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走出中等职业教育困惑的深层次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2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现在深受重视。但是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职教老师,在进行职教改革的同时,遇到许多困惑。因此,希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及作者的思考,来促使更多的人关心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困惑思考
200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的文件,明确规定了2008—2010年为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决定在2008-2010年投入6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促进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n2olo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于85%,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明显高于就业地最低工资水平。2008年初,按照《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广西打响了职教攻坚战,这是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相信广西中职教育一定会迎来璀璨的春天。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感觉不那么顺畅,甚至有许多困惑。
困惑一:自治区级的中职学校如何完成招生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2008年5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区直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完成7万人的招生任务,比2007年增加了16%具体到我学校,指标是2250人,比2007年增加12.5%。但是我学校的面积不到100亩,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学生,事实上2006、2007年我们都把一半的新生放在另外两个合作办学的学校,结果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因为这两个合作办学的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水平、教学管理艺术都远远落后于我校,结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低于预期。如果今年我们完成了招生任务,那么将有1000多名学生又要被送到合作学校去,扪心自问,我们对得起这些学生吗?何况今年能否完成招生任务还是一个谜!相信大家都明白中职学校是如何招生的。前几年,随着职业学校扩招势头加快,不少学校通过给予推荐学生的中学老师“招生回扣”的方式,用“有偿招生”的手段来完成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扩招指标。而今年又有了新动向,由于市、县问签订有职业教育攻坚目标责任书,每个县必须至少办有一所职教中心,因此为确保本地职教中心的生源,县一级的教育部门往往采取与中学、职教中心“联手”的方式。具体办法是:中考之前学校自行分流一部分成绩较一般的学生,以确保升学率;学校以帮助办理中学毕业证书为条件,“动员”这部分学生报读当地职教中心:在职教中心报读缴费之后,学生把收据或复印件交给学校,学校和职教中心才前往教育局办理毕业证书。比如广西藤县2008年的初中毕业生有是15000人,那么大约有7500人是有把握考上高中的,而另外的7500人在2008年4月就已经进行了分流,当中的3000人直接进了藤县第一职中。请注意:一个县级的职业中学一年就招了3000人,怎么可能容纳得下?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教学设备与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这样的学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吗?最后剩下的4500学生,大约有1000人不再读书或者到广东去打工,大约有1500人会到藤县所属的梧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去就读。这样只有大概2000名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广西各地大约300家中职学校就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也必须在各个县、市的中职学校完成了招生任务以后才能接收剩余的学生,我们能够完成扩招任务吗?这样做公平吗?这真是令人非常困惑的问题。
困惑二: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多少专业技能才能对得起“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这个称号呢?
现在什么专业最受学生欢迎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与“电子技术应用”这三大专业!可以肯定地说广西479所中职学校都开有“计算机及应用”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有将近60%的中职学校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有多少台数控机床才能开“数控技术应用”这个专业呢?答案是:不需要一台数控机床也能申报这个专业!作者由于招生的关系也到过不少的职业学校,有的学校真的只有一台老式的普通机床也照样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而且学生还不少。而作者所在的中专学校四年来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设备投入就达到了1000万元,是国家级的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可见在同一个专业上不同的学校投入相差是多么大!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业有什么优势吗?答案是:没有,我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并且能够在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不多。那么我们投入那么多金钱、人力、物力在这个专业上值得吗?反过来我们的困惑是:国家大力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值得吗?在2006、2007、2008年对广东的与我校有合作关系企业的考察、调研中,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好的反馈信息,那就是企业根本不看学生在学校考取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我们围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变得没有实际价值了。
如何来解开这些困惑呢?
作者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关键是要从上到下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不能够急功近利,更加不能够把职业教育等同为就业教育!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会出现明显的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不是无止境的,许多的外资小企业开始撤离中国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希望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要重蹈大学本科无限制膨胀的老路,应该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合理地、有节奏地、可持续发展地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而不能够每个县都搞一个职教中心,这真有点像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情形,当然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不应该把财政的资金分撒到各个学校,而是应该做成大职教,比如广西柳州是工业城市,汽车生产比较发达,那么柳州市教育局就应该重点投资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但是并不是交给某一个学校来建立一个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而是集中全市的力量搞一个大型的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每~个职教学校的学生到可以到该基地进行实习,当然这个就必须通过非常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目的。而其他的专业如果不是拳头专业的就尽量不要开设,这样区内想读汽车维修类的学生,都可以到柳州去读,而想招汽车维修类的毕业生的企业也可以集中到柳州去,当然也可以到柳州去寻找学校进行真正层面上的校企合作这种合作,必须把企业的技术、工艺要求前移到学校培训阶段,必须由企业提供岗前培训教材或者校企共同编写教材,同时由企业提供生产线或者仿真实训软件,让每个学生在还没有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从事的岗位是什么,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忠诚度及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都非常有益处。而广西的桂林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那么她的核心专业就应该是旅游专业,而南宁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那么当然核心专业就应该是电子、电子商务、物流陪送等。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困惑思考
