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对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7
论文关键词:体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方式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以及高校对体育硕士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在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旨在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1研究目的
  在充满竞争的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能否有效地识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成败。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权的获得,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重视,为此,各大高校都把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纳入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之中,这在客观上为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但事实上,摆在研究生面前的不仅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当今这个富于竞争的社会,社会用人体制逐渐走向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社会不用庸才,不用书呆子,他们需要的是英才,是智商和情商的双“高型”人才,这样就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用人单位对已就业的研究生的满意度如何?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否完善,存在那些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为了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本研究就基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试图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三所高校的培养方式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
  2.1.2八所大学对于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满意度及需求现状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长江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学科研究生就业与人才需求的研究文章和相关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
  对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32,有效回收率为90.4%,并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是有效的。
  2.2.3访谈法
  走访了8所高校体育部门的主管领导共8人。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
  3结果与分析
  3.1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现状
  体育课的设置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需求的调查发现,体育学科研究生进入高校,主要是教学与训练和科研两大部分。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承担着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责任。而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效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培养,更重要的影响学校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中体育硕士的比例与日俱增,但用人单位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却普遍不高。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所进体育学科研究生非常满意的最多只占3%,比较满意最多的还不到整体的1/6,一般与不太满意两者相加最小值超过了50%,最大值竟然达到91%,而对于非常不满意占3%一5%。(见表1)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1)科研能力不强、专业技术水平不精湛,不能做到一专多能,同时上几门不同的体育选修课;(2)缺乏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裁判能力;(3)缺乏组织校内外体育活动的经验。从调查中还得知,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硬件的要求是,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2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现状
  3.2.1体育院校专业技术课时数偏少,教师授课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的要求
  专业技术课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主要途径之一,专业课开设情况反映了学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业务素质的要求和重视层度。通常课时越多,授课质量越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得就越快。

  表2的调查可以看到:大多存着专业技术课时数安排偏少的现象,这与目前研究生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差而需提高的实际不相适应,也与社会对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趋高的实际不相适应,这是造成高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由于学生的来源、职业和年龄等问题的差异,学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课时数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培养单位,或导师自行安排,这就要求学校、导师必须从根本上对专业技术课重视起来,加大课时量,提高教师授课质量,以量变到质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2.2专业技术培养方式五花八门,有待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
  授课方式是否合理是能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研究生技术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自己练习、导师辅导、专业训练课、跟专选班上。(见下图)

  但这四种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自己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和层次练习,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技术,不受任何的约束,但其容易放任自流,会因为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以致技术提高慢、出现错误动作;导师辅导——避免了自己练习的不足,但一般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有限,不能形成班、队进行教学训练,缺乏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程度不同地影响提高的效果;专业训练课——根据自己的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较适合绝大多数研究生,但它不能系统地、全面地将以前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缺乏内容完整性;跟专选班上——较好的弥补了专业训练课的存在的问题,但上课的内容多、训练量大、人数多、教师无暇顾及、场地不足等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研究生上课积极性不高,间接影响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次,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专门的技术训练课的内容和计划,这些都是阻碍研究生技术水平提高,导致学校对其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因此,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培养方式是培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2.3对专业技术教学实践重视度不够,学生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
  教学实践是研究生投入工作后具备良好授课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单位对教学实践的要求直接影响学生的授课能力,授课能力的差别将直接影响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从表3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时间主要集中在3、4、5学期,其中武汉体院和华中师大时间周期均为4—8周,且都没算入学分,而湖北大学的实践周期为36学时,且有2分学分。
  可见体育院校对研究生专业技术实践重视度不够,实践周期短,实践学时没做具体安排,浮动性大,由于不占学分,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生自身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缺乏良好的授课能力,也是引起学校对研究生满意度不高的突出原因之一。
  3.2.4学校开设技术选修课总体意识不够,可供选择项目少,开设学时不足

  技术选修课是培养体育学科研究生一专多能主要途径之一。高校不断发展,一专多能且全面的体育学科研究生,是日后培养高质量、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核心力量。

  从表4中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选修课开设情况不一样,在调查的院校中,仅武汉体院开设了技术选修课,其余两所则没有开设选修课。武汉体院开设选修课主要在第3、4学期,由学校确定项目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每学期开始时选择本学期选修科目,最多可选2门,每门课开设学时大约为24学时左右。
  可见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院校对于开设技术选修课的总体意识不够。已开设的院校基本能满足学生的意愿,但可供选择的项目少,开设的学时数不够。
  4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及对策
  4.1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原因
  从产生的原因看,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看,体育院校为了改变社会对体育学科长期以来重术科、轻学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看法,导致了多数高校只注重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和培养。其次,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很多跨专业考生,他们以前大多几乎从来未接触过体育,报考体育学科研究生完全由于自身对于某项体育运动的一种热爱,或者是因为对他们来说,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相对较容易。因此这类考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基础。而高校对于体育科学研究生的要求主要以教学训练为主,体育院校对于学生技术培养上的忽视,势必造成与社会需求无法顺利接轨。
  从主观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方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调查显示培养单位对于研究生培养方式简单,不系统。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忽略了专业技术的重要性,只流于形式,技术培养方式的滞后,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专业技术的提高。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2)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中,专业技术的培养在各个培养单位制订的培养方案中都被明确提出,并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调研中发现,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却并没有真正有效的实施。由于教学时数、授课方式、授课质量等等的不足,导致对专业技术的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都未达到,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技术的渴望度。(3)忽视了体育这门学科自身独特的特征,加上专业技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生自发组织或自己自觉练习的现象较少。而且大多研究生未意识到目前就业的困难,忽视了一专多能力对于日后就业的重要性。这些也是造成体育学科研究生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影响因素。
  4.2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工作,需要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目前首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转变体育院校培养观念,将只注重研究生科研理论水平的培养,转变为科研水平与技术水平并重,加大对研究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力度;(2)培养院校应认真落实制订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案;(3)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加大对学生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制订相应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为学生创造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4)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发训练的意识。
  5结论
  通过对体育学科研究生专业技术培养现状及对社会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的调查发现,高校对体育学科研究生满意度普遍不高,与学校自身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造成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客观原因:体育院校为了改变社会对体育学科长期以来重术科、轻学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看法,忽视了对于学生技术的训练和培养;研究生的扩招,吸收了一批几乎没有专业技术基础的学生。主观因素:培养方式的制定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技术培养缺乏有效手段;体育学科研究生自身的对专业技术不重视。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促进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顺利接轨,对培养单位提出以下建议:转变体育院校培养观念,加大对研究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力度;培养院校应认真落实制订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案;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感,为学生创造学习专业技术的机会;营造良好的专业技术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发训练的意识。

上一篇:浅谈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立足社会需求的中职物流教育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