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走样的中职“订单教育”三败俱伤
2014年9月28日,国外媒体发表分析文章称,由于招不到更多的正式工,以及出于降低用工成本的考虑,苹果、惠普等跨国企业的在华代工厂越来越依赖于廉价的职高学生,学生工甚至超过企业正式员工的总数。由于受到学校“不去就不能毕业”的胁迫,这些学生除了到企业“上班”以外别无选择。他们一周要工作六天,每天工作12个小时,长时间坐在流水线前从事简单枯燥的操作,且“吃饭像打仗,上厕所要申请”。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不得不把大部分的基础工资交给学校,由学校进行二次分配。据知情人士透露,用工企业通常要向安排实习生的经纪人支付500至1000元的“人头费”。正在河南省对与苹果协作的职业学校进行评估的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教授斯科特·罗思高(Scott Rozelle)表示,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校完成学业之后,一些职校学生的数学和其他学科成绩要比入学前更差。很多学生也表示,“我每天就是不断地把相同的计算机配件植入到设备当中,我学不到任何的东西。”
明明是完全不着调的强制实习,却被贴上“订单教育”的标签,显然已让“订单教育”走了样、变了味。这一现实,促使我们对“订单教育”进行全面反思。“订单教育”的改革宗旨是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以市场定专业,以用人单位的需求定课程,让学生一毕业出来就能直接上岗,不需用人单位重新培训。“订单教育”为学生扩大了就业门路,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产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
显然,“订单教育”是历史的产物,是一定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订单培养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促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在现实中,变味走样的“订单教育”却越来越有悖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且“后果非常严重”,甚至“三败俱伤”。
伤企业,竹篮打水人财两空。学校热衷“订单教育”,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就业,而企业愿意向学校下“订单”,无疑是为了预订或招揽人才。然而,事与愿违的事情却常常发生,居高不下的违约率是企业心头永远的痛。很多同学在进入订单班的时候,只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一旦工作以后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不大,他们就会选择离开。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往往已经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派专人入驻学校,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若是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人财两空,伤心失望自然在所难免。
伤学生,喜人“订单”变成烦人“钉单”。学生爽约企业,企业往往会吃哑巴亏,但亦有许多企业在下订单的时候要求签订一份附加协议,明确资助方(企业)、受助方(学生)和学校三方的权责和义务。对于学生来讲,这些条款大都带有惩罚性质,往往让学生进退两难,不少人选择妥协而让自己成为“钉单”的附属品,被迫在企业所提供的中低级岗位或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岗位上耗费青春。更令人担忧的是,订单班的学生是按照合作企业的要求培养的,本来就存在专业技能过窄、岗位适应能力过弱的问题,临到毕业再让他们另谋出路,他们往往需要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应对新的竞争。
伤学校,校企合作难以为继。学生爽约撕单、违约跳槽,表面上看是企业加大了培养成本和风险,吃了眼前亏,但最终影响的却是学校的声誉,影响到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在确定专业方向和订单规模时完全听从企业方的意见,被动地“照单全收”,最终若订单不成,常会被学生和家长认为是蓄谋欺骗;而若学校劝阻不了学生违约,又会被企业看成未尽责任或者无能。处于夹缝中的学校将会陷入合作中止和招生困难的困境。同时,经济发展形势、行业产业走向千变万化,一旦出现类似“金融风波”的需求萎缩,不良后果自然需要校企双方来承担,这其中,学校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会更大。
长期以来,订单教育被看作是解决就业难题的灵丹妙药,似乎一吃见效,标本兼治。现实却告诫我们,学校与企业合作,必须考虑学校的定位及学生的需求,处理好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多考虑青年学生的特点,重视学生的后续发展问题,在强调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使“订单”更加人性化,不能一味迁就企业,跟在企业后面跑,更不能因为贪图“人头费”而与不良企业合伙,以变味的“订单教育”坑骗学生。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