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3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高效、优质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我国的区域性特点使得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特点,而区域合作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本文结合国外区域合作的经验从区域内合作和区域间合作两方面探寻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分流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培养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种特殊教育。当前,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上移.而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显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高效、优质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高职教育区域合作作为经济环境催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必将给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空间的区域性特点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地理位置、历史、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区域特点,这必然使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特征,为高职教育的区域合作,特别是横向联合提供了可能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如本地区的自然地域、资源优势、经济内在联系、商品走向、民族文化传统等经济社会特点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形成不同特点的产业门类来确定高职教育的总体结构、办学形式、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修业年限.办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从而为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国外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借鉴
国外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方面的发展比我国早.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例,他们鼓励开发教育市场,到国外办学,允许外国机构在所在国家颁发证书和资证,鼓励国与国之间学历互认,支持专业人才合理流动。特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合力打造的欧洲高等教育区,鼓励跨国流动、推进合作.具体做法是采用学分制与学期制相结合,推广可在欧洲转换的学分制或与之互认的学分制,使学分可以跨校、跨国转换。欧洲各高校在互动中优势互补,吸收了大量自身所需的养分,通过区域强强联合,打造出了欧洲优质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锇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合作发展尚处于年幼期,而欧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对我国便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我国在探求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更开放、更大胆地打破各种限制,寻求一切可能的条件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新探
高职教育致力于区域合作是一种新的发展动向,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既极为有效又充满生命力的方式。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国外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探寻高职教育区域合作的启示在于,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我将从高职教育的区域内合作与区域间合作两方面来探究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一)区域内有效合作,强化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
1.建立职教中心。每一个区域都可设立职教中心(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部门分别负责),其基本职能是协调、监督和强化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职教中心要制定短期(年度)和长远(五年)计划,明确个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协助各院校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定期督导评价各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课堂教学及实训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协助各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比如利用寒暑假时间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鼓励教师学习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
3.校校之间实现强强联合。各高职院校之间要大力开展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比如,有些专业.虽然行业性很强,有社会需求.但需求量不大.这就可以通过区域间协调、统一布局,实行交换培养或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有些学校有一些相对较差的专业,可以通过与该专业较强的学校进行合并,从而各院校都要致力于专业合理优化建设,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体现院校特色,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又能使资源得以合理有效利用。
(二)区域间开放合作.促进全国高职共同发展。
区域间高职院校要实现有效合作,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合作平台,比如建立一个全国职教协调中心,通过这个平台,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各方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远程教育手段共建教育资源库,汇集各区域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与各个区域的职业院校,这是保证高职教育区域间合作畅通无阻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从而保证高职教育区域合作不会流于形式或造成资源浪费。
1.突破区域界限,加强横向联合。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一般我国被分成三类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发展中地区(欠发达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受制于区域发展水平和状况,所以,各区域高职教育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如果各高职院校孤立发展、孤军奋战就必将导致地区差距的增大和不平衡性的加剧,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突破区域界限,本着因地制宜、专业分工、扬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来优化职业教育.既要体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区域间合作实现地区间(如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间)的互补,实现富余劳动力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互补,实现办学条件互补等。cv.比如,中西部学生进人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学习.然后在经济发达地区生产一线岗位就业,这就为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奇迹。在合作中,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很快地提高办学水平,拓宽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
2.打破国界,联合办学。随着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产业间出现了横向联合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而高职教育也将随着这一趋势走联合办学、联合经营的道路。国外的教育机构由于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往往办学经验比较丰富,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有独到之处。通过国内外合作,可以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有可能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竞争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廉价、便捷的社区学院为特色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体系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高的职业教育:以高效务实傲视全球的德国高的职业教育;以可称为核心、证书体系为框架的英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教育结构合理、功能良好著称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打破国界.与国外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们在探寻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看到了远大的发展前景.所以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格局,利用异地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合作培养与培训。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比如教育经费问题、我国教育体制的制约等,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不遗余力地加以关注和研究,努力探寻一条高效优质的区域合作道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分流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培养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种特殊教育。当前,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转化,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上移.而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显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高效、优质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高职教育区域合作作为经济环境催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必将给高职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空间的区域性特点
