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信息反馈表”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郑方艳,谢继英,贺锦花
【摘要】 目的 使临床实习教学更加规范、安全、科学,提高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使护生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患者服务意识增强。方法 在常规管理下应用“教学双向信息反馈表”,即护生在轮转科室实习结束后,发放自制评价表由护生对教师、教师对护生进行教与学的评价。结果 护生护理操作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有所改观。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结论 “双向信息反馈表”的使用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指导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是教师与护生愿意接受的实习带教方法。
【关键词】 双向信息反馈表;临床教学管理;应用;护理;实习
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多元化、高素质的需求,对临床实习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临床带教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接收的实习护生近200人,为了使实习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安全、科学,从2007年6月开始,在以往的常规单向教学信息反馈方法上加以改进,采用双向教学信息反馈法进行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使带教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将“双向信息反馈表”的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双向信息反馈表”设计的背景与内容
1.1 设计背景 以往的单向教学管理只注重对实习同学的评价,对带教科室没有相应的评价方法,在实习同学的考核成绩中也不能详细地了解各科对带教工作的重视与落实情况。如果护生成绩不理想或动手能力不强,往往从护生身上寻找原因,从而忽略了带教老师的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培养优秀合格的护理接班人过程中老师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既要对护生实习考评,也要注重临床带教队伍的带教能力及带教效果的了解。护理部根据教与学原理参考相关文献[1],并针对教学实习大纲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自行设计了“双向信息反馈表”。该双向反馈表包括两个方面的表格:即《护生实习考评反馈表》与《护理教学质量反馈表》。
1.2 “双向信息反馈表”的内容与考评方法
1.2.1 《护生实习考评反馈表》考评的内容 包括十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反应、工作能力、沟通能力、操作熟练程度、无菌观念、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权重分配:每项10分,满分100分。表现根据计分,表现好每项10分,表现一般每项8分,表现差每项4分。考评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分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理论、操作考试成绩计入实习考评表,并可填写表现优秀的事迹。
1.2.2 《护理教学质量反馈表》调查内容 包括18项:(1)带教老师是否向你进行了环境人员介绍?(2)入科后第几天听了老师的专科知识讲课?(3)第几天观看了老师的操作演示,效果如何?(4)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如何?(5)老师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6)老师带教是否耐心细致?(7)老师现是否经常向你传授专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8)老师操作是否规范、无菌观念是否强?(9)老师对学生、对患者的态度如何?(10)老师是否让你单独去执行加药、注射等治疗?(11)老师是否向你传授了一定的护理文书知识?(12)老师是否关心你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13)有无其他老师指使你去为其做事?(14)该科出科考试是否严谨和及时?(15)护士长是否重视实习带教工作?(16)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及时进行出科鉴定吗?(17)在该科实习期间你认为最优秀的老师是谁?(18)提出你对该科室的教学或管理建议、意见以及遇到的好人好事。科室评分细则:根据反馈表现计分,满分100分。如反馈表现一般每项扣2分,反馈表现差每项扣5分。考评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分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9分以下为差。
2 “双向教学信息反馈表”应用
2.1 实施四级教学管理 (1)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教学组长、带教老师实行逐级教学管理。护理部制订详细的实习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严把质量关,把教学质量纳入护理质量控制之列。护生来院后由护理部进行四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医院概况、医院感染、护理文书知识、法律法规、礼仪规范、护生管理制度、安全教育、护士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对护生告知《护生实习考评反馈表》的内容,让护生明白实习努力方向。(2)护生入科后由专业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教育能力强的老师实行一对一带教。每组同学出科后由科室教学老师、教学组长和护士长全面测评填写《护生实习考评反馈表》,对每位同学打出该科的考评成绩,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到护理部。此表直接交护理部及时汇入实习生档案总计分表,每位同学的各科考评平均成绩作为其实习总考评成绩。(3)护理部及时了解护生考评反馈情况,注意护生在理论、操作等各项考评有哪方面的欠缺,要求带教老师帮助护生认识到不足之处,并严格按照标准管理,指导护生、培养护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各科注意加强护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要锻炼护生的自信,熟练掌握疾病的健康指导常识及一般的康复指导知识,尽量为护生提供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操作技能。对护生的护理文件书写,带教老师要做好示范,做好书写前的指导练习,把关合格后再正式书写,书写后及时查阅签名。
2.2 注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护理部在每个实习小组出科后对其所实习科室进行调查,向护生发放《护理教学质量反馈表》,让护生对实习科室及带教老师进行客观评价,采用无记名形式,由调查人员直接将表发给调查对象,再由护理部统一收卷并作出考评评分,填写不完整为废卷。护理部对护生的带教管理的反馈、建议、意见、好人好事进行整理,很多护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但提出教学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也提出发现的非教学方面的问题。对其提出的合理的、有利于实习带教的建议予以采纳。对各科室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记录,将情况通报科室及时整改。
2.3 及时评价与总结教学的双向质量与问题 护理部及时了解教与学双方反映来的问题、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评估,研究解决对策,有效地控制带教质量与护理工作质量。每月召开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座谈会,接受实习动态的反馈,护理部同时反馈护生对每科带教中反映的问题与科室教学考评得分情况。对护生满意的、表现突出的带教老师及教学考评得分排列前五名的科室进行表扬及奖励,以激发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和积极性。对一些好的带教方法相互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带教质量的目的。对于护生与临床反映问题较多者、带教不称职者,随时更换,取消带教资格,以更好地保证带教质量。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和实习队长、小组长会议,进行阶段实习总结,表扬做得好的方面及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及小组,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方向,并提出后阶段的实习要求。双向考评分值高低作为每年度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带教科室评选依据。
3 结果
选择2005年和2006年的护生实习情况与2007年和2008年应用“双向信息反馈表”于实习教学管理后相比较,应用“双向信息反馈表”于实习教学管理后护理教学态度质量明显提高,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提高,见表1。表1 双向信息反馈表应用前后教与学质量比较
4 讨论
应用双向信息反馈表,收到了教与学相长,相比促进的良好管理效果,培养了学生的专业信念与学习兴趣。
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面对自己新的学习环境和带教群体,她们希望受到重视,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更需要有众多的学习楷模。她们有很多的希望和要求,但却不知如何去沟通和表达。我们抓住学生这些心理,建立实习档案,应用《教学质量反馈表》,提供多种沟通交流平台,使学生们感受到她们备受重视,从而产生了信赖感,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社会、人文、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通过带教老师的表率作用,把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专业思想通过言行对护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渲染和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护生们认识到选择护理就是选择了奉献、不计回报,使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专业信念得到完善和巩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职业价值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培养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上升,临床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2]。
激发了带教老师及带教科室的互相竞争意识,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带教水平。临床教学中的显著特点是言传身教[3],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临床实习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是护生对带教老师及科室管理的真实评价,是老师各方面的能力及科室管理水平在同学面前的展示,也是护生对老师所付出的肯定。通过带教质量信息反馈,使临床带教老师认识到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工作态度、言谈举止均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带教老师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根据实习计划对学生认真带教、严格管理。为树立良好的形象,促使带教老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带教老师积极钻研业务,坚持业余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探索先进的带教方法,树立人人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识,增强了老师学习的自觉性,加强了老师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了老师间、科与科之间带教的竞争意识。
总之,“双向教学信息反馈”在临床实习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指导教育改革、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使临床带教更规范、安全、科学,达到了教学互长,师生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潘丽英.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信息反馈.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70.
2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7.
3 沈勤,高菲菲.高等护理临床教师职业素养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2006,6(3):38.
上一篇:试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