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通过各种方式归结现金交换与流动,最终使自身现金增值的过程,因而,建立在现金流动制基础上的现金流量表应运而生。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局限性
报表中所反映的数据,是企业过去会计事项影响的结果,根据这些历史数据计算得出的各种分析结果,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只有参考价值,并非完全有效。而可靠性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不受主观左右,力求财务信息准确可靠。事实上,编制现金流量表所采用的各种资料的可靠性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使得报表分析不够可靠。可比性一般是指不同企业,应使用相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将不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编制建立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上,便于报表使用者比较分析企业在不同时期,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动状况的强弱和优劣。
对于同一个企业来讲,虽然一致性会计原则的运用使其有可能进行不同期间的比较,但如果企业的会计环境和基本交易的性质发生变动,则同一个企业不同时期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便大大减弱。对于不同企业而言,它们之间可比性比单一企业更难达到。由于不同企业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存货的计价、折旧的摊提、收入的确认以及支出资本化与费用的处理等,为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各个企业的现金状况进行比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现金流量表总体分析
对一般的报表使用者来讲,在获取报表后,要进行总体分析,在浏览现金收支明细项目之后,重点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如果是正数,则比负数好;正数越大越好。由此便作出不与“现金净增额”为负数的企业打交道的错误结论,在有诸多商业客户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选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大的客户,忽视或排斥增加额较小的客户。在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总体分析时,要关注企业“现金”的期末置存额。应说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与“现金”不是同一概念。“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而“货币资金”对于不能随时支付的长期存款也包含其中。以某中型企业为例,1999年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为600万元,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为200万元。那么,该企业“现金”的期末置存额为800万元。如果随时能拿出如此数目的“现金”用于支付,其财务状况可谓不错。再利用“对比分析法”与同行业规模的其他企业或本企业的历史状况进行对比。如:与1998年对比,假如1998年末的货币资金为300万元,现金等价物为100万元,那么本年的“现金增加额”为400万元,增加了50%,说明企业的“现金”赚取能力较好,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即使该企业年末“现金”增加额不大,甚至出现负数,也不能认为该企业财务状况一定恶化,从而断绝与之业务往来。做总体分析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并非是最重要的指标,期末“现金”置存额应是关注的一个重要数字,将这个数字与企业规模大小相联系,即可评价企业的富有程度。这恰恰是报表使用者常常忽视的问题。假如,A企业1998年末“现金”置存额为81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为“10万元”;而另一个同等规模的B企业1998年末“现金”置存额为30万元,1999年末“现金”置存额为80万元,则1999年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净增加额”为“+50万元”,但绝对不能认为B企业财务状况比A企业好便放弃A企业,而和B企业打交道。因为,保证A企业年未有800万元“现金”,要比保证B企业年年增加50万元的难度要大得多。即使B企业“现金”年年递增50%,那么它所占有的“现金”也得若干年后能赶上A企业。
可见,进行现金流量表的整体分析,在关注“现金”增加额的同时,更应关注“现金”置存额,再结合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加以考虑,并进行横向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三、现金流量的经营活动分析
在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报表使用者往往首先分析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支付能力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人扣除用现金支付本期经营活动的支出外,用“现金”偿还负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此能力的评价用现金流量充足率来表示:
现金流量充足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偿付额+资本性支出额+股利(利润)支付额
一般认为,该指标应大于1,并且越大越好;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不能满足必要的运用及支出。例如:某企业1999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400万元,本年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200万元,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为250万元,对外分配利润为50万元,该企业的现金流量充足率为400/(200+250+50)=0.8.如果就此得出企业经营收现能力较差,财务状况不好的结论,就有可能属于错误判断。原因如下:假如,该企业的“三项”支出数(200+250+50)不折不扣地完全是按计划支付的——债务全部偿还,内部投资项目全部到位,“红利”也全部分配给投资者,即使有20%的缺口,企业还能用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来弥补这一不足,即使使用减少“现金”置存额的方法弥补,企业财务前景仍然乐观。但是如果债务的偿还,项目的投资以及“红利”的分配只完成了计划的50%,即(200+250+50)×50%=250万元,那么这个指标的数值将会提高到1.6(400/250),常规分析的结论将十分乐观。如果得出企业现金流量很充足,支付能力很强的结论,则又进入了财务分析的误区。因为该企业有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许多应支付的现金尚未支付,以后年度的压力将会增加,负担将会更加沉重,财务状况实际是不佳的。
对于上述指标评价,应结合企业内部决策的计划来进行,并与企业历年水平比较,与同行业水平比较,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一般来讲,如果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充足率都大于1,则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在满足偿债、扩大生产、分配利润等必要支出后还有盈余,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是良好的。作为供应商来讲可考虑与之赊销货物;作为投资者来讲,将来可以收回投资成本,赚取“红利”,进而增强继续投资于该企业的信心。
四、企业实现利润质量分析
在评价企业实现利润的质量时,人们通常用“净利润收现率”这个指标,并将其定义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这个指标可评价利润的可信程度,指标越高,利润真实程度越大。如:某企业1999年经营活动净流量为400万元,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500万元,则:净利润收现率=400/500×100%=80%该指标的数字应该说越高越好(在有预收货款的情况下有
上一篇: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探索
下一篇: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