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地理位置、历史、资源、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区域特点,这必然使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特征,为高职教育的区域合作,特别是横向联合提供了可能性。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如本地区的自然地域、资源优势、经济内在联系、商品走向、民族文化传统等经济社会特点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形成不同特点的产业门类来确定高职教育的总体结构、办学形式、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修业年限.办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从而为区域间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国外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借鉴
国外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方面的发展比我国早.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例,他们鼓励开发教育市场,到国外办学,允许外国机构在所在国家颁发证书和资证,鼓励国与国之间学历互认,支持专业人才合理流动。特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合力打造的欧洲高等教育区,鼓励跨国流动、推进合作.具体做法是采用学分制与学期制相结合,推广可在欧洲转换的学分制或与之互认的学分制,使学分可以跨校、跨国转换。欧洲各高校在互动中优势互补,吸收了大量自身所需的养分,通过区域强强联合,打造出了欧洲优质高等教育的航空母舰。‘锇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合作发展尚处于年幼期,而欧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对我国便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我国在探求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更开放、更大胆地打破各种限制,寻求一切可能的条件进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新探
高职教育致力于区域合作是一种新的发展动向,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既极为有效又充满生命力的方式。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国外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探寻高职教育区域合作的启示在于,我国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应该有新的发展模式。我将从高职教育的区域内合作与区域间合作两方面来探究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新模式。
(一)区域内有效合作,强化本地区高职教育发展。
1.建立职教中心。每一个区域都可设立职教中心(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由专门部门分别负责),其基本职能是协调、监督和强化本地区的职业教育。职教中心要制定短期(年度)和长远(五年)计划,明确个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协助各院校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定期督导评价各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课堂教学及实训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协助各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比如利用寒暑假时间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鼓励教师学习促进自身素养的提高,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
2.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产学结合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或以上,原教育部长周济同志充分肯定了2003年“大力推动订单培养、产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并强调今后要进一步搞好产学结合,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发展历史不长,普遍存在实验操作培训设施与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果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合作。既能解决学校缺乏实训条件的问题.又能为企业输送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这种合作模式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的参与度并不高,所以,高职院校要着力于这一合作模式的规模发展和质量提高上,可以将校企合作的规模扩大到全国范围的企业:学校一方的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制定还是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确定上都要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校企合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校校之间实现强强联合。各高职院校之间要大力开展区域内的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比如,有些专业.虽然行业性很强,有社会需求.但需求量不大.这就可以通过区域间协调、统一布局,实行交换培养或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有些学校有一些相对较差的专业,可以通过与该专业较强的学校进行合并,从而各院校都要致力于专业合理优化建设,各自发挥专业优势,体现院校特色,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竞争力,又能使资源得以合理有效利用。
(二)区域间开放合作.促进全国高职共同发展。
区域间高职院校要实现有效合作,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合作平台,比如建立一个全国职教协调中心,通过这个平台,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各方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远程教育手段共建教育资源库,汇集各区域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与各个区域的职业院校,这是保证高职教育区域间合作畅通无阻的前提和关键所在,从而保证高职教育区域合作不会流于形式或造成资源浪费。
1.突破区域界限,加强横向联合。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一般我国被分成三类地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发展中地区(欠发达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受制于区域发展水平和状况,所以,各区域高职教育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如果各高职院校孤立发展、孤军奋战就必将导致地区差距的增大和不平衡性的加剧,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突破区域界限,本着因地制宜、专业分工、扬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原则来优化职业教育.既要体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综合效益。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区域间合作实现地区间(如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间)的互补,实现富余劳动力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互补,实现办学条件互补等。cv.比如,中西部学生进人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学习.然后在经济发达地区生产一线岗位就业,这就为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奇迹。在合作中,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很快地提高办学水平,拓宽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
2.打破国界,联合办学。随着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间、产业间出现了横向联合的趋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统一的大市场已经形成,而高职教育也将随着这一趋势走联合办学、联合经营的道路。国外的教育机构由于办学历史比较悠久,往往办学经验比较丰富,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有独到之处。通过国内外合作,可以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有可能在短时期内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竞争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廉价、便捷的社区学院为特色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体系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高的职业教育:以高效务实傲视全球的德国高的职业教育;以可称为核心、证书体系为框架的英国高等职业教育;以教育结构合理、功能良好著称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等.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打破国界.与国外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们在探寻高职教育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过程中,看到了远大的发展前景.所以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的格局,利用异地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合作培养与培训。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和即将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比如教育经费问题、我国教育体制的制约等,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不遗余力地加以关注和研究,努力探寻一条高效优质的区域合作道路。
下一篇: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