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个性化教育实施策略创新分析
一、帮助学生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专业方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每个学生学好的基本前提和内在动力。很多人认为,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是“选择”了某个学校、某个专业,当然是适合他的。事实上,职业学校学生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非常被动和盲从,毫无兴趣可言。选择专业后也很难予以改变,要么做着慢慢适应的长期准备,要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么学成后草草抛弃所学专业,结果会造成方方面面的极大浪费,这也是社会对职业教育形成偏见的原因之一。
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些职业学校已经开始借鉴某些地方和高校的经验,尝试一年级或第一学期不分专业,进行文化补课,开设公共课程,辅助生涯指导,让学生和家长在充分认识社会形势与职业教育现状和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再行选择专业和方向,取得了新进展和好效果。这对全面实施“2.5+0.5”、“4.5+0.5”学制的江苏职教来说,完全可以借鉴。当然,也可给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和途径,创造中途转专业和弹性学制的有利条件,简化手续,便于操作,从而让学生在学校教育和生活实践中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与目标。
二、制订个性化教育的班级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学校首先要为学生量身定制一个班级人才培养方案,这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工作所遵守的行动指南。目前,多数职业学校各层次、专业、班级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稍作修改的拿来主义。笔者这里所说的是“班级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期望每所职业学校的领导、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应从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开始,对所属地区的经济、人文有所知晓,对班级群体共性有所分析,对家庭现状和想法有所了解,对学生个性品德、学业基础、方法习惯有所掌握,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正确措施,认真研究、设计和制订班级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个性需求。可对对口单招班级的人才培养方案“特殊对待”,对其他班级也可按对成人高考、技能强化、创新发明、艺体特长、创业发展等大的方向选择与设定目标和模块。不妨从学生入学伊始,主动把班级人才培养方案分发给每个学生和家长,使他们清晰地知晓课程、学分、评价与要求,为选择目标方向、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应尽量安排班主任担任自己班级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更好地结合实际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和帮助,这在一些学校已经取得实效。学校应建立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办公室,设在方便学生每天进出的地方,像抓心理咨询工作一样重视,配备设施设备及专兼职指导教师,随时全程接受每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测评、分析、咨询和指导。
三、确立个性化教育的学生学习方案
职业学校应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制订一份三(中专)到五年(高职)个性化学习方案(也是学生自我成长档案,包括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目标、要求、学习课程、评价记载、反馈调整信息等等),通过信息填写和问卷、测量、交流、沟通等补充形式,帮助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共同分析、掌握每个学生的背景、基础、特长和需求,共同协商、制订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案,阶段性地进行评价、记载、跟踪、反馈和调整,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有效达成教育目标。可在校园内网上呈现个性化学习方案中的部分项目,以便随时查阅,掌控引领,共同监督。
应鼓励学生选修感兴趣的第二专业和高学段课程,也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出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为主的个性化的隐性课程清单,通过自学、网络学习、社会培训和教师定期辅导等形式达成目标,有条件参加相关行业的认证培训与考核的,同样列入个性化学习方案,给予相应学分,并在跳级、转学等方面予以实践探索。
个性化学习方案与班级人才培养方案配合起来并伴随教育教学始终才是一个完整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经历,才是职业学校维系每个学生与家长的纽带。长期这样做,就一定会让每个学生在个性化教育的“个别化”发展平台上增强信心,成就自我,进一步构建综合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学习模式。
四、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样需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内容;需要在普遍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地区、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与地方特色,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去粗取精,研究、设计和制定出班级及学科与专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以差异为前提,课程内容要讲究循序渐进的逻辑性,还要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以便调整内容和策略。
应重视教材的比较和选择工作,更应鼓励教师结合实际编写讲义、学案等校本课程及教材。如德育课程可增加“三创”教育、思考与解决问题、客户服务与人际关系等内容;语文课程可衍生出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硬笔书法等内容;体育课程可选择拓展训练、游泳、围棋等内容;数学课程可增加机械计算、财务计算、家庭理财等内容。应结合学生兴趣选取教育教学内容,多用案例、启示、拓展、训练、调研等模块,以取代生硬的概念和结论。
还应广泛采用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其优质、便捷、先进的功能和作用。在加强教育与管理的基础上,放眼“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拓展学生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下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教育教学新内容。
五、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既有同龄人心理,相同或相近知识基础等相仿的共性,又有兴趣爱好、智力差异等不同的个性。即使每个学生的不同时期,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实现个性化教育,要从学生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入手,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有针对班级学生的一般方法,又有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做到“因群而宜”、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面对学生群体,应认识和重视“90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特征,善于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的言行与原因。要尊重学生主体,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唤起自我教育的欲求。要摈弃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倡导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文献学习,尝试走班制、导师制、学分制,运用自学式、探究式、合作式等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个性发展。
针对学生个体,应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基础和成长环境,顺其自然,实行差异教育。要帮助学生发展优良个性品质,抑制和克服不良个性特点,使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要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在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关注每个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并注意个别化的矫正,从而使其获得终身学习与生活的能力。
六、运用个性化教育的评价方式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仍缺乏创新,过于统一、缺乏个性;仍更多地关注智育、忽略德育,关注全体、忽略个体,关注比较、忽略进步,与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背道而驰。个性化教育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扬长”的教育。因此,要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个性,以发展性评价和成功教育的理论为指导,从标准、内容、方法上对职业学校不断进行个性化教育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如德育评价中,“优秀”的评价标准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老三好”要变成“新三好”,“三好”要变成“多好”、“单好”和“个好”,“全面发展”要变成“全面发展目标下的个性发展”,“结果评价”要变成“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单元评价”要变成“多元评价”,“少数学生优”要变成“多数学生优”,让每个学生在进步自信和特长发展中享受表彰之乐、成功之乐。又如教学评价中,要做到评价主要看进步与未来、过程与发展、多元与多样,做到用特长与表彰弥补不足,用单项与证书弥补全面。要不断开拓第三方评价的渠道和内容,建立一种民主参与、沟通协商的评价氛围,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区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个性化教育历来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对实践性更强的职业学校来说,教育和引导每个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和谐而有个性的发展,并充分开拓和利用学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发挥合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化教育空间的有效路径。
下一篇: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