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1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发展战略 思考
论文摘要:21世纪初,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机,通过改制,成功升格,发展迅猛;时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职教事业长盛不衰。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异常迅速,特别在2l世纪初,不断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与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成为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本科为770所,高职院校有1207所;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均已超过了本科院校。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沉淀的高职院校来说,令人倍感猝不及防。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属于典型的政府指令性文件引导型的发展模式,超速发展、过度发展在所难免,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同时自身许多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良性发展。
下面试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发展层次、拓展办学空间、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改与科研等七个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图能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
办学定位是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思路的前提,是对办什么样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总体理解和认识,直接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规格是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规格。对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我国已有较为明晰的界定,但对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规格还存在模糊的认识;目前,高职教育呈现两种有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宗旨的倾向:一是高职教育本科化,保证了办学的层次,但缺乏职业特色;二是高职教育中职化,突出了职业性,但层次不高。脱胎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院校,受长期惯有的办学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要求不自觉地“掉进”中专的层次,在管理上往往把学生看成“高中生”等等;在学习和借鉴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带有其明显的“影子”,被戏谑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这些无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背道而驰的。
在2004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了这样的概括:“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以生产或工作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具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重性,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自己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的教育。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为就业而进行的普通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又不同于学科型、工程型的具有系统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高等”与“职业技术”,从培养方向来看,应是面向社会各行业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二、关于发展层次
从教育层次而言,目前我国内地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相当于“专科”层次。从我国的台湾及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专科”层次并不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我国的台湾省和新加坡等地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虽同属高等教育建制,但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普通本科高校走的是“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的路子,而高职教育则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采取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具有明显的差异,二者难以“沟通”与“衔接”;从2005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已把高职生升人本科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比例从10%一下子降至为5%。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快速而广泛的应用,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必然从“正三角形”变成“倒三角形”,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层次不应永远止步于专科层次,要根据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要求,积极尝试本科层次,乃至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逐步构建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永不止步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们对求知渴求的需要。
三、关于拓展办学空间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均占地面积作了刚性规定。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从中等学校转制而来的,以原来的中专“地盘”办高等院校显然与要求差距很大,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急剧上升,一时“人满为患”,办学空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拓展办学空间成了几乎所有高职院校最困难、最迫切又不得不面对的瓶颈。
由于缺乏高层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对于急于谋求办学空间拓展的高职院校只好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纷出其招;有几所联合一起圈地的,更多的是单打独斗的;财力雄厚的在城区、次之的在城郊、差的只好到边远之地寻找了;高校星罗棋布,布局无序;一所学校分为多个校区,每年花在轮子上的费用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学空间的拓展毫不例外地使每一所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
既然圈地拓展办学空问是每一所高校不得不对面的事,政府为何不牵头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呢。其实,政府管理市场有一个已经实践证明了的一个成功做法——“划行归市”,即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市场,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把同一行业的划归于同一个地方进行经营,众所周知的诸如布匹市场、水果市场、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等等。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正确引导各高校的新校区选址行为,把高校划归于相邻之处,不仅有利于高校共享人才、教育教学设施等资源,也可以避免高校因选址边远导致人心不稳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发展是硬道理,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也是发展。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这样才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目前,不少学校的发展多停留在办学空间扩张和硬件建设(特别是高楼大厦的建设)等层面上。众多学校,甚至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不惜内外举债,大兴土木,圈地之风此起彼伏,这种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扩张,以牺牲质量、牺牲一代甚至几代教职员工利益为代价的扩张,虽然营造了一时的“繁荣”,只是一种杀鸡取卵、自砸牌子的做法,也使学校和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高校负债购地、开工搞基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卖地还债”也屡见不鲜。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教育制定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借鉴企业的做法做好办学成本核算、风险预测等;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基本法则,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坚持以内涵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办出特色、办出质量为目标,避免相互攀比之风,把着力点放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等软件建设上。
五、关于管理体制
目前高职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另一种是行业行政部门主管(此外还有个别由大型企业集团主管);尤以后一种为主。
高职院校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表现在:1、有利于政府把高职教育统一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兼顾,特别是使高职院校的经费预算投入有明确依据;2、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教育规律管理高职院校;3、有利于高职院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4、有利于高职院校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扶持政策。如,教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5、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横向联合,打通目前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实现办学经验、师资等资源共享。不利的一面表现在: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是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专业设置以社会岗位群相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统一归口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容易导致高职院校与行业割裂,得不到行业的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无论归口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都应厘清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方在激发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职责和作用,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成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的职责,发挥两机构各自优势,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应采取“适度放开”,实现“搞活”之目的,给予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人事权、专业设置权等;此外,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不应主要依赖收取学费解决,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应当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通过财政预算与各级政府税收来承担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大部分。
