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课程“古代人物篇·曹操”的教学理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把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师推到了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关键地位,要求教师具备开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面掌握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
我校在原有中职语文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添“拓展课程”系列,从而使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合。笔者以《短歌行》一课为例,在教学方案上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以期共同进步。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一、教材分析
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曹操的《短歌行》属于一篇乐府诗,而学生对乐府诗这种体裁并不熟悉。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能力要求,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曹操坚毅雄浑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2.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蕴含的复杂情感,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3.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地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有了教育的真正意义。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在学法上,笔者贯彻的指导思想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教学手段上,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
本课笔者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笔者为学生播放电影《赤壁》片段,学生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播放完毕后,笔者向学生介绍《短歌行》的创作背景:曹操作此诗时,正值赤壁大战前夜,孙曹实力悬殊,对于曹操来说胜败已无悬念。而东吴一灭,天下已然平定,此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胸中百感交集,他感到为了功名和抱负,如今骑虎难下,是功成退隐留得美名,还是废除汉帝自代?他心中充满矛盾。
环节二:认识曹操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完成。
教师提问1.“同学们最早知道曹操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说初中,有的说小学,有的从书上看到,有的从电视剧里看到……
教师提问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曹操其人?”
由于课前布置了任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曹操生平事迹。课上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本姓夏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有的说:“曹操是曹丕和曹植的爸爸,曹植是个诗人,曾经七步成诗。曹操还有个小儿子叫曹冲,我们之前学过‘曹冲称象’。”也有的说:“曹操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还有的说:“曹操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学生介绍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补充。此环节可以看出学生课前准备情况,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集中在哪些方面。
了解了曹操的生平,教师继续提问3.“同学们心目中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回答:胸怀大志、很有才华、多疑、有点残忍……
教师顺势提问4.“同学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曹操的才华的?”(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有同学说读过曹操的《观沧海》,笔者顺势请这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了曹操的《观沧海》一诗……
这样一来,学生重温了曹操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就会对曹操其人有更加立体、客观的认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厘清学习思路。
环节三:诵读感悟
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笔者设计首先由学生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flash配乐朗诵《短歌行》,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学生的身心都是放松的,上课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此时,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集体朗诵,由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强,这个环节更容易让学生置身其中,加深感悟和理解。
环节四:讨论文本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歌,已经对诗歌有了较深的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启发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讨论解疑,并适时给予正确的点拨。
《短歌行》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曹操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其中,涉及许多古诗文的常用意象,如“草木丛生,百草丰茂”,“草木”在古诗文多以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教师讲到这里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诗歌中还有哪些以草木为意象的?有同学答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接下来,笔者让
学生分组讨论本诗中还有哪些意象。学生找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流水”这个意象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伤感与哀愁,类似的还有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样,看似无序地提问,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 环节五: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曹操的《龟虽寿》,进行对比阅读。《龟虽寿》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阅读。诗文写得兴会淋漓,有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短歌行》的开头情绪稍显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浇愁。表面看是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是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与《龟虽寿》相比,《短歌行》是一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达到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环节六:课后作业
此环节,教师带领学生研读关于曹操的历史评价,这也是学习古文的好题材。
陆机:“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李世民对曹操用兵才能评价:“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对曹操品德评价:“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贞观政要》)
司马光:“知人善任,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资治通鉴》)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带领学生研读这些评价之后,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综合以上评价,课下查阅资料,写写你对曹操的认识。
此环节,不仅可以帮学生打下古文功底,还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门,通过了解一个古代人物,了解更多的中国历史,从而内省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抱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笔者认为,这才是中职生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