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2
[摘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弱这一症结存在原因的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认识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人才 动手能力 培养
康德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揭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学生由于缺乏对实际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学完各门专业课程后无法利用收集的信息有效解决问题。新华网2004年2月24日的“会计专业为何遭遇‘寒冬’?没有经验被拒之门外”,显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动手能力要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和实验室,依靠书本知识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如何把书本知识转换为职业技能,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成了现实。
一、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生要在“教是为了不教”中掌握知识必须以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如果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 ,掌握技能就较容易。
会计专业的学生对现实中的经济业务普遍没有多少感性认识。在目前阶段,他们感性认知的获得一般来源于教师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和手工模拟实训。
笔者在指导学生的手工模拟实训中曾遇到过一串串引人深思的现象:如果将一笔笔业务按文字描述的顺序处理,学生能顺利完成;如果将实训资料的所有原始凭证全部裁剪下来,并用洗卜克牌的方式搅乱顺序,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这些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处理,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在填制会计凭证时竟然不知道怎样写摘要……究其原因:
1.理论教学中缺乏仿真交易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对经济业务的描述获得有限的感性认知,由于没有亲身体会,这点认知随着业务的增加也会逐渐模糊。
2.实践教学不“实践”
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手工模拟实训:在某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一般安排几周时间,让学生对用文字表达的经济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进行处理。这种安排尽管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经济业务是用文字表达的,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的需求,对学生的感性认知也没有帮助,最多只能提高学生模仿能力。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自然导致感性无知性,知性无感性,学生则空则盲就自然而然。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指出:“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在知识的本身”。温家宝总理还指出“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传统的传输型(亦称传递接受型、继承型等)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养成了学生学习被动,思维局限于书本,教师成了学生的拐杖。因此,学生先天“残疾”也就可以理解。
对“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笔者深有体会。在介绍“现金流量表”时,对一个学生领悟较高的班级先采用了“灌输”方式,而对一个学生领悟较慢的班级采用了“指路”方式,结果两者的教学效果有天壤之别,真可谓“有教无类”,关键在于‘教是为了不教’。
三、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悟会计,透人生,会计何尝不是人生。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在现实中多听、多看,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在闻、见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之中。
四、提高专业教师的信心
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职业技能本身就不足,加上会计专业的师生比严重失调,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们每天疲于应付,而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使教师们自己还处于学习阶段。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而形成制度,时间上、经费上没有相应的保证。随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明显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障碍。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大学教学的“三思”.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李永臣,王丽新.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问题分析.会计之友,2006,31 .
[3]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9,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人才 动手能力 培养
康德的“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揭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会计教学通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丁字账户讲解会计处理”的教学模式。学生由于缺乏对实际经济业务的感性认识,学完各门专业课程后无法利用收集的信息有效解决问题。新华网2004年2月24日的“会计专业为何遭遇‘寒冬’?没有经验被拒之门外”,显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动手能力要强。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已经表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和实验室,依靠书本知识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如何把书本知识转换为职业技能,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成了现实。
一、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学生要在“教是为了不教”中掌握知识必须以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如果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 ,掌握技能就较容易。
会计专业的学生对现实中的经济业务普遍没有多少感性认识。在目前阶段,他们感性认知的获得一般来源于教师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和手工模拟实训。
笔者在指导学生的手工模拟实训中曾遇到过一串串引人深思的现象:如果将一笔笔业务按文字描述的顺序处理,学生能顺利完成;如果将实训资料的所有原始凭证全部裁剪下来,并用洗卜克牌的方式搅乱顺序,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这些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处理,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在填制会计凭证时竟然不知道怎样写摘要……究其原因:
1.理论教学中缺乏仿真交易
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对经济业务的描述获得有限的感性认知,由于没有亲身体会,这点认知随着业务的增加也会逐渐模糊。
2.实践教学不“实践”
实践教学主要采用手工模拟实训:在某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一般安排几周时间,让学生对用文字表达的经济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进行处理。这种安排尽管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经济业务是用文字表达的,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求知的需求,对学生的感性认知也没有帮助,最多只能提高学生模仿能力。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自然导致感性无知性,知性无感性,学生则空则盲就自然而然。
二、转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指出:“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在知识的本身”。温家宝总理还指出“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传统的传输型(亦称传递接受型、继承型等)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这种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养成了学生学习被动,思维局限于书本,教师成了学生的拐杖。因此,学生先天“残疾”也就可以理解。
对“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笔者深有体会。在介绍“现金流量表”时,对一个学生领悟较高的班级先采用了“灌输”方式,而对一个学生领悟较慢的班级采用了“指路”方式,结果两者的教学效果有天壤之别,真可谓“有教无类”,关键在于‘教是为了不教’。
三、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悟会计,透人生,会计何尝不是人生。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在现实中多听、多看,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在闻、见中,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用于实际之中。
四、提高专业教师的信心
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职业技能本身就不足,加上会计专业的师生比严重失调,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们每天疲于应付,而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使教师们自己还处于学习阶段。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而形成制度,时间上、经费上没有相应的保证。随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明显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障碍。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出真知。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对大学教学的“三思”.中国高等教育,2009,7.
[2]李永臣,王丽新.会计专业毕业生实务能力不足问题分析.会计之友,2006,31 .
[3]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