职学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对毕业生也存在诸多的意见。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往往对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为其创造价值,不愿再付培训费用,但实际上,企业和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学校追求的是社会利益,二者只能趋近不能相等。二是学校的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升级而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死板陈旧现象,理论和概念的东西讲得太多,很多老师很年轻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而社会上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和熟练动手能力的复合性人才,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最好是一个多面手。可见,社会的苛刻要求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以上特点和存在问题,本人以工科院校为例提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能力培养
关于能力的定义在很多教科书和文件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此不再赘述。本人理解是,所谓“能力”应该是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处理未知问题或了解生疏事物的本领。能力应有各种类型,教育学中常常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这里把一个人的能力也分成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本人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当代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1综合分析能力
在毕业生实习期间或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毕业生往往面对经理和师傅交给的任务一筹莫展,不知从哪做起。究其原因,这就是因为在校期间训练的都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实验和实训内容,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面对一个不熟悉的装置或工程,该从何入手,涉及哪些学过知识等等。分析方法和思路是否清晰都很重要。
现以一个楼字综合布线工程为例。面队这样的工程项目,首先应对客户的具体要求和工程的具体目标进行分析,尽可能掌握客户和大楼资料,了解布线的用途,如果是保密单位就必须考虑屏蔽措施,力求对项目概况胸有成竹;其次对项目进行分析和分解,分阶段实施,由专人负责,尽量做到先易后难,逐步拓展,在实施进程中找出解决方法。认真分析哪些内容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未学过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薄弱的。根据分析情况,做到层次分明和一目了然,再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生在实训报告中都能谈到自己的深刻体会和对项目实训的理解。
2.2资料搜集能力
学生在了解工程案例的实际任务后,针对手头资料的不足和技术的生疏,必须通过上网搜索、厂家咨询、资料查阅和案例参考等诸多方式,收集和整理项目相关资料,从中体会和找出解决的途径,通过比较几种设计方案和和设备选型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合适的方案和设备。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可以比较不同网络集成商的产品性能和供货周期,为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打下良好的情报基础。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眼界和知识面,达到了锻炼主动学习的目的,在今后工作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和不熟悉的知识和设备就会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2.3项目规划能力
在对项目综合分析过后,基本掌握了项目的基本要求和设备构成。根据项目对自己的难易程度,利用微软公司的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进程表,尽量把分解的子项同时展开。针对上述案例,参照相关的综合布线工程预算规范,确定施工工期和人员构成,以及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等。学生通过制作项目进程表和人员安排,对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所了解,在今后工作当中会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
2.4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连贯性方面比较欠缺,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其实很多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数学和物理都是前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从实际中抽象和总结出来的,是指导我们研究万事万物的理论基础。我们可在很多专业课和实训装置中找到它们的踪影,如果老师能要求学生对一些装置的原理追根溯源,学生对项目和设备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开拓思路,综合不同课程中的知识,这样对项目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作为高职毕业的学生必须能够以理论指导实践,遇到实际问题能够找出理论依据,及时解决实际遇到的棘手问题。本人在讲授电梯技术基础课程时,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中学物理知识,他们很快列举出定滑轮、电磁力、摩擦力等。其实电梯的原理非常简单,不是难以理解。但同时告诉学生,制造一部性能优越的电梯是非常困难的,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制造工艺非常多。
学生在通过项目分析、资料整理和方案比较后,在指导老师指点下应能初步制定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纸和项目实施说明书,计算该工程所需费用如设备费用、人员费用、材料费用、资料费用、安装调试费用以及税金等。学生在按照这些步骤逐项完成后,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不仅会看懂图纸,而且会制作方案和绘制图纸,企业不用二次培训,学生也很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对于电气类学生,我们要求他们根据一部多层电梯绘制变频器驱动的主回路图和plc控制系统图等。通过制定方案和绘制图纸,学生掌握了将来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基础。
2.6项目实施能力
如果说上面是纸上谈兵的话,那现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项目进程表和图纸实施项目,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材料购买日程和费用支出,详细记录实施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题和更改内容。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落实到具体工程当中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也是最能锻炼人的过程,不仅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而且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7规范应用能力
