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9
【摘要】 近几年,在振兴文化产业大旗的指引下,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尽管叫法各有不同,但内容与目的近乎一致。目前,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中更多的选择“艺术管理”这个名称。当我们去查阅文化的定义,就不难发现“文化”包含着“艺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陈少峰教授在《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一书中讲到:艺术依存于文化,但艺术也在不停地以创新的方式改造着旧有的文化。那么怎样将这种不断创新的艺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并且广为流传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家同时也为艺术管理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艺术管理 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其他产业的进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每年考生的数量上和文化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上,也体现在教育界与文化界的重视程度上,国内数次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管理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我国艺术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向产业化迈进的步伐。
但不可回避的是自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内创建以来,自然形成的那套教学模式显然有其局限性。艺术管理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优势体现在受教育者获得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就业领域等方面。2000年以前,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还处于空白期,从2001年全国首家艺术管理专业的创办到现在只有6个年头,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理论探索还都处于萌芽和创建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创建的某种教学模式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几年来笔者一直认真关注和思考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得”与“失”,特别是针对目前并不尽合理完善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一、目前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管理,无奈的拿来主义
从艺术管理专业创建之初,艺术管理理论就误入他途,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当家理论。众所周知,“艺术”与“管理”本身都有一套独立且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字面含义的简单认识和单纯理解使得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管理理论实行了“拿来主义”。拿来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已经成形的理论,再拿来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某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并将二者简单相加,于是,我们的艺术管理就“形成”了所谓“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片面却“十分诱人”的学科理论,又因了这种理论的指导,也就出现了两种学科、两种领域的硬性结合的学术拼凑。
应该说单纯的艺术理论缺乏企业战略性、规划性、财务营销、管理、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本身又拥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在诸多的分支学科中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单就音乐来说,乐理、民乐、声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等等这些理论,一个学生用四年的时间都无法学精,又怎能全面了解那么繁杂的艺术理论呢?
再看管理学,它的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个分支,尽管它的理论可以填补某些艺术管理理论自身缺乏的内容,但是,在已经成型的管理学理论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艺术的独特性,可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企业管理上。而我们有些艺术管理学科的课程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之上的。
以某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
公共课:文学、思想品德、音乐基础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哲学、英语、政治经济学等
专业课程:艺术基础理论、民族音乐、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动态、和声、音乐名作、西方音乐史、歌剧欣赏、中国音乐史、人力资源、企业策划、实用公关、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冠以“艺术管理学”的美名下,不仅课程理论硬性拼凑,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是十足的“拿来主义”。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先行者们已经认识并高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为例,目前正在做“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的课题,并且已经着手编著专业系统的艺术管理教材。一直走在全国教育前列的北京大学也已经出版发行了多套文化产业前沿教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艺术高校借鉴与再创新。
(二)教授、专家其名难副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成了目前艺术管理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浏览众多高校的网站,见到了诸如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家授课”等等非常诱人的词汇,不可否认,这些专家学者在某一领域确实有着惊人的成绩和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从上个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的艺术管理专业来讲,专家学者们似乎也正处于起步学习的阶段。
当然,教育界也已经将培养专业师资队伍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而各院校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也都在本校教师日常授课的同时邀请业内比较成功的经纪人、策划人、文化公司经理人等进行专家讲学。仅2005至2006两年间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就邀请了近50位职业经理人、文化产业前沿人士进行专家讲座。这种举措在补充现有教学师资力量、补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上的确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快了完善教学模式的步伐。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这些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们由于工作的忙碌,缺少时间做充分的课前准备,缺乏系统性甚至严谨性,同时,他们也缺少授课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讲座基本上已经成为个人经历报告会。而且这种讲座还存在着一个隐性的不可调和的问题:本次授课的专家并不知道前面专家讲座的情况,这就造成同行业的专家会重复讲解某一个问题,从而导致同一个内容的高频率出现,学生听课的欲望大打折扣。
(三)分散实习期引发的思考
国内艺术高校基本采用“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期间就深入文化公司实习甚至工作。有的学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大学二年级时便几乎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提前进入了文化市场。
不少学生在低年级时的社会实践中确实受益匪浅并小有成绩,但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这样的办学思路就是完美的。
专业知识还没有学扎实就开始实习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一旦不能有效应对社会工作,有可能产生挫败感,不宜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低年级实习,一旦失误,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人单位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失去信心,不敢委以重任,使其在很长时间处于盲从状态,久而久之便会禁锢自己的创新意识;第三:实习结束时的鉴定书以夸奖形式占多数,老师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每个同学真实的实习成果,对学生进一步的专业教育无法对症下药。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近几年,文化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2003年后,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走进学校讲堂,现身说法,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的跟学生们分享,从而推动他们的成材之路。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地区和高校开始了浩大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培养工程,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天津演出公司副总经理夏莹女士说:我们迫切的需要懂得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关键词】 艺术管理 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其他产业的进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每年考生的数量上和文化市场对艺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上,也体现在教育界与文化界的重视程度上,国内数次高质量、高水准的艺术管理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我国艺术管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加速了文化向产业化迈进的步伐。
但不可回避的是自艺术管理专业在国内创建以来,自然形成的那套教学模式显然有其局限性。艺术管理在国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优势体现在受教育者获得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就业领域等方面。2000年以前,我国的艺术管理教育还处于空白期,从2001年全国首家艺术管理专业的创办到现在只有6个年头,无论从教学模式还是理论探索还都处于萌芽和创建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所创建的某种教学模式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几年来笔者一直认真关注和思考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得”与“失”,特别是针对目前并不尽合理完善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此抛砖引玉,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一、目前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管理,无奈的拿来主义
从艺术管理专业创建之初,艺术管理理论就误入他途,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当家理论。众所周知,“艺术”与“管理”本身都有一套独立且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字面含义的简单认识和单纯理解使得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管理理论实行了“拿来主义”。拿来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等已经成形的理论,再拿来音乐,美术等艺术领域某个分支的研究成果,并将二者简单相加,于是,我们的艺术管理就“形成”了所谓“既懂艺术,又懂管理”的片面却“十分诱人”的学科理论,又因了这种理论的指导,也就出现了两种学科、两种领域的硬性结合的学术拼凑。
应该说单纯的艺术理论缺乏企业战略性、规划性、财务营销、管理、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而艺术本身又拥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在诸多的分支学科中又包含了多方面的理论内容。单就音乐来说,乐理、民乐、声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等?等等这些理论,一个学生用四年的时间都无法学精,又怎能全面了解那么繁杂的艺术理论呢?