六、关于专业设置
考察高职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职业院校都是行业主管或大型企业出于为本行业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而创办的,因而高职院校几乎元一例外冠以行业类别名称——如电力、运输、建筑、工商等等;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以行业岗位群相对应,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其紧贴本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系。
近年来,高职院校基于谋求扩大规模目的,纷纷突破“围绕本行业设置专业”的传统做法,开设了许多与本行业无关的专业,所开设的新专业数甚至超过其原有的传统专业数,这一做法也曾招致业内人士的非议,甚至于被指责为“不务正业”。其实,研究本科高校的发展史,大都早已历经类似的情况;如原仅开设理工专业的清华大学,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所开设的非师范专业已超过师范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均已发展成为理工文相互协调的综合性大学。实践证明,文理工专业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如果仅囿于本行业设置专业,必然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但是,我们也应避免另一种情况的发生:不少高职院校为了上规模,不顾自身的条件,没有经市场充分调研,借国家放松专业设置管理、审批之机,拼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盲目开设新专业,不仅扼杀了自有的专业特色,更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使专业的生存难以为继。政府应对专业布局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以防止此类现象的蔓延。
七、关于教改与科研
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跳跃式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深沉的高职院校来说,不可避免遇到诸如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编制、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等各种各样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力军应是高职的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升格为高等教育建制后,教改与科研,就应成为广大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教师成长的客观要求来看,开展教改与科研,是从一般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的必由之路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会暨中国职教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上指出:职业学校要有一定的科研,当然应侧重实用性。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科研活动,这个学校的水平很难提高,要有一定的鼓励措施,支持科研活动。
从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能力、水平及质量还比较低,还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课题研究流于形式等现象。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要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能盲目与本科看齐,也不能持“等、靠、要”思想;应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促教学”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推动教改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
“不谋万世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形下,高职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更应居安思危,抓住职业教育发展这根主线,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齐心协力,调整发展思路,确保高职教育事业长盛不衰。
论文摘要:21世纪初,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机,通过改制,成功升格,发展迅猛;时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职教事业长盛不衰。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异常迅速,特别在2l世纪初,不断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与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成为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本科为770所,高职院校有1207所;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均已超过了本科院校。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沉淀的高职院校来说,令人倍感猝不及防。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属于典型的政府指令性文件引导型的发展模式,超速发展、过度发展在所难免,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同时自身许多突出的问题与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良性发展。
下面试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发展层次、拓展办学空间、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改与科研等七个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图能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
办学定位是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思路的前提,是对办什么样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总体理解和认识,直接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规格是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规格。对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我国已有较为明晰的界定,但对高职教育
的人才培养规格还存在模糊的认识;目前,高职教育呈现两种有违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宗旨的倾向:一是高职教育本科化,保证了办学的层次,但缺乏职业特色;二是高职教育中职化,突出了职业性,但层次不高。脱胎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院校,受长期惯有的办学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要求不自觉地“掉进”中专的层次,在管理上往往把学生看成“高中生”等等;在学习和借鉴本科院校的过程中,带有其明显的“影子”,被戏谑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这些无疑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背道而驰的。
在2004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作了这样的概括:“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或相当于高中文化基础)和一定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上,以生产或工作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而实施的具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高级技术技能内容的职业教育。”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重性,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为自己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的教育。从高职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既不同于为就业而进行的普通职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又不同于学科型、工程型的具有系统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是“高等”与“职业技术”,从培养方向来看,应是面向社会各行业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定位于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二、关于发展层次
从教育层次而言,目前我国内地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相当于“专科”层次。从我国的台湾及国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专科”层次并不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终极目标;我国的台湾省和新加坡等地的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相互衔接的教育体系。普通本科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虽同属高等教育建制,但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普通本科高校走的是“学术型”“理论型”“研究型”的路子,而高职教育则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采取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具有明显的差异,二者难以“沟通”与“衔接”;从2005年起,教育行政部门已把高职生升人本科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学习的比例从10%一下子降至为5%。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快速而广泛的应用,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必然从“正三角形”变成“倒三角形”,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的层次不应永远止步于专科层次,要根据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要求,积极尝试本科层次,乃至硕士、博士层次的职业教育,逐步构建中等一专科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永不止步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们对求知渴求的需要。
三、关于拓展办学空间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生均占地面积作了刚性规定。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几乎都是从中等学校转制而来的,以原来的中专“地盘”办高等院校显然与要求差距很大,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在校生数急剧上升,一时“人满为患”,办学空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拓展办学空间成了几乎所有高职院校最困难、最迫切又不得不面对的瓶颈。
由于缺乏高层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对于急于谋求办学空间拓展的高职院校只好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纷出其招;有几所联合一起圈地的,更多的是单打独斗的;财力雄厚的在城区、次之的在城郊、差的只好到边远之地寻找了;高校星罗棋布,布局无序;一所学校分为多个校区,每年花在轮子上的费用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学空间的拓展毫不例外地使每一所学校背上沉重的债务!