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会发现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在与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打交道,因此,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当中,要求学生积极利用各种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标准去做项目,力争使项目更符合商业产品要求。让学生知道在制造产品的每道工序和工程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约束,比如,在实际综合布线工程中要求必须符合电子工业协会及电信工业协会eia/tia568b国际标准和cecs72:97国家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如果验收时发现不符合这些标准,该工程将会被判不合格,必须重新施工,那样的话,损失将会非常大。如果能在学习阶段就向学生灌输标准规范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招聘企业将会非常欢迎这类具有实战经验的毕业生。
2.8创新开发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往往忽略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那是本科教育的事,其实这是对高职业教育的狭义理解。无论处于何种教育阶段,都应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实施自己的方案,开展小发明和小创作活动。在实训成绩评定中不完全依靠任务做得好坏来决定,加大创新意识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技能竞赛,培养自己知识运用和技术公关能力。在平时作业和考核试卷中应加大灵活的和可能有不同答案的题目。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的学生将会为企业带来革新措施和创新精神,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故障频率。
2.9故障判断能力
在设备维修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面对同样的故障现象,有的人很快找到故障位置并使设备恢复正常,而有的人忙了几天几夜也没能把故障处理掉,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有人会说是他们的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但本人更认为是他们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不同造成的。对于高职学生。应培养在遇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原因,从工艺过程、设计图纸和设备原理等方面找出理论依据,而不能仅凭以往经验来简单地处理问题,不是修理自行车,换换零件就可以了,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障。否则,今后还会在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样的故障。因此,在实训阶段老师应训练学生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和如何在实践中寻找理论依据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故障分析技能,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今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本人在教授现代电梯控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中,通过随机地设置一个故障点,要求学生根据电梯出现的故障现象来分析原因,和正常运行的电梯有何不同现象,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分析猜测各种原因,同时把大家所说的原因都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用理论原理和电气图纸进行分析,最终再利用仪器和工具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通过把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分成“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等分析方式,可以一目了然地缩小了故障原因的范围,快速和准确地找到问题之所在。
通过这种故障逻辑判断训练,将使学生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及时准确排除设备故障,为企业的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保障,定会受到厂长经理的肯定和表扬。
2.10组织协调能力
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应是一名简单的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而应成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技术骨干。面对工艺复杂的生产车间和技术先进的设备安装,必须需要一个由各种能手组成的团队才能够完成任务,必须能够合理地分配人员和分配时间,协调各工种的工作衔接。在实训项目期间,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负责部分实训内容,任命或推举一名组长负责项目的进程和人员安排,每天记录工作内容和分工情况,模拟实际工厂环境和操作规章制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学生也会很快溶入到企业的团队中去。
3总结
以上是本人通过过去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情况总结出的若干学生能力培养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这些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应聘和实习期间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从部分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确实让一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在应聘和工作过程中给招聘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并最终击败有经验的竞争者而被聘用;还有一些毕业生在工作中成绩优秀,能力很快超过了他们的师傅,甚至个别毕业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培养高职学生,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二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三要实训内容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努力拓展综合训练范围。
论文摘要:阐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针对面向社会需求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外资企业为我国带来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同时国内工业也大批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生产线。工业生产的设备和装置日益复杂化和信息化,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必须面向这些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技术人才来讲。其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社交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日益复杂的机器,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一线人才,各国政府都大力提倡和重视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型转变的过程。今后在一个很长的阶段都将需要大量懂技术的应用型和复合性人才。
1高职特点和存在问题
1.1高职教育的特点
在我国,高职教育被划人大学行列,和本科教育同属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足见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偏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本科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目的性和专业性较强,高职教育主要以教授和应用成熟的设备和技术,着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面向基层或车间,直接面向机器和人员,是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起到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线的桥梁作用,区别于本科教育和中专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和师资问题,高职教育有时处于较为尴尬的情境,毕业生在岗位上难以发挥高职教育应有的作用,理论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行,企业往往必须加大二次培训的力度,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
