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学做一体化的构建与实施
众所周知,在高职教育中,《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有一定难度,不但需要学生的理论性强,而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社会越来越需要实践型的,会计专业的人才。面对社会需求,高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实践型会计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难题,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笔者以《成本会计》为切入点,谈谈高职教育中“教、学、做合一”的构建和实施。
一、“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一)“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的来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提出来的,他在美国留学时的老师是约翰·杜威,是美国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学习了很久,言传身教下深受杜威教育方面思想理念的影响。中国的教育比照发达国家是很落后的,回国后陶行知想用杜威所主张教育便是生活,学校便是社会以及在做事情中学习的观念来改变中国教育模式。但是历尽艰辛,改造了八年,还是失败了。陶行知不甘于此,因地制宜,以中国落后的教育体制为基本条件,逆向思维,从而创造了适合中国教育情况的,富有创造力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核心便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结合了中国的教育状况,又借鉴了杜威的思想成果,又包含了陶行知的具体的实践经验,是多年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科学的思想理论。
(二)“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的含义
陶行知认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生活之三方面。”[1]21从本质上来说,生活与教学做合一是一样的。人在生活中每时每刻接触者教学做合一。而教学做的观点与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无论生活还是教育都应以做为核心。用做的方法与需要决定学的方法与需要,最后根绝学的方法与需要决定教的方法与需要。如何做决定如何学,如何学在决定如何教。以做为中心,在做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老师,在做的基础上学习的便是学生。从新的教育理念上,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根本上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与传统的教学和运用结合部好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表示,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但是要做的有水平,有方法,不能光用脑袋做,那是纸上谈兵的空想。也不能只是体力上的做,那是白费力气的蛮干。要脑体深入结合的做。脑体结合,才能高效科学的做。
教学做合一的概念揭示了先生与学生之间真正的关系。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与关系中,教师只负责教的环节,而学生只负责学习的环节,这两节是分开的。而在教学做合一中的概念中,二者密不可分。其一:教师眼中教学的观念要改变,不只是教,而是教学;其二:由学习的方法来决定教的方法;其三,教师不但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还要联系自己的文化素养,来决定教学方法。三者关系互为表里,其一其二揭示了学生与老师教与学的关系,其三揭示了老师自身与教学方法的关系。在教学做合一中,要颠覆传统教学关系,要改革传统教学关系中教师占绝对主导的地位,学生知识很被动的在被“填鸭”。相反的是要以学生为核心,在教师的教中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学,达到辩证统一,护卫表里的关系。二者相互扶持,相互促进。在新的教育关系中,学生为核心,教师是教学结构的组织者。教师负责调动,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构成一个教与学平等,相互合作的教育关系。教学做合一强调的是做,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实践,这才是做,才是教学做合一。
二、《成本会计》的课程特点及现实需要
(一)成本会计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整体来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中,《成本会计》是在会计课程中《基本会计》高职院校一般在开设《基本会计》和《财务会计》之后开设《成本会计》,随后开设《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在会计专业课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书本的内容而言,成本会计,书中各个单元都紧密关联,必须系统掌握书中各个单元的内容,清晰,有脉络的整体学习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才能准确的计算出每一个产品的成本。所以无论内容还是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都很全面。不这样的话,便无法学好成本会计这门课程。
(二)成本会计涉及的方法、公式、表格较多
成本会计学习起来的复杂程度要远大于其他会计的学科。里面涉及许许多多的公式,表格,各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们头疼不已。举例而言:先说方法,一种产品的成本核算就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等。在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更是有五六种。再说公式,涉及更多,每种费用的核算,都要联系到各种公式。比如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以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等。最后,我们来说表格,拿上边提到的辅助生产费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来说,都需要用到表格,前者用的是费用的分配表,后者用的则是成本计算单。如此之多的表格,公式,方法,在很多学生眼里就如噩梦一般,学习内容较枯燥,课本内容紧密相连,想学好这门课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精力。所以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兴趣一般不高。
(三)成本会计的实践性强