既然圈地拓展办学空问是每一所高校不得不对面的事,政府为何不牵头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呢。其实,政府管理市场有一个已经实践证明了的一个成功做法——“划行归市”,即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市场,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把同一行业的划归于同一个地方进行经营,众所周知的诸如布匹市场、水果市场、钢材市场、汽车市场等等。政府应通过统一规划,正确引导各高校的新校区选址行为,把高校划归于相邻之处,不仅有利于高校共享人才、教育教学设施等资源,也可以避免高校因选址边远导致人心不稳等诸多问题的出现。
四、关于如何处理好发展规模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也是发展。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这样才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目前,不少学校的发展多停留在办学空间扩张和硬件建设(特别是高楼大厦的建设)等层面上。众多学校,甚至个别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不惜内外举债,大兴土木,圈地之风此起彼伏,这种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盲目扩张,以牺牲质量、牺牲一代甚至几代教职员工利益为代价的扩张,虽然营造了一时的“繁荣”,只是一种杀鸡取卵、自砸牌子的做法,也使学校和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高校负债购地、开工搞基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卖地还债”也屡见不鲜。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教育制定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借鉴企业的做法做好办学成本核算、风险预测等;坚持“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基本法则,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坚持以内涵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办出特色、办出质量为目标,避免相互攀比之风,把着力点放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等软件建设上。
五、关于管理体制
目前高职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另一种是行业行政部门主管(此外还有个别由大型企业集团主管);尤以后一种为主。
高职院校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表现在:1、有利于政府把高职教育统一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兼顾,特别是使高职院校的经费预算投入有明确依据;2、有利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教育规律管理高职院校;3、有利于高职院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4、有利于高职院校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扶持政策。如,教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5、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横向联合,打通目前高职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实现办学经验、师资等资源共享。不利的一面表现在: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是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宗旨,专业设置以社会岗位群相应,行业特征十分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统一归口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容易导致高职院校与行业割裂,得不到行业的支持。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无论归口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都应厘清政府、社会和高职院校三方在激发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活力的职责和作用,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成立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明确领导的职责,发挥两机构各自优势,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应采取“适度放开”,实现“搞活”之目的,给予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如人事权、专业设置权等;此外,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不应主要依赖收取学费解决,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应当成为公办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通过财政预算与各级政府税收来承担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大部分。
六、关于专业设置
考察高职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职业院校都是行业主管或大型企业出于为本行业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而创办的,因而高职院校几乎元一例外冠以行业类别名称——如电力、运输、建筑、工商等等;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主要以行业岗位群相对应,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其紧贴本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系。
近年来,高职院校基于谋求扩大规模目的,纷纷突破“围绕本行业设置专业”的传统做法,开设了许多与本行业无关的专业,所开设的新专业数甚至超过其原有的传统专业数,这一做法也曾招致业内人士的非议,甚至于被指责为“不务正业”。其实,研究本科高校的发展史,大都早已历经类似的情况;如原仅开设理工专业的清华大学,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艺术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所开设的非师范专业已超过师范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均已发展成为理工文相互协调的综合性大学。实践证明,文理工专业的协调发展更有利于高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如果仅囿于本行业设置专业,必然使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但是,我们也应避免另一种情况的发生:不少高职院校为了上规模,不顾自身的条件,没有经市场充分调研,借国家放松专业设置管理、审批之机,拼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盲目开设新专业,不仅扼杀了自有的专业特色,更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使专业的生存难以为继。政府应对专业布局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以防止此类现象的蔓延。
七、关于教改与科研
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跳跃式发展对于缺乏历史深沉的高职院校来说,不可避免遇到诸如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计划编制、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等各种各样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力军应是高职的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升格为高等教育建制后,教改与科研,就应成为广大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从教师成长的客观要求来看,开展教改与科研,是从一般教师成长为专家学者的必由之路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表彰会暨中国职教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上指出:职业学校要有一定的科研,当然应侧重实用性。如果一个学校没有科研活动,这个学校的水平很难提高,要有一定的鼓励措施,支持科研活动。
从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能力、水平及质量还比较低,还普遍存在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课题研究流于形式等现象。高职院校的教改与科研要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能盲目与本科看齐,也不能持“等、靠、要”思想;应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促教学”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科研氛围,推动教改科研的蓬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
“不谋万世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情形下,高职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更应居安思危,抓住职业教育发展这根主线,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齐心协力,调整发展思路,确保高职教育事业长盛不衰。
下一篇:浅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