1.2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三年时间,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正是风华正茂的黄金阶段,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了解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处于非常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于尚未真正成熟的辨证逻辑思维阶段,学习动机单纯草率,学习方法简单死板,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和本科学生相比,在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要逊色一些,但在感性方面并不比本科学生差。这类学生在面对繁忙的考试和枯燥的理论往往感到头痛,但如果让他们观察并动手做一些事情却能够做得很好。这也正好吻合高职教育的定位和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摒弃繁琐的理论公式和内容。如果说本科教育采用“理论一实践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话,那高职教育应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教学方式。作为20岁左右的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当老师把一个实实在在的生产或生活实物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一定能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讲出一些道理;然后老师再上升到理论高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再进一步进行实践加深理解,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对即将面对的生产设备不会感到陌生。
1.3社会需求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一开始高职学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对毕业生也存在诸多的意见。究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往往对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学生一毕业就能为其创造价值,不愿再付培训费用,但实际上,企业和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是完全不同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学校追求的是社会利益,二者只能趋近不能相等。二是学校的培养模式跟不上时代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升级而来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死板陈旧现象,理论和概念的东西讲得太多,很多老师很年轻没有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而社会上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和熟练动手能力的复合性人才,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最好是一个多面手。可见,社会的苛刻要求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具备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以上特点和存在问题,本人以工科院校为例提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能力培养
关于能力的定义在很多教科书和文件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此不再赘述。本人理解是,所谓“能力”应该是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处理未知问题或了解生疏事物的本领。能力应有各种类型,教育学中常常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这里把一个人的能力也分成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本人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当代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2.1综合分析能力
在毕业生实习期间或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毕业生往往面对经理和师傅交给的任务一筹莫展,不知从哪做起。究其原因,这就是因为在校期间训练的都是一些按部就班的实验和实训内容,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何面对一个不熟悉的装置或工程,该从何入手,涉及哪些学过知识等等。分析方法和思路是否清晰都很重要。
现以一个楼字综合布线工程为例。面队这样的工程项目,首先应对客户的具体要求和工程的具体目标进行分析,尽可能掌握客户和大楼资料,了解布线的用途,如果是保密单位就必须考虑屏蔽措施,力求对项目概况胸有成竹;其次对项目进行分析和分解,分阶段实施,由专人负责,尽量做到先易后难,逐步拓展,在实施进程中找出解决方法。认真分析哪些内容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未学过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薄弱的。根据分析情况,做到层次分明和一目了然,再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生在实训报告中都能谈到自己的深刻体会和对项目实训的理解。
2.2资料搜集能力
学生在了解工程案例的实际任务后,针对手头资料的不足和技术的生疏,必须通过上网搜索、厂家咨询、资料查阅和案例参考等诸多方式,收集和整理项目相关资料,从中体会和找出解决的途径,通过比较几种设计方案和和设备选型的优缺点,最终选定合适的方案和设备。比如,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搜集的资料可以比较不同网络集成商的产品性能和供货周期,为最终确定实施方案打下良好的情报基础。通过这种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宽了眼界和知识面,达到了锻炼主动学习的目的,在今后工作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和不熟悉的知识和设备就会很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2.3项目规划能力
在对项目综合分析过后,基本掌握了项目的基本要求和设备构成。根据项目对自己的难易程度,利用微软公司的project软件编制项目进程表,尽量把分解的子项同时展开。针对上述案例,参照相关的综合布线工程预算规范,确定施工工期和人员构成,以及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材料等。学生通过制作项目进程表和人员安排,对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所了解,在今后工作当中会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
2.4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连贯性方面比较欠缺,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其实很多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数学和物理都是前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从实际中抽象和总结出来的,是指导我们研究万事万物的理论基础。我们可在很多专业课和实训装置中找到它们的踪影,如果老师能要求学生对一些装置的原理追根溯源,学生对项目和设备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开拓思路,综合不同课程中的知识,这样对项目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作为高职毕业的学生必须能够以理论指导实践,遇到实际问题能够找出理论依据,及时解决实际遇到的棘手问题。本人在讲授电梯技术基础课程时,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中学物理知识,他们很快列举出定滑轮、电磁力、摩擦力等。其实电梯的原理非常简单,不是难以理解。但同时告诉学生,制造一部性能优越的电梯是非常困难的,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制造工艺非常多。