2007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的文件,明确规定了2008—2010年为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决定在2008-2010年投入6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促进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n2olo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大于85%,毕业生平均就业起薪明显高于就业地最低工资水平。2008年初,按照《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广西打响了职教攻坚战,这是非常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相信广西中职教育一定会迎来璀璨的春天。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感觉不那么顺畅,甚至有许多困惑。
困惑一:自治区级的中职学校如何完成招生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在2008年5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区直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完成7万人的招生任务,比2007年增加了16%具体到我学校,指标是2250人,比2007年增加12.5%。但是我学校的面积不到100亩,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学生,事实上2006、2007年我们都把一半的新生放在另外两个合作办学的学校,结果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因为这两个合作办学的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水平、教学管理艺术都远远落后于我校,结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低于预期。如果今年我们完成了招生任务,那么将有1000多名学生又要被送到合作学校去,扪心自问,我们对得起这些学生吗?何况今年能否完成招生任务还是一个谜!相信大家都明白中职学校是如何招生的。前几年,随着职业学校扩招势头加快,不少学校通过给予推荐学生的中学老师“招生回扣”的方式,用“有偿招生”的手段来完成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扩招指标。而今年又有了新动向,由于市、县问签订有职业教育攻坚目标责任书,每个县必须至少办有一所职教中心,因此为确保本地职教中心的生源,县一级的教育部门往往采取与中学、职教中心“联手”的方式。具体办法是:中考之前学校自行分流一部分成绩较一般的学生,以确保升学率;学校以帮助办理中学毕业证书为条件,“动员”这部分学生报读当地职教中心:在职教中心报读缴费之后,学生把收据或复印件交给学校,学校和职教中心才前往教育局办理毕业证书。比如广西藤县2008年的初中毕业生有是15000人,那么大约有7500人是有把握考上高中的,而另外的7500人在2008年4月就已经进行了分流,当中的3000人直接进了藤县第一职中。请注意:一个县级的职业中学一年就招了3000人,怎么可能容纳得下?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教学设备与专业教师来指导学生?这样的学校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吗?最后剩下的4500学生,大约有1000人不再读书或者到广东去打工,大约有1500人会到藤县所属的梧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去就读。这样只有大概2000名学生能够有机会到广西各地大约300家中职学校就读。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也必须在各个县、市的中职学校完成了招生任务以后才能接收剩余的学生,我们能够完成扩招任务吗?这样做公平吗?这真是令人非常困惑的问题。
困惑二: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多少专业技能才能对得起“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这个称号呢?
现在什么专业最受学生欢迎呢?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与“电子技术应用”这三大专业!可以肯定地说广西479所中职学校都开有“计算机及应用”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有将近60%的中职学校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这就面临一个问题:有多少台数控机床才能开“数控技术应用”这个专业呢?答案是:不需要一台数控机床也能申报这个专业!作者由于招生的关系也到过不少的职业学校,有的学校真的只有一台老式的普通机床也照样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而且学生还不少。而作者所在的中专学校四年来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设备投入就达到了1000万元,是国家级的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可见在同一个专业上不同的学校投入相差是多么大!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业有什么优势吗?答案是:没有,我们“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并且能够在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不多。那么我们投入那么多金钱、人力、物力在这个专业上值得吗?反过来我们的困惑是:国家大力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值得吗?在2006、2007、2008年对广东的与我校有合作关系企业的考察、调研中,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好的反馈信息,那就是企业根本不看学生在学校考取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我们围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变得没有实际价值了。
许多的企业说:学生没有技能不要紧,只要他勤奋、肯吃苦、遵守纪律就行,专业知识我们可以进行岗前培训的。事实上现在的工业生产都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流水线作业,每个员工只需要完成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有的技术含量高,但是绝大多数是很容易上手的,这样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派不上用场!有的领导就提出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学那么多的理论,也不需要掌握那么深的操作技能。这样令老师很困惑: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多少专业技能才能对得起“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这个称号呢?如果我们不教学生那么多的理论,也不指导学生掌握那么深的操作技能可以吗?事实是不可以。因为现在国家每一年都要举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而且首先要在各个省、市、自治区进行选拔赛。如果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的教师、学生参加比赛都不能够获得名次,那么怎么能够称得上“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这样就进入一个怪圈:企业只需要勤奋、肯吃苦、遵守纪律的学生,而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则需要行业技术能手。我们的教改到底应该听谁的?
如何来解开这些困惑呢?
作者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关键是要从上到下改变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不能够急功近利,更加不能够把职业教育等同为就业教育!可以预见的是2009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外需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带动下会出现明显的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不是无止境的,许多的外资小企业开始撤离中国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希望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要重蹈大学本科无限制膨胀的老路,应该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原则,合理地、有节奏地、可持续发展地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而不能够每个县都搞一个职教中心,这真有点像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情形,当然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不应该把财政的资金分撒到各个学校,而是应该做成大职教,比如广西柳州是工业城市,汽车生产比较发达,那么柳州市教育局就应该重点投资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但是并不是交给某一个学校来建立一个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而是集中全市的力量搞一个大型的汽车维修类的实训基地,每~个职教学校的学生到可以到该基地进行实习,当然这个就必须通过非常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目的。而其他的专业如果不是拳头专业的就尽量不要开设,这样区内想读汽车维修类的学生,都可以到柳州去读,而想招汽车维修类的毕业生的企业也可以集中到柳州去,当然也可以到柳州去寻找学校进行真正层面上的校企合作这种合作,必须把企业的技术、工艺要求前移到学校培训阶段,必须由企业提供岗前培训教材或者校企共同编写教材,同时由企业提供生产线或者仿真实训软件,让每个学生在还没有离开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从事的岗位是什么,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忠诚度及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都非常有益处。而广西的桂林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那么她的核心专业就应该是旅游专业,而南宁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那么当然核心专业就应该是电子、电子商务、物流陪送等。
下一篇:试谈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