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26 16:09


随着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示范校、骨干校建设,高职教育正在发生着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深化的战略转型。职业教育以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和实践要素的特点,使得学校、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互利双赢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产业园区建设使得高职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育行为,而是裹挟着更多的经济要素呈现在学校管理者面前。这就使得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任务徒然加大,责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就是高职院校机构结合院校的发展需求,组织相关财务活动,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笔者在调研了现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之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低,成本效益观念较为淡薄。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理财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学资金从原来政府拨款的单一型转化为以单位创收为主,财政补助为辅,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多元型。高校办学资金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行为市场化、后勤保障社会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高校财务关系更加复杂,财务管理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受传统财政经费分配格局的影响,财会部门仍然是日常经费的核算和监督部门,财务管理重点放在了对于财政经费及学费的管理上,缺乏对资金使用的统筹观念,成本效益观念更为淡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蕴含更多市场因素的高职院校。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执行方面不合理。高职院校预算是指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高职院校进行预算管理并不是单纯控制收支,而是根据学校规划,明确资源投向,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有序发展。高职院校的预算编制是以教学年度为单位进行编制,目前基本上沿袭“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即把上年的支出作为基数,考虑当年经费增加情况下达各部门的预算指标。这种预算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缺乏体现科学、规范、公平效益的原则。由于参照系数以上一个教学年度为基础,实际上就等于承认过去的合理性,无需进行大的调整。多年以来,预算套预算,或进行局部调整,随意性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校资金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格局。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式还促使学校各二级部门想方设法扩张预算规模,没有利用预测分析、政策评估等科学方法核定预算,制约了各部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动力。而且,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预算却较多的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形成对预算执行者的约束作用。此外,受传统理念影响,多数高职院校在对于预算执行这一环节却较为忽视,任意追加预算超预算支出的现象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匮乏,融资行为风险高。近年来,随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入,高职院校的建设规划主要偏重于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建设规划,校园建筑的投资在学校资产构成中比重较大,由于基建等项目一般所涉及金额较大,学校自身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金或财政拨款来予以解决,因此必须要借助于大量的银行长期贷款。从理论上说,银行信贷的增加势必会大大提升各高校的资产负债率;有一部分院校还要借助社会力量办学,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社会融资,导致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的1/3部分,用于偿还借款人利息,增加了学校的还本付息压力。若在此期间学校资金链一旦出现危机,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而这成为当前各高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甄别经验匮乏,加上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落差,使院校无法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予以有效把握,财务监控效果不够明显,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但截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决策层都对其持乐观态度,但高职院校或许会成为首当其冲的风险扩张受害者。


二、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合理调度和控制资金,树立成本核算观念。加强日常财务管理,通过资金的合理调度和有效控制,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实施严格的经费支出审批制度、内部审核制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费用开支定额(标准),并将定额(标准)落实到部门,通过定额(标准)管理控制经费支出。平时要精打细算,勤俭办事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各部门在使用资金时需先报请该中心同意,然后通过既定的预算执行程序予以上报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由此便可大大增加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从长远来看,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各高校之间的竞争正在从招生规模转变为教学质量、运营成本间的比拼,高投入产出比的院校必定会在其竞争中胜出。


(二)规范预算编制,保障预算执行力度。完善二级部门预算管理体系,形成两级责任负责制。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与二级学院的预算管理都应按实情、求实效地工作,不搞虚报漏报或夸报,也不搞一刀切。在编制预算时,争取将预算和核算相统一,既要参考基础数据资料,也要考虑预算执行的效果,使预算项目细化为会计科目的节级或项级,以学校总预算为基础进行分块。由于预算是学校对下一年度收支情况的预期估计,而核算是对实际收支的执行,二者必然存在着不相一致的情况发生,科学地对编制预算进行核算单位口径还原、分配和归集,最终编制出按照会计核算科目列示口径可比的预算,并实现会计核算对预算目标实际意义的考核与监督,为以后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科学编制预算还要体现预算项目为学校发展战略和重点投资方向的聚集,要坚持统筹兼顾、先急后缓、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超前意识,保证学校日常开支和前瞻性发展需要。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按管理层次将控制支出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各级预算执行单位,通过各个部门子目标的完成,来保障单位总目标的实现。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增收措施,广开财源,增强偿债能力。财政拨款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所以首先要争取政府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应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偿还高校建设中的基本建设贷款,这是化解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重要途径。


学费收入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是学校偿还银行贷款的主要资金保障。各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费收入管理,确保学费收入按期足额到位。要将招生管理、后勤服务、困难资助等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以提高学生入学报到率和交费率,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力度,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用足、用好,确保国家助学贷款按时发放到位。


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多渠道筹集教育发展资金。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教育能力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培育出了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充分吸收社会捐款、盘活资产、开展合作等途径,以及校友会、基金会等多种形式,为学校的发展筹措资金。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认清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避风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每个院校的资金来源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财源来办成更多的事,要用最少的财力办成满意的事,求生存,谋发展,必须把财源管理严、计划细、控制好。因此,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注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监督职能,使财务管理工作能进一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作者:邵婷

上一篇: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进行的展望

下一篇: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