2.5方案制定能力
学生在通过项目分析、资料整理和方案比较后,在指导老师指点下应能初步制定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施工图纸和项目实施说明书,计算该工程所需费用如设备费用、人员费用、材料费用、资料费用、安装调试费用以及税金等。学生在按照这些步骤逐项完成后,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不仅会看懂图纸,而且会制作方案和绘制图纸,企业不用二次培训,学生也很快适应企业的要求。对于电气类学生,我们要求他们根据一部多层电梯绘制变频器驱动的主回路图和plc控制系统图等。通过制定方案和绘制图纸,学生掌握了将来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基础。
2.6项目实施能力
如果说上面是纸上谈兵的话,那现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项目进程表和图纸实施项目,要求学生合理安排材料购买日程和费用支出,详细记录实施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题和更改内容。把自己设计的方案落实到具体工程当中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也是最能锻炼人的过程,不仅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而且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7规范应用能力
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会发现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在与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打交道,因此,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当中,要求学生积极利用各种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标准去做项目,力争使项目更符合商业产品要求。让学生知道在制造产品的每道工序和工程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规范约束,比如,在实际综合布线工程中要求必须符合电子工业协会及电信工业协会eia/tia568b国际标准和cecs72:97国家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如果验收时发现不符合这些标准,该工程将会被判不合格,必须重新施工,那样的话,损失将会非常大。如果能在学习阶段就向学生灌输标准规范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招聘企业将会非常欢迎这类具有实战经验的毕业生。
2.8创新开发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往往忽略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那是本科教育的事,其实这是对高职业教育的狭义理解。无论处于何种教育阶段,都应重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实施自己的方案,开展小发明和小创作活动。在实训成绩评定中不完全依靠任务做得好坏来决定,加大创新意识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技能竞赛,培养自己知识运用和技术公关能力。在平时作业和考核试卷中应加大灵活的和可能有不同答案的题目。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的学生将会为企业带来革新措施和创新精神,提高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故障频率。
2.9故障判断能力
在设备维修过程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面对同样的故障现象,有的人很快找到故障位置并使设备恢复正常,而有的人忙了几天几夜也没能把故障处理掉,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有人会说是他们的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但本人更认为是他们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不同造成的。对于高职学生。应培养在遇到设备出现故障时,能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原因,从工艺过程、设计图纸和设备原理等方面找出理论依据,而不能仅凭以往经验来简单地处理问题,不是修理自行车,换换零件就可以了,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故障。否则,今后还会在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样的故障。因此,在实训阶段老师应训练学生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和如何在实践中寻找理论依据的能力,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故障分析技能,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今后更快适应工作岗位。
本人在教授现代电梯控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中,通过随机地设置一个故障点,要求学生根据电梯出现的故障现象来分析原因,和正常运行的电梯有何不同现象,同学们都饶有兴趣地分析猜测各种原因,同时把大家所说的原因都一一列在黑板上,然后用理论原理和电气图纸进行分析,最终再利用仪器和工具找到真正的故障原因。通过把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分成“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等分析方式,可以一目了然地缩小了故障原因的范围,快速和准确地找到问题之所在。
通过这种故障逻辑判断训练,将使学生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及时准确排除设备故障,为企业的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快速有效的保障,定会受到厂长经理的肯定和表扬。
2.10组织协调能力
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应是一名简单的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而应成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技术骨干。面对工艺复杂的生产车间和技术先进的设备安装,必须需要一个由各种能手组成的团队才能够完成任务,必须能够合理地分配人员和分配时间,协调各工种的工作衔接。在实训项目期间,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负责部分实训内容,任命或推举一名组长负责项目的进程和人员安排,每天记录工作内容和分工情况,模拟实际工厂环境和操作规章制度。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学生也会很快溶入到企业的团队中去。
3总结
以上是本人通过过去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情况总结出的若干学生能力培养具体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这些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应聘和实习期间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从部分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确实让一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在应聘和工作过程中给招聘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并最终击败有经验的竞争者而被聘用;还有一些毕业生在工作中成绩优秀,能力很快超过了他们的师傅,甚至个别毕业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培养高职学生,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职业素养;二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三要实训内容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努力拓展综合训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