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设想

发布时间:2016-12-28 14:06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主要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初级会计核算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中专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下降,其原因何在?笔者利用暑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与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授课中对参训会计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中职财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二是会计电算化掌握得不够理想,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三是实际账务处理的应变能力较差,难以独当一面。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中职会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心目中大打折扣,同时也为中职财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多年从事中职会计教学,认为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提高可通过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来实现。为此本人从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改革实践教学的几点设想。


一、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一)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目标的培养产生脱节。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对于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能为技能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但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设有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仍然采用传统的三段模式: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即应知教学时间占2/3,应会教学时间只占了1/3,理论教学偏多偏深,造成过多的知识积压,削弱了专业技能教学,学生技能水平偏低。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需要。


(二)会计教师实践经验欠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未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业务环境。虽说毕业前有到企业锻炼,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近年来,尽管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育的培养,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但学校往往苦于专业教师编制不足,让教师下企业实践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双师型”教师多数成为了“双证型”教师。而校内会计实践教学,一般是通过会计模拟实训来完成的,实训的指导老师一般是由学校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师担任,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训指导,以致于与实际相差甚远,致使“实训”成为纸上谈兵。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校外顶岗实习难以保障。按教学计划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最后一个学期,全部进入社会实习,参加企业顶岗实践,目的是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社会“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得到提高。但目前“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明确、具体的专门针对“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如财政部、税务总局虽然于2006年11月下发了《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改革问题的通知》,但由于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范化程度不一,参与“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企业大多数难以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所要求的条件,使该优惠措施流于形式。再加上企业和会计岗位资料对外的保密性,部分企业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际等因素的考虑,往往把接纳学生实习,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不太愿意接受,即使接受也表现得比较消极被动,随意安排一个岗位给学生,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甚至沦为办公室打杂人员,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二、加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设想


(一)提升实践教学地位,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中职教育定位于“就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努力建设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等,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特色。中职学生基础差加上会计专业有些理论比较枯燥,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避免出现厌烦理论学习,可将课程设置中的理论教学变成实践教学,创造边学习边实习的环境,使学生学起来直观、易懂、有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会计基础》为例,在讲授凭证、账簿后,就可让学生学习编制凭证、登记账簿,最后再模拟一次供、产、销全过程的业务核算,从而让学生真正入门。再如,我们在讲授《财务会计》中的几种银行结算方式时,就可带领学生进入模拟银行机构来学习这些抽象而又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笔者认为可将现在的理论课程课时与实践课程课时数为3∶1的比例调整为1∶1的比例。


(二)注重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指导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教师应先工学结合,而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会计专业教师既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应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鼓励安排教师做兼职或脱产会计,鼓励会计教师走出学校、走出书斋,走进企业、走进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培训,顶岗锻炼,使他们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情况,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另外,也可从企事业单位选聘一些会计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理财高手或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来担任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为了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把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教师进修和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和管理计划,并在经费、时间上给予支持,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实现提高会计教师实践指导水平的目标。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制度保障。教育部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这就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此,学校和企业应联合制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等等。这样可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实现理论和实践充分的结合,弥补校内模拟实训的不足,使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胜任会计岗位,从而真正做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零距离。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中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实践教学环节的弊端所在,通过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探索,才能真正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才能使中职会计毕业生更符合市场需要,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姚秋芬(江苏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浅析电力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对策建议