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有关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2
【论文摘要】21世纪的职业教育面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冲击,引发对教学原则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本文就当今职业教育的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展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原则;方法;评价
现代职业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这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遵从先育人后教书的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1教学原则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首先,应从观念上树立突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原则,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独立研究、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培养只是受过简单培训、只会记忆与背诵经验、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的人。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实现职业教育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其次,职业教育在学习方式上也必须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改进为跳跃式和选择性的学习,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着更强的专业性,它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学习者应从浩瀚烟海的知识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做准备。
再次,学习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学实施中,创造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不应该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或点缀,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导性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对教学内容予以科学划分,分步训练,并做到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使学习者获得到成功感,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把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紧密相连,把实践教学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教学不再如空中楼阁,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学方法
2.1差异性教学方法
学生因相互间的智力、体力、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毅力及条件等不一致,导致各人在学习中的收获相异。教师应充分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各有所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价值。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教学。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态的确立自己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层次,为自己创造选择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隐性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示范、提问、评价等各教学活动中,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一本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激励机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种教学过程异步化、学习过程个别化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均能在自己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内个性化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两个方面,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文化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与普通的学历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相比,职业教育着重于培养企业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的职业人才,因此,学生更应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3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人类的思维特征,采用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信息交融在一起,突破了封闭式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结构和过程的裂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全面优化,为教学格局的改变和模式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转为全面开放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教学从抽象、微观的认知领域转化为生动的情景,缩小了解情况认知时空,扩大了认知领域,教学活动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和富有创造活力。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去点拨、激励学生,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必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改革进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全面优化,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评价的结果作为改进教学改革的依据。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来实现的。由于职业教育是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得到学生与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而应结合学生的自评、家长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做出判断,这种多角度评价可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学校的声誉。
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桥梁,如何对主体进行评价?首先可用学生自评法,让学生结合学习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制定来进行自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主体评价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改进、不断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着差异,单纯的自我评价往往并不能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由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要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多角度评价,即参与者是多方面的,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评价,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掌握质量情况,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审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水平的高低。在进行评价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原则,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学生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实训技能、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模式中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它具有导向、激励、改进的三大功能,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探求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原则;方法;评价
现代职业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观念、思想、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处于变革之中,这给职业教育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理念,遵从先育人后教书的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生存能力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1教学原则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首先,应从观念上树立突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原则,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独立研究、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培养只是受过简单培训、只会记忆与背诵经验、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的人。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实现职业教育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其次,职业教育在学习方式上也必须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改进为跳跃式和选择性的学习,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有着更强的专业性,它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培养一大批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施工制造等技术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学习者应从浩瀚烟海的知识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更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做准备。
再次,学习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教学实施中,创造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不应该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或点缀,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导性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对教学内容予以科学划分,分步训练,并做到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使学习者获得到成功感,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把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紧密相连,把实践教学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理论教学不再如空中楼阁,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学方法
2.1差异性教学方法
学生因相互间的智力、体力、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毅力及条件等不一致,导致各人在学习中的收获相异。教师应充分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各有所得,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价值。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教学。基础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动态的确立自己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层次,为自己创造选择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是隐性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解、示范、提问、评价等各教学活动中,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也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再“一本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激励机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种教学过程异步化、学习过程个别化教学方式,使全体学生均能在自己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内个性化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两个方面,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文化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与普通的学历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相比,职业教育着重于培养企业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的职业人才,因此,学生更应参加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更加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当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更多地从感性上了解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其次,要能够努力创造实际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更早的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各个环节之问的联系,熟悉工作流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后果,让学生在做中学。再次,要能够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缜密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顺思路,提高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作为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是实现培养适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要依托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尽可能到企业中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模拟操作和实践教学与一体的“三位一体”化的立体教学模式。
2.3多媒体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人类的思维特征,采用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各种信息交融在一起,突破了封闭式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了教学结构和过程的裂变,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全面优化,为教学格局的改变和模式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转为全面开放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教学从抽象、微观的认知领域转化为生动的情景,缩小了解情况认知时空,扩大了认知领域,教学活动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和富有创造活力。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去点拨、激励学生,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必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改革进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全面优化,从而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4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评价的结果作为改进教学改革的依据。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学校的教学质量,而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评价来实现的。由于职业教育是开放的、社会化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得到学生与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因此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而应结合学生的自评、家长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做出判断,这种多角度评价可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学校的声誉。
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和桥梁,如何对主体进行评价?首先可用学生自评法,让学生结合学习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制定来进行自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主体评价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改进、不断完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存在着差异,单纯的自我评价往往并不能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由于职业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的特点,要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从多角度评价,即参与者是多方面的,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评价,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掌握质量情况,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审视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学水平的高低。在进行评价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原则,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学生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实训技能、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模式中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它具有导向、激励、改进的三大功能,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改进教学方法,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探求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护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
下一篇: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