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高职差生教育的一点心得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0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使我们务必解决好对差生的教育问题。教师只要用爱心去感化差生,用真诚去关爱差生,对他们理解尊重,与他们平等交流,就一定能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差生教育 爱心 尊重 平等交流
  
  高职院校在招生时是最后一个批次录取,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及其他方面素质相对差一些,差生相对多一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每一学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差生。这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长远课题。下面让我来谈一下如何教育好差生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要搞好差生的教育,教师就必须付出爱心。由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自身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没人看得起自己,同学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所以,差生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所教学科、热爱自己所教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特别对差生,更要体现细心、耐心。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感情的教师能做好学生的工作。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特别是对差生真挚地关心、体贴,才能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才能使差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另外我们要善于发掘差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的表扬,一句赞叹的语言,一行鼓励的批语,都可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转变。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差生也不例外,关键是我们怎么去挖掘。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才能提高他们的成绩。
  理解尊重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要求上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他们的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自尊感,树立起做人的信心。首先,要真正理解差生的内心世界,以他们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分担他们的忧愁。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他们,使他们深切地认识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对差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差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其次,尊重每个差生的个性,重视他们的心理需要,不要求差生唯命是从,允许他们有不同看法,充分发扬民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要做好差生的转变,就要求师生间在人格上、心理上处于平等的地位,离开了这个基础,教师采用任何有损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的高压手段,都无助于差生的转变工作,只会导致差生更加放任。如老师对未转化的差生一直坚持不放弃,严格要求,因势利导地培养其文明行为和优良品德,发展学生的才能和智慧,学生也会回报教师的教育,尊重教师要求。

  具备了爱心、真诚、理解还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去有效地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学生却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传授的一切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收,进而化为己有,而师生间的和谐感情交流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目的整个教学过程的"血液"。教学中师生间若没有感情交流的"血液","教"与"学"这条运输线可能就不畅通,甚至会中断。因此必须在差生和教师之间搭起一个桥梁,那就是平等交流沟通。要教育好学生,特别是差生,就得先了解学生。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广泛而复杂的,影响他们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教师工作是否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听取学生的诉说,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忧他们之所忧,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兴趣、需要,才能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长处。教师应多方位、多角度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并没有什么两样,在老师眼里一样能干,一样出色。
  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古人云:“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这虽然是对治理国家而言,但对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许多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有问题的学生(差生)是最恨有偏见的教师的,然而,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不公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对成绩好或与自己亲近的学生,教师往往首先看到他们的成绩和优点,自觉不自觉地有所“偏袒”。而对有问题的学生则容易看到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给予他们的往往是“瞧不起”、“冷落”、“责怪”、“挖苦”等歧视待遇。这样就大大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愤懑情绪,并逐步发展为情感上的对立。对好学生和差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要多投入一份爱心,多加一份注意,了解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观察,善于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同时还应向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固定的优生和劣生,大家要用实际行动向老师证明你是什么样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而及时的表扬又可以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增强搞好学习,提高能力、遵守纪律的勇气和恒心,使差生在老师关注、理解、尊重的愉悦中尝到进步的快乐,从而转变为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彭贤智.以学生为主——当代教育改革新思潮[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24-186.
  [2]霍玉荣.教师职业心理品质及其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2004,(11):54-57.
  [3]袁东华.大学生厌学根源初探[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上一篇: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析生本教育之于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