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会计要素确认标准探微

发布时间:2015-09-17 11:55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并向外输送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的内容是企业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所以会计核算本质上是对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的过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确认决定了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是否”、“何时”、“怎样”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决定了一定时期内企业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范围。所以,会计核算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会计确认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作以下探讨。

  一、从理论上分析基本确认标准的建立

  1.基本确认标准。基本确认标准是针对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性和框架性制定的。一个完整的基本确认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中以某个要素的形式得以确认。这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称为“初始确认”,指在会计核算中,满足确认标准的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以某项会计要素得以反映,从而体现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中;第二步称为“最终确认”,也称“报表确认”,指在整个财务报表报出之时,也就是在会计核算系统的最后,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以会计要素的形式得以反映。所以,我们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体系时,就要考虑确认过程本身所需要的两个步骤,并能在整个确认标准体系中体现这两个步骤,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确认”是关键,直接决定计量、记录、报告的结果,所以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时也应考虑其他三个过程的要求和特点。如“计量”过程在现阶段是以货币为计量手段、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但是不排除将来会以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所以,在建立基本确认标准时就应考虑“计量”过程目前的要求和特点,也应考虑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即基本确认标准体系要努力突破现有会计技术制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2.具体确认标准与基本确认标准的关系。会计要素系统本身由六个会计要素构成,针对每个会计要素,我们都可以提出不同的具体确认标准,以对各个会计要素有指导作用,我们称为具体确认标准。由于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具体确认标准难以将复杂多变的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全部包括进来,就会造成确认标准缺位和会计准则的空白,所以需要建立前瞻性强、覆盖面宽的基本确认标准。作为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其本身具有一般性和可预见性,在会计实践中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在确认标准这个体系中,既需要针对具体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标准,也需要针对所有会计要素并具有指导性的基本确认标准。

  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确认标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只在某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且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本身具有复杂性时,才规定了会计确认的标准。这是针对某些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而言的,在整个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中,具有特殊性。如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指出: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还未找到类似以上具体确认标准的描述,不能不说是一种缺位。

  三、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描述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既研究了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及资产与负债的变化如何确认,又提出了基本确认标准。即:在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既包括对各要素具体确认标准的描述,也有一般性的基本确认标准的描述,两者构成了完整的会计要素确认标准体系。其基本确认标准的内容如下:

  1.定义性。指一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以一项会计要素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必须满足该项要素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会计要素的定义是进行会计核算的第一步,它决定了企业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范围和类别,对会计要素的定义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输出结果。

  2.可计量性。指被确认的项目要有充分可靠的、能计量的属性。此项基本确认标准来自于会计的基本假设,因为从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看,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会计学科本身所处环境的一种客观性归纳和总结,在会计假设理论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影响了确认的全过程,所以,其作为基本确认标准得以保留。另外,从经济活动现实看,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唯一等价物,用货币对企业各项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的结果进行计量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3.相关性。指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具有提供一种“差别”的能力。这也是会计信息提供的目标,即“决策有用性”。

  4.可靠性。指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如实反映的、可验证的、不偏不倚的。

  从以上四项基本确认标准可以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主要针对财务报表层次,定义性和可计量性是会计日常核算的要求的体现,可以说四项标准对四步确认过程都有描述。另外,单从可计量性看,也对会计核算的其他三个过程有所覆盖。

  四、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几点思考

  1.鉴于基本确认标准的重要性,有必要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补充对基本确认标准的描述,一方面,完善基本确认标准体系,并对会计实践和会计创新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交易和经济事项对会计核算体系的要求。基本确认标准体系会随着会计实务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理论研究和会计准则的规范作用必须及时适应、不断创新。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虽有会计六要素的定义,但在理论层面上缺少会计要素确认所需的具体确认标准体系,除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有对收入要素的具体确认标准外,其他五个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标准均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应该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加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标准,使之成为会计要素确认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3.作为一个确认体系,基本确认标准和具体确认标准不应有重叠之处,所以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在基本确认标准中有定义性和可计量性,如果从满足定义性的角度看,对资产要素的定义就已经满足了可计量性,这造成了两个确认标准之间的重叠。

上一篇:小议固定资产折旧时间

下一篇:负商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