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9-16 09:24

  会计同环境有紧密的联系,会计总是一定环境之下的会计。在这里,环境是指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科技文教环境等。经济是推动会计发生深刻变化的强大力量,而其他社会环境因素也深深牵动着会计。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会计是不同的。会计与社会最直观的联系就是提供信息并获得反馈。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规范的制定主体、规范的约束效力、会计信息目标及质量要求都有着必然的影响。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十五世纪,卢卡。帕乔利将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进行了总结,使得复式记账在资本主义社会迅速传播,促进会计成为一种商业语言,更加沟通了各利益主体之间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流,也使资本主义理性思想得以更加充分的表现。在商品社会,理性促使人们以投资等合法手段获取收益,而信息的真实反映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理想,增加物质财富。现代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体现在会计领域,就表现为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并以及时可靠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降低交易费用,谋求其合法利益的最大化。在高度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法律制度的核心就是保护资产所有者的权益,会计有可能成为这种权益保护的基础。人们通过会计信息明确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一旦虚假信息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受害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如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政府对会计的直接干预少,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政治基础,以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来维护个人和组织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某些民间机构、职业团体以其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受到社会的尊崇。

  美国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典型代表。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以下简称GAAP)是由会计团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制定的。虽然FASB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各家公司遵循其制定的GAAP,但在实务中,各公司都感到来自注册会计师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的强大压力,迫使其必须遵守这些公认会计原则。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如发现公司并未遵循FASB的准则,会把这些差异披露出来以引起公众注意,各家公司通常与不愿与FASB背道而驰。另外,SEC要求上市公司及较大规模的场外交易公司提交依据GAAP编制的会计报告。它在保护投资人利益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它认为某上市公司的某项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会发出要求更正错误的通知,如该公司在限期内不改正,它就有权作出停止该公司在股市上发行股票和禁止交易该公司股票的规定。司法部门也会根据某些条款指控该公司的违法行为。通过FASB、SEC和司法部门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资源分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财务报告目标显然是定位于“决策有用论”,强调未来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使用人的满意程度成为衡量会计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之一。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划分为有层次的等级结构,首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又包含中立性、可验证性和反映真实三个次级特征。有用性高于可靠性,可靠性又高于反映真实。各利益相关者主要依赖企业所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作出决策,如果信息的相关性降低,那么它对有关各方的作用会受到影响,其意义也就要大打折扣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它更多地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控制环境。西方国家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制衡机制健全,监督措施得力,在治理结构各个组成部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是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保证的。相对于真实性而言,可靠性更受关注。另外,FASB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概念公告中谈到:要估计会计反映内在经济现象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强调真实性不如强调可靠性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会计技术落后,更多地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西方国家更重视应用理论的研究,不断完善会计技术,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我国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我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丰厚的历史积淀上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造就着现代社会。长期的计划经济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留存在市场经济的空间里。改革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景象,形成了多元化的折射历史与现实、兼容东西方文明的社会环境。

  从我国历史上看,国家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始终居于权力中心地位。在制度规则的制定中,国家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进而掌握着经济利益的控制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在计划体制下,会计是国家从微观层次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其目标主要是维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应用。在市场体制下,会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建立,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会计法规在制定上较多地考虑了国家政治需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制定并颁布,同时规定实施的时间和范围。准则和制度属于规范性文件,具有强制性特点,必须执行。这是我国法律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多年来体制的惯性运作。

  现阶段我国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在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受托经营责任关系主要是通过国家及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形成。同时,资本市场也在培育和发展之中,企业的部分资金也来源于资本市场,使广大投资人通过资本市场与企业建立起委托与受托的责任关系,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我国会计信息的目标设定就显得模糊。其实,我国的会计规章中一直没有对会计信息的目标作专门的阐述,一般认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相关性原则即是对会计目标所作的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被置于其他各方之前,并且既没有强调“受托责任”的考核,也没有强调“决策有用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从字面看,似乎偏向于“决策有用论”,然而表述过于笼统。由于在制度中这一条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原则而存在的,不太可能详细陈述具体的内容。

上一篇:几种费用的会计处理变化及审计程序

下一篇:银行业机构应改进加强“银企对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