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必要性的策略
在职业教育中,特别是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学生要掌握的英语将不仅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技能,是一门与其专业息息相关的语言技能。它不仅仅是要强调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让语言服务于专业,直接造就语言应用型人才,这也是五年制高职教学在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在所有的教学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它不仅从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情况,更是对学生情商和智商的考验。虽然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很重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方面的教学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颇多的问题。
一、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正如之前所说的,现代教育更多的是关注高等教育而非高职教育。很多人对五年制高职教育情况不太了解,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一种教育失败的见证。对于一些达不到社会期望值的学生,再对其进行资源的投入,可能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在其他学校会受到高度注视的英语,在高职类院校中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一门副课,学生更多的是把时间花在了专业课程和学校活动上。社会的不重视,学校的不关心,自然就引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缺失。没有平时大量时间的投入,学生的阅读能力怎会有所提高。
二、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退化
从生源来看,五年制高职是明显无法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的。而就算是在同一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阅读的底子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学生从初中毕业上来,要实现初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就是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反应在学习英语上就表现为: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掌握不牢靠。同时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又带有很高的职业要求。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本身就是了无兴趣的。甚至有些学生承认,自从学习英语开始,就从来没及格过。在这种参差不齐的基础上,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难上加难了。对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学生而言,学习的教材又相对简单,好像初中的水平就足以应付了。他们也不愿花更多的课外时间去深入研究,阅读的能力反而出现了退化现象。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自身阅读能力下降
在很多职业学校,由于专业设置比较多,师资配备的不足,情况比较复杂,很多英语老师同时会担任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使用几本教材。这就造成了老师平时备课量的加大。又加上学校要求老师在教学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的进行科研创收。有的老师可能还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或社团工作。这就造成了教师无法全心全意进行教学工作。而专门针对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也较少,老师感觉自我充电的精力不足,时间不够。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也有所下降。经调查,很多老师都觉得自己水平最好的时候是在大学阶段,而随着教龄的增长,英语阅读的能力反而不断下降。这种情况,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不利的。
四、教材较为混乱
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广,所涉及的科目也众多,教材更新又比较频繁。而根据不同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侧重的重点又不一样。这就往往造成同一年级,教师使用的却是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这往往会造成教师备课的困难,也无法在同年级中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的时候,进入下一学期学习的时候,学生教材的版本可能出现更换,变成完全与上学期不相关的教材。学生在阅读上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跳跃和间断的,这对于学生知识的衔接显然是不利的。
五、缺乏相应的测试系统
目前的市场上,为高考,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配备的英语练习系统比比皆是,都是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研制的。而专门为职业类学校研制的英语测试系统就相对较少,专门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设置的英语阅读专项练习就更是少之又少。老师经常苦于没有很好的题库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篇章练习。而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很依赖于大量的阅读理解的完成。学生更没有得到能与其专业相关的资料的补充,以便能及时的将语言和专业联系起来。所以,学生经常会感觉到:英语是英语,专业课是专业课,两者互不相关。
英语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根据已有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和逻辑推断进行推测和纠正的过程。它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从上至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我们不仅期望着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克服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正确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不断加大阅读量,扩大词汇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为社会输送语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婷.谈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的现状及其提高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1).
[2]吴小龙.五年制高职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调查[J].科学信息(学术研究),2008(18).
[3]李娟.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