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干预个体选择职业教育的文化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5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选择 文化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文化观念对个体教育选择的隐性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所起到的消极作用更应得到重视。由于文化观念对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力度受制于一定的现实条件,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教育政策等正式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态度进行教育选择。
一、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将“制度”界定为:“由社会符号、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所组成的多层次稳定的社会结构,它包含大要素,即法令规章体系(regulative)、行为规范体系(normative)和文化认知体系(cultural—cognitive)”笔者赞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界定。笔者认为,制度通常包含作为正式制度的政策法规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传统两部分。正式制度是指人们自觉发现并加以规范化的一系列规则,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正式规则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文化传统“来源于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部分遗产”。文化传统包括习俗、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强调维系制度变迁连续性的是文化,它是非正式制度中最主要的因素。文化具有极强的刚性,不能随意更改。它沉淀在人们心中,稳定且持久,构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同时,文化也通过型构人们的主观模型来影响人们的选择。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社会制度,非常类似于凡勃伦(t.vebren)眼中的制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它可以作为“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综合”而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人们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即就是“生活在制度——也就是说,思想习惯——的指导下”,而这些制度是通过“淘汰的、强制的过程”而改变或加强的“过去遗留下来的事物的观点或精神态度”。www.lw881.com。由于它潜在的存在形式是人们对过去事物的一种观念意识,因而相对整个社会而言也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记忆,或者用迪尔凯姆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种“集体意识”。
二、影响个体选择职业教育的文化因素
人们的教育行为,譬如,人们为什么选择接受普通教育而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等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这些文化观念的影响。就我国而言,情况更是如此。首先,我国传统文化自占以来主张立国之道在于礼仪而不在于技艺:崇尚礼仪而轻技术,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看来,农为本,商为末,工更加是“奇技淫巧”。故废万机之务用心于巧技,就会使人心学坏,贻误大事,所以必须“绝巧弃利”。我国历代的受教育者和办教育者都把灌输这种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动规范视为教育的要义。其次,“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左右了国家集权政治下的官僚制度,并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形成完整、系统的仕官科举制度,作为选拔治理国家的各级官吏基准。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受到批判,但“读书做官”的观念意识,长期形成的对动手能力和社会上有技术的人的歧视的观念,依然普遍地残留在人们的头脑当中。“学而优则仕”的核心是读书入仕,将读书作为出身立世的台阶和敲门砖。在今天的表现则是“教育水平和地位与权力之问的联系十分紧密,广泛地承认这种联系就为现存秩序提供了稳定性和正统性的源泉,同时也给取代现存秩序造成了障碍。相对满足于自己地位的精英,看不出变革的迫切性,向上攀登的人也基本上满足于让科举考试制度来裁决他们的命运。这种得到政府和同等资格的人认可的压力,很可能就削弱了钻研专门技术的志趣,但却能确保追求高深学术的动机”。正是这种苦读经书和获取名望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工匠、农民或商人所需要的技术不被视为总体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使得整个民族都拥在一根独木桥上向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狂挤,某些职业能力就只能沦为谋生的手段。再次,“士农工商”的等级理念也深入人心。许多表达这类观念的言论家喻户晓,俯拾皆是,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等。同时,读书人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学而优则仕”是传统社会最为通行的游戏规则,而且读书读得好,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地位也就有了保障。在具有“重文轻技”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不合理的身份等级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人们形成新的成才、择业观念,制约人们形成对于教育的新的社会需求,进而制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在人们眼中,人才等同于知识分子,各类“技能分子”基本与“人才”无缘。自然,就会滋生追求高学历的社会氛围,这种严重失衡的社会需求进而必然导致教育结构的重大比例失调。同时,由于国家和社会重视“精英”等知识型人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重文轻技”的社会偏见,致使普通教育几乎成了培养知识分子的天下。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是二流教育,是上不了普通高中、上不了大学的人的无奈选择。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文化观念对个体教育选择的隐性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所起到的消极作用更应得到重视。由于文化观念对个体教育选择的影响力度受制于一定的现实条件,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教育政策等正式制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帮助人们以正确的态度进行教育选择。