上文提到成本会计课本难度很大,对学生理论的掌握能力很大要求。任何学科都要学以致用,成本会计也是如此。成本会计的实践性更强,理论掌握要好,更要联系实际。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往往要求将所有的账目汇总,入账。然后建立各个成本账户,更要在对各个账户进行成本的考核、分析以及控制。涉及很多账目,数据,很复杂,要求实践能力高,且需要长期锻炼。在学校中只学习理论的学生们,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不知道某项数据的具体来源,接触初期会经常搞不懂各个成本数据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甚至弄错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学生企业实习期间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学生想要出色的完成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并不容易,不光课程理论学习好,更要全面掌握各种成本的核算方法等。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学生,根据企业职位职责和岗位需求,严格要求自己,勤加练习,积累出相当的经验,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与方法,这样才能在实习就业中发挥所长,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成就自身的价值。
三、成本会计与”教、学、做合一“的有机统一
正如上文以成本会计为例讲述的相关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难处。实践,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会计课程教学结构上来说。虽然现在全国各地的各高校已经注意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的效果看,并不是太好。这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多种多样。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引进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如何在高校中成功的构建“教学做合一”,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注重对教学实践所具有的特色体现
没有什么比开设实训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种课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式教育。学生从实训课程的特色中提高兴趣,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实训便是实践,实训多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不攻自破,这是实践本身的特色所在。
(二)实现会计实践与市场需求相互统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企业对会计实践技能过硬的人才的需求量也来越大。实践能力强的高校毕业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能量。所以,各高校应该从市场的实际需求中,寻求培养人才的正确方式。实践性课程的展开与市场需求直接挂钩,在校期间便给学生灌输一定的职业思想,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生养规划,毕业后能迅速跟上市场的热潮,发挥拳脚。这是实践性课程发挥的作用的最直接的体现。
(三)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教,而学生只是学。而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中,要打破这一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整个教育过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学,根据学的需要教。而做到这点,必须的一点便是改变传统的师生交流的方式。师生共同根据实际需要,模拟真实的会计的工作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扮演者,而老师是引导者。老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引导整个过程顺利实现。而做好这些的跟本,就是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四)建立强大的高职会计教师团队
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中需要强大的能力来主导制定整个教育过程,而在教学做合一中,也是一样。教师的实践,实训能力更重要。而高校的任务便是,培养出强有力的高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这对高职会计的教学做合一建设非常重要。教师的实践能力会直接反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映在实践性会计教育的结果当中。所以,一定要建立强大的,会计教师团队。
(五)注重学生做的能力的培养
无论传统教育也好,教学做合一也好,学生一直都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学做合一的根本目的,是把老师所讲,学生所学,学生的实际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在每一节课中,都必须要时刻体现着“做”部分,也就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部分。强调实际并不是轻视理论。理论是学生头脑中框架,理论是学生实际运用的指路灯。在道路光明的前提下,稳步走出去,做出去,实践出去。而这一切,便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实际运用的“做”的能力。
(六)课堂教学中要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方法单一,是填鸭式。整个课堂气氛无聊,枯燥,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当前多媒体技术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能力的大幅度普及,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与教育质量。取代了传统课堂的闭塞性,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教育环境中,实践学习,锻炼实际的会计能力。根据学生的反馈,完善数据库,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教学过程,不断的补充与完善,让教学方法越来越完美高效。多媒体技术的采用是教学做合一,在当今高校中实现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七)选择教法与学法要有一定的依据
高教育质量,离不开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不能盲目,简单的轻视教育方法的制定。教学做合一对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教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要取决于实际的需要,也就是学生学的需要。具体来说,这不只要求了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大纲来制定,更要分析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以启发、实践式的方法引导培养学声的主动性、团队合作性与对知识与实践的渴望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中,体现着教育制度的先进性,教师的引导性,及学生的智慧与实践性。
作者:孙颖 来源:时代金融 2015年15期
上一篇:责任成本会计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