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关系重叠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3 15:29
摘 要: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三门并列的核心课程,对于三者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对三者的层次关系做出分析,从历史渊源、学科发展和教育目标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承认现状、面向未来、树立现代性的大学科观念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关系重叠
关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重叠内容的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因为一些内容确实具有学科之间的共同性外,还在于一些学者一味强调自身学科的重要性,而对其它学科抱有偏见。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学科的重叠问题,具体谈以下看法。
根据概念的种属关系来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应分别属于不同学科层次。
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二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但在本质、对象上均不相同。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而会计则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不会直接和具体地参与到资金运动的管理中去,它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因而,就区别不同学科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自从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至今,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多种新兴管理学说被引入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方法更加先进。事实已经证明,管理会计的确是作为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异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而且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这说明对此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其中,成本核算的结果要用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并且成本的形成、积累和结转的整个程序要纳入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由此,成本核算部分被公认为财务会计的七种专业方法之一。而根据成本数据所进行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内容,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内部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对内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显然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因而,整个成本会计分属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大系统。
在分清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的层次关系前提下,可以根据重复内容的本质、对象、作用等将其分别归类。但并未严格划分学科界限,使之泾渭分明的做法就会促进各学科自我完善的纵向研究。所以,面对这三学科我们要承认现状,面向未来,三学科都可以坚持“为我所用,有所创新”的原则,努力向现代性的大学科发展。
首先,从历史渊源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化浪潮纷至沓来,各种形式的企业不断出现,规模迅速膨胀,促使管理理论走向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之中。二战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使三学科不断改进提高,同时众多新学科、新理论的涌现也为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尤其是行为科学、数量管理学派等理论被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大量吸收采用。此时,财务管理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运用转向设计多方面利益关系的分配。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决策方面的内容,完成了由执行型向决策型转变。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绩预测与决策,提出了目标成本、质量成本、作业成本等概念。可见,三学科在形成、发展历史上界限从来就没有清晰过。
其次,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与沟通日趋增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复合学科不断涌现。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下,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足的。这就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是,当前由于传统的“隔行如隔山”的小学科观影响,人们的视野却常常被专业分工局限和单学科思想束缚,只囿于自己研究范围中,对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或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些学者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排斥其它学科的存在。“取消管理会计”就是这种观点之一。这与我们迎接未来“交叉科学”的时代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只能是使三学科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最后,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做到分类务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尤其是具备各方面知识的通才。衡量会计教育的质量水准,并不在于看学生是否记起是从哪本教材所学内容,而是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很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就是将财务管理、会计学与金融学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复合专业,从而体现出其教育体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因而,学生学习会计课程,应以学以致用为根本,而不必拘泥于是从哪门课程中学来的;教师讲授会计课程,应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中是否涉及。
综上所述,今后我们不必再纠缠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之间重复内容的何去何从,相反,应更多的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以利于各学科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关系重叠
关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重叠内容的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因为一些内容确实具有学科之间的共同性外,还在于一些学者一味强调自身学科的重要性,而对其它学科抱有偏见。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学科的重叠问题,具体谈以下看法。
根据概念的种属关系来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应分别属于不同学科层次。
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二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密切联系,但在本质、对象上均不相同。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包括对资金的核定、筹集、运用、收回、分配,它的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而会计则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不会直接和具体地参与到资金运动的管理中去,它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提供用以决策的信息。因而,就区别不同学科的两个基本因素来看,财务管理与会计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管理会计属于第二层次,它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自从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至今,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多种新兴管理学说被引入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方法更加先进。事实已经证明,管理会计的确是作为一个与财务会计相异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而且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这说明对此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
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其中,成本核算的结果要用于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并且成本的形成、积累和结转的整个程序要纳入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框架中,由此,成本核算部分被公认为财务会计的七种专业方法之一。而根据成本数据所进行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内容,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内部决策提供依据以及对内部人员进行业绩评价,显然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因而,整个成本会计分属于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两大系统。
在分清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三者的层次关系前提下,可以根据重复内容的本质、对象、作用等将其分别归类。但并未严格划分学科界限,使之泾渭分明的做法就会促进各学科自我完善的纵向研究。所以,面对这三学科我们要承认现状,面向未来,三学科都可以坚持“为我所用,有所创新”的原则,努力向现代性的大学科发展。
首先,从历史渊源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迅速发展的时代,工业化浪潮纷至沓来,各种形式的企业不断出现,规模迅速膨胀,促使管理理论走向成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之中。二战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使三学科不断改进提高,同时众多新学科、新理论的涌现也为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尤其是行为科学、数量管理学派等理论被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大量吸收采用。此时,财务管理的重点从资金筹集、运用转向设计多方面利益关系的分配。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决策方面的内容,完成了由执行型向决策型转变。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绩预测与决策,提出了目标成本、质量成本、作业成本等概念。可见,三学科在形成、发展历史上界限从来就没有清晰过。
其次,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交融与沟通日趋增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复合学科不断涌现。置身于这样一种环境下,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单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足的。这就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是,当前由于传统的“隔行如隔山”的小学科观影响,人们的视野却常常被专业分工局限和单学科思想束缚,只囿于自己研究范围中,对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或是漠不关心,甚至有一些学者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排斥其它学科的存在。“取消管理会计”就是这种观点之一。这与我们迎接未来“交叉科学”的时代趋势是不相适应的,只能是使三学科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最后,从教育目标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做到分类务尽。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会计人才,尤其是具备各方面知识的通才。衡量会计教育的质量水准,并不在于看学生是否记起是从哪本教材所学内容,而是看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各种情况下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很多高校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就是将财务管理、会计学与金融学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复合专业,从而体现出其教育体制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因而,学生学习会计课程,应以学以致用为根本,而不必拘泥于是从哪门课程中学来的;教师讲授会计课程,应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而不必局限于教材中是否涉及。
综上所述,今后我们不必再纠缠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之间重复内容的何去何从,相反,应更多的鼓励多学科的交叉,以利于各学科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加强医院成本会计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