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本会计的理论探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7 11:06
【摘要】成本会计反映与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即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会计要素中的“费用”要素。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归根到底,成本会计是一种行为职能,应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致力于企业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成本会计;理论探讨;成本战略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标志,其主要制约因素在于成本费用,成本作为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特定种类和数量产品的资金耗费,是所有企业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由于现代管理会计是从原来的成本会计中发展而来,由此,成本会计的职能扩展为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成本会计反映与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问费用的形成,即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会计要素中的“费用”要素。成本会计应致力于“费用”要索的反映与监督,以完全成本核算、变动成本核算及标准成本核算作为其主要内容。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处于产品生产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第一线,对产品生产的耗费内容、耗费方式以及产品的制造成本具有直接控制能力,是企业最高层的责任成本中心。
一、成本会计的目标
成本会计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工作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目标是一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反映特定环境对成本会计的要求。成本会计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可行、先进的目标,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其功能作用。
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会计目标是成本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成本会计假设、成本会计原则等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影响。
二、成本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一)成本会计的服务对象。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成本费用是企业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企业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集中反映。成本会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生产管理部门、企业基层生产单位、企业内部员工和其他有关会计分支。
(二)成本会计的服务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会计提供特定的会计信息,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
(三)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式。一是通过凭证、账簿、报表、提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及其细节的账内成本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定期、定向提供的。二是通过账外的统计、计算提供,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加工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信息一般是不定期、不定向提供的。三是通过专题报告形式向特定对象提供有关成本信息。
三、成本会计原则和成本会计假设
(一)成本会计原则。财务会计中的十二项会计原则大多适用于成本会计,并表现出成本会计的特点,如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全面性和重要性原则等。此外,成本会计中费用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应建立合法性原则;在公正分配前提下,应建立合理性原则。前者指成本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划分计人本期损益与非本期损益、计人产品成本与非产品成本等界限。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后者是指费用的分配应力求公正、合理,分配标准符合受益性原则。由于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服务为主的会计分支,不存在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因而不存在可比性原则。其次,成本会计的核心在于成本费用的计量,不在于损益的确认,因而不存在配比性原则。
(二)成本会计假设。财务会计中的会计假设公认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在成本会计中同样存在这四项假设,只是在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对象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费用的分配是成本会计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分配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成本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谓公正,是指在间接费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要求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保持分配方法的合理性。
四、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加强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一)要建立科学的成本会计理论研究体系,发扬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理论研究应针对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成本工作绩效考核要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一是产出的投入越少越好,二是投入的产出越多越好,三是投入增长慢于产出增长为好,四是投入减少快于产出减少为好,五是投入下降、产出上升为好。在实践中片面强调降低成本,会挫伤企业为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因为企业投产新型差异化产品,从短期看往往开支较大,但实际上这些新型差异化产品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得到更高的成本效益。
五、完善成本会计组织,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完善成本会计组织,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需要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决策层和所有部门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对于成本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应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之外,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是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随着战略管理、限制理论、行为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如适合当前多数企业需要的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和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以及战略成本管理等。
对此,我们应视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以利于成本会计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
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归根到底,成本会计是一种行为职能。在行为科学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应把激励贯彻始终,其核心是创造一种适当的激励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共同致力于企业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