再看管理学,它的本身也存在着很多个分支,尽管它的理论可以填补某些艺术管理理论自身缺乏的内容,但是,在已经成型的管理学理论中并没有考虑到文化艺术的独特性,可能仅仅停留在普通的企业管理上。而我们有些艺术管理学科的课程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之上的。
以某所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
公共课:文学、思想品德、音乐基础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哲学、英语、政治经济学等
专业课程:艺术基础理论、民族音乐、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视唱练耳、声乐钢琴、音乐动态、和声、音乐名作、西方音乐史、歌剧欣赏、中国音乐史、人力资源、企业策划、实用公关、音乐学概论、音乐美学、艺术概论等。
从以上的课程设置我们不难看出,这无非是一个支解的“艺术管理”:单纯的音乐、独立的管理还有简单的心理学等。这种分散式的教学理论,直接导致传授知识的凌散,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很难直接对文化产业经营进行理论指导。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相反的,笔者认为结合是必然,但是一定要做到真正的融合。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冠以“艺术管理学”的美名下,不仅课程理论硬性拼凑,而且使用的教材也是十足的“拿来主义”。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先行者们已经认识并高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为例,目前正在做“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的课题,并且已经着手编著专业系统的艺术管理教材。一直走在全国教育前列的北京大学也已经出版发行了多套文化产业前沿教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艺术高校借鉴与再创新。
(二)教授、专家其名难副
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成了目前艺术管理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浏览众多高校的网站,见到了诸如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家授课”等等非常诱人的词汇,不可否认,这些专家学者在某一领域确实有着惊人的成绩和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对于从上个世纪末才在中国出现的艺术管理专业来讲,专家学者们似乎也正处于起步学习的阶段。
当然,教育界也已经将培养专业师资队伍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而各院校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也都在本校教师日常授课的同时邀请业内比较成功的经纪人、策划人、文化公司经理人等进行专家讲学。仅2005至2006两年间天津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就邀请了近50位职业经理人、文化产业前沿人士进行专家讲座。这种举措在补充现有教学师资力量、补充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上的确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加快了完善教学模式的步伐。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这些经营文化产业的企业家们由于工作的忙碌,缺少时间做充分的课前准备,缺乏系统性甚至严谨性,同时,他们也缺少授课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家讲座基本上已经成为个人经历报告会。而且这种讲座还存在着一个隐性的不可调和的问题:本次授课的专家并不知道前面专家讲座的情况,这就造成同行业的专家会重复讲解某一个问题,从而导致同一个内容的高频率出现,学生听课的欲望大打折扣。
(三)分散实习期引发的思考
国内艺术高校基本采用“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学生在校期间就深入文化公司实习甚至工作。有的学生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导向下,大学二年级时便几乎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提前进入了文化市场。
不少学生在低年级时的社会实践中确实受益匪浅并小有成绩,但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这样的办学思路就是完美的。
专业知识还没有学扎实就开始实习可能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一旦不能有效应对社会工作,有可能产生挫败感,不宜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二:低年级实习,一旦失误,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人单位对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失去信心,不敢委以重任,使其在很长时间处于盲从状态,久而久之便会禁锢自己的创新意识;第三:实习结束时的鉴定书以夸奖形式占多数,老师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每个同学真实的实习成果,对学生进一步的专业教育无法对症下药。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近几年,文化市场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2003年后,更多的职业经理人走进学校讲堂,现身说法,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的跟学生们分享,从而推动他们的成材之路。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地区和高校开始了浩大的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培养工程,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天津演出公司副总经理夏莹女士说:我们迫切的需要懂得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上一篇:小议职业中专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