一、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将“制度”界定为:“由社会符号、社会活动和物质资源所组成的多层次稳定的社会结构,它包含大要素,即法令规章体系(regulative)、行为规范体系(normative)和文化认知体系(cultural—cognitive)”笔者赞同新制度主义对“制度”的界定。笔者认为,制度通常包含作为正式制度的政策法规和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传统两部分。正式制度是指人们自觉发现并加以规范化的一系列规则,它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正式规则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文化传统“来源于所流传下来的信息以及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部分遗产”。文化传统包括习俗、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强调维系制度变迁连续性的是文化,它是非正式制度中最主要的因素。文化具有极强的刚性,不能随意更改。它沉淀在人们心中,稳定且持久,构成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同时,文化也通过型构人们的主观模型来影响人们的选择。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社会制度,非常类似于凡勃伦(t.vebren)眼中的制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它可以作为“在某一时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综合”而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人们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即就是“生活在制度——也就是说,思想习惯——的指导下”,而这些制度是通过“淘汰的、强制的过程”而改变或加强的“过去遗留下来的事物的观点或精神态度”。www.lw881.com。由于它潜在的存在形式是人们对过去事物的一种观念意识,因而相对整个社会而言也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记忆,或者用迪尔凯姆的术语来说就是一种“集体意识”。
二、影响个体选择职业教育的文化因素
人们的教育行为,譬如,人们为什么选择接受普通教育而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等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这些文化观念的影响。就我国而言,情况更是如此。首先,我国传统文化自占以来主张立国之道在于礼仪而不在于技艺:崇尚礼仪而轻技术,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看来,农为本,商为末,工更加是“奇技淫巧”。故废万机之务用心于巧技,就会使人心学坏,贻误大事,所以必须“绝巧弃利”。我国历代的受教育者和办教育者都把灌输这种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动规范视为教育的要义。其次,“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左右了国家集权政治下的官僚制度,并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形成完整、系统的仕官科举制度,作为选拔治理国家的各级官吏基准。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受到批判,但“读书做官”的观念意识,长期形成的对动手能力和社会上有技术的人的歧视的观念,依然普遍地残留在人们的头脑当中。“学而优则仕”的核心是读书入仕,将读书作为出身立世的台阶和敲门砖。在今天的表现则是“教育水平和地位与权力之问的联系十分紧密,广泛地承认这种联系就为现存秩序提供了稳定性和正统性的源泉,同时也给取代现存秩序造成了障碍。相对满足于自己地位的精英,看不出变革的迫切性,向上攀登的人也基本上满足于让科举考试制度来裁决他们的命运。这种得到政府和同等资格的人认可的压力,很可能就削弱了钻研专门技术的志趣,但却能确保追求高深学术的动机”。正是这种苦读经书和获取名望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工匠、农民或商人所需要的技术不被视为总体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使得整个民族都拥在一根独木桥上向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狂挤,某些职业能力就只能沦为谋生的手段。再次,“士农工商”的等级理念也深入人心。许多表达这类观念的言论家喻户晓,俯拾皆是,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等。同时,读书人的利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学而优则仕”是传统社会最为通行的游戏规则,而且读书读得好,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地位也就有了保障。在具有“重文轻技”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中不合理的身份等级制度和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已经成为制约人们形成新的成才、择业观念,制约人们形成对于教育的新的社会需求,进而制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障碍。在人们眼中,人才等同于知识分子,各类“技能分子”基本与“人才”无缘。自然,就会滋生追求高学历的社会氛围,这种严重失衡的社会需求进而必然导致教育结构的重大比例失调。同时,由于国家和社会重视“精英”等知识型人才,从而进一步助长了“重文轻技”的社会偏见,致使普通教育几乎成了培养知识分子的天下。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里是二流教育,是上不了普通高中、上不了大学的人的无奈选择。
上一篇:动漫专业动画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初探
下一篇:高校武术教学